法安

法學演音稽首 二月十八日 二三

(一九三四年舊二月廿五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惠書敬悉。林居士撰稿已收到。拙意別紙寫之。乞轉交居士。原稿附呈還。常法師於三月初七日即返如皋,約月餘乃再來南閩。尤居士如行期定時,擬請慈座來廈門招待一切。謹達。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二月廿五日 二四

(一九三四年舊三月廿八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曩承枉駕,至用感慰。後學擬居南普陀半載,以答諸公屬望之盛意。學律諸師於舊七月三十日習普通律學已竟(由去年正月始),即可圓滿畢業也。後學近半月來,學行一食法,身體較前康健,未嚐瘦弱。知勞慈念,附以奉聞。別一紙,寫諸律書名,乞便中往(南門)李宏成居士宅(樓上木箱內)檢出,至感謝,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三月廿八日 二五

(一九三四年五月七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近由漢口寄到名筆,慈奉上六枝,乞試用之。大緣穎,後學已用甚久,能寫小楷乃至三寸大字。價廉物美,且堅牢耐久,誠佳製也。月台諸學僧如需用者,可以通信購買。價五元以內,可免關稅。溫州老名士謝君,近為音刻印二方。附奉印稿,希清覽。謹陳,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五月七日 二六

(一九三四年舊六月二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曩承惠談,至用歡慰。今日本妙師來,諄約後學等於八月往萬壽岩,襄助念佛堂事,情意殷勤,不可以卻。故後學已允諾矣。謹以奉達(約在八月初五日以後移居)。天津新刻《行願品別行疏》甚為精工,附呈一冊,順頌

慈安

後學演音稽首 六月二日 二七

(一九三四年舊六月十二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前托人帶上《行願品疏》及拙劄,想達道覽。頃奉惠書,敬悉一一。諸公厚意,感謝無盡。惟半月前本妙師諄諄約後學等於八月移住萬壽岩,義不可卻,後學已允許矣。辜負開元諸公厚意,至用歉然。諸乞諒宥為禱。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六月十二日 二八

(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三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老法師慈座:

前承詢問學社幼年僧眾教育方法,謹陳拙見如下,以備采擇。應分三級:

丙級(年不滿二十歲者) 以學勸善及闡明因果報應之書為主,兼淨土宗大意。大約二年學畢。

乙級(二十歲以上) 學律為主。兼學淺近易解之經論。大約三年學畢。

甲級 學經論為主(精微之教義),大約三年學畢。

今且就丙級,詳記辦法如下:

每日五課:

(一)讀背經。(二)講《安士全書》(全部)。(三)選讀四書及講解。(四)國語,所用材料,如《法味》、《談因》、《彌陀經白話解》等,即依此練習語言,兼獲法益。(五)習字。又隨時於課外演講因果事跡及格言等。並選《印光法師嘉言錄》隨時講之。

讀經背誦經,所用之經,可以隨意酌定。如《地藏經》、《普門品》、《行願品》等。

《安士全書》,印老法師盡力提倡,未可以其前有《陰隲文》而輕視之也。

四書中,《論語》全讀,先讀,其餘依次選讀之。

蘇州弘化社目錄中,所應用之書,以硃圈記之(此社為印老法師所辦)。

以上之辦法,與印老法師之主張多相合。二年之中,如此教授,可以養成世間君子之資格。既有此根基,然後再廣學出世之法,則有

次第可循矣。

以上所陳拙見,敬乞教正。惟乞勿傳示寺外之人。因上所陳者,不敢自謂為盡善,不過姑作此說耳。

匾聯已寫就,先以奉上。順頌

法安

末學演音稽首 八月十三日午後

石印用之蠟紙,他日如交下時,乞於紙之正麵,寫一記號,俾免誤書於背麵,致不能付印也。附白。 二九

(一九三四年,廈門南普陀寺)

惠書敬悉。此係後學出名,依原式無有妨礙。且石印紙不易改寫(已逾多日,亦恐不能付印)。原稿久已贈送他處,若再重寫,亦力有未及(近來多病多忙)。諸乞亮宥為禱。尊恙已痊,為慰。諸希珍攝,不宣。

古公老人慈座

後學演音頂禮 三○

(一九三四年,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前上二函,計悉收到。茲有懇者:前存李居士處佛書兩箱,據廣洽師雲:所剩已不甚多,乞請座下便中檢出,托人絡續帶廈,存妙釋寺,至用感謝。附奉上拙書《心經》印本三冊,乞收入。順請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三一

(一九三四年舊十二月三十日,廈門萬壽岩)

性公老法師慈座:

惠書敬悉。末學自慚涼德,空負虛名,若言若行,多諸過失。清夜捫心,悚懼萬分。乃承慈念殷勤,猶如慈母偏憐病子,感泣何盡。末學在萬壽岩講《彌陀經》畢,即擬遁世埋名,閉門思過。所往之處,且俟臨時隨緣而定耳。承荷遠念,先以奉聞。順頌

年安

末學演音頂禮 臘月三十日 三二

(一九三五年舊四月十二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前承遠送,並惠多珍,慈愛殷渥,感謝何已。後學居淨山甚安,廣洽師亦讚同也。前借承天《頻伽大藏經》三帙,已帶至淨山,臨行匆促,未及奉陳,乞亮之。冬季戒期能下山否未定,屆時當預陳也。(若老體頹唐,未能步行長途者,當書六尺大聯二對為紀念。六尺宣紙近有人贈來。淨業寺碑俟畫格後,亦可托人帶碑石至淨峰書寫也。)淨業寺碑文,不久潤色奉上,得便必為書寫。附書小聯十對,若承天學僧有欲得者(又《戒香》五葉),乞隨意贈之。謹陳,順頌

慈安

後學演音稽首

塵老和尚、壽山法師暨諸法師前乞代問安。 三三

(一九三五年舊四月十六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前由洽師呈上一函,想達慈覽。後學居淨山後,身心安寧,足慰遠念。(土匪則另是一事,未須介意也。)淨覺碑文已擬就,附奉教正。若欲屬寫者,乞托人將碑石送至淨山,即可寫奉也。謹陳。

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四月十六日 三四

(一九三五年舊六月十八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人慈座:

惠書敬悉。《宋藏》函字寫奉,餘紙恕不寄還也。後學居此甚安,蚊蟻皆少,涼風時來。傳貫師甚能精進用功,進步日益,彼父亦同居此寺也。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六月十八日 三五

(一九三五年舊七月十一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惠書敬悉。災難疊起,至用驚歎。惠邑無水災,惟連日大風,番薯(又名地瓜)稍有損失耳。茲以傳貫師之父往泉州便,攜奉近時影印拙書經二冊,乞受收。是皆後學初出家時所寫者。今由義方師經手付印。義方即崔母之孫也(前十年曾印《崔母往生傳》贈)。謹複,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七月十一日 三六

(一九三五年舊八月四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惠書敬悉。承賜佳茗,至感。月台額聯撰寫之事,甚願為之。但開戒時講律之事,恐未能應命。因近來老衰日甚,精神不振,敬乞代為婉言辭謝。傳貫師父子二人亦未能來承天佐助。因其時寺中執事者三人,皆往承天受戒,全寺空虛,無人管理故也。

前存尊處(由廣洽師帶至泉州者)《九華垂跡圖讚》二冊,如有適宜之處,乞為轉贈結緣。謹複,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八月四日 三七

(一九三五年舊九月十八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去秋法座以《淨覺寺事略》見示,囑為代撰碑文並書寫,近擬起稿呈政。俟冬初或到泉一遊,並書寫上石也。未知碑石已預備否?謹陳,順頌

慈安

後學演音稽首 九月十八日 三八

(一九三五年秋,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此次承駕臨惠安,弘法因緣,圓滿成就,至用歡感。尚有數處,欲乞老人垂臨講經,俟明歲暇時,再乞慈酌。此次老人惠施法雨,能令多人發起弘法之願,此乃惠安空前未有之盛事也,忭躍何已。後學約於十一月十三、四日參訪月台,隨喜法會。謹達,順頌

慈安

後學演音稽首 三九

(一九三五年舊十月,泉州承天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瀕行承厚贈,深感。到泉後,因塵老和尚諄命,故暫居承天寺。諸幼年學僧招待甚周,頗為安適,足慰慈念。餘俟麵時商陳。謹達,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四○

(一九三五年舊十月十五日,惠安淨峰寺)

性公老人 廣洽法師 仝慈鑒:

本擬於初四日動身往草庵,乃於初一日,傳貫師忽患極重之熱病,神誌昏迷,已預備往生西方。後五六天,病勢乃減輕。至今雖漸痊愈,但尚未能出房門,恐再受風也。後學須俟彼全愈,乃能同往泉州,參謁法座。附奉上擬編表圖一紙(擬在承天戒期講用),敬乞誨正。倘須付印者,並乞費神代為核對。後學到泉後,似以居百源庵為宜,乞預為詳酌至感。(同往者,為傳貫師,又菜友一人,共三人。)知勞慈念,謹預奉達。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十月十五日 四一

(一九三五年舊十二月九日,晉江草庵)

性公老法師慈鑒:

規則略擬三種,呈政。承惠施紫菜、蠶豆,今晨始知,敬謝厚意。《飭終津梁》,瑞衛師有一冊,乞檢閱。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助念生西會,宜分設各地,不限泉城一處也。

今歲元旦,居萬壽岩時,悉免往來拜年。明正亦爾。乞代達傳證、瑞衛、妙慧諸師,不須來拜年也。附白。

性常師已來草庵。

十二月九日

十二日付郵,附白。 四二

(一九三六年正月六日,晉江草庵)

性公老人慈鑒:

惠書敬悉。後學至今尚未起床,未能蒞會,至歉。飲食已如常,惟內部未清,外症須漸漸而愈,故牽延時日。但近日以來,日有起色,想不久可痊耳。附奉上致廣洽師要信一件,乞為封口,速交郵局以快信之例寄去。(大約郵票二角一分,乞惠施代貼。)至用感謝。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正月六日 四三

(一九三六年舊二月三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人慈鑒:

去臘惠函,數日前乃由傳貫師交下,敬悉一一。資壽寺事,後學當隨力讚助,但恐力弱,於事無補耳。後學於十六日到廈門就醫。適醫士往福州,延至廿八日乃返廈。廿九日始往診察,日往一次。據雲:此病已成慢性,不能速愈,須緩緩調治雲雲。照此情形,後學何時往泉,尚難預定也。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二月三日

葉青眼居士處,乞代陳此意。前所擬定日期,恐難如願。總之,俟病愈後即往。後學心甚著急,盼速愈而早往也。附白。 四四

(一九三六年舊三月七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前托傳貫師呈上一函,想已收到。近獲誦惠書兩通,敬悉一一。興複資壽諸緣順遂,至可慶慰。外症不能速愈,醫師謂此乃慢性病,未能著急也。謹複,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三月七日

擬於二十後在養正院講戒本,如晤傳貫師時,乞為代告,陳宗泮居士寄來果糖塊一盒,乞托傳貫師帶下為感。 四五

(一九三六年舊三月十三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法師慈鑒:

頃誦慈座與洽師書及傳貫師來書,敬悉一是。後學今於慈座等盛意,深為感動。決定將閉關之事延期,俟病愈後來泉州。但日光岩關房已建就,緇素諸眾皆知不久閉關,今忽延期,恐他人致疑。乞於便中將此事原委詳告善契師為禱。謹複,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三月十三日

傳貫師處不另函。乞代告雲:大鏡子(中寫佛菩薩聖號)於十五日送東石菜堂。希囑廣空師速往領取。又晴霞寺信一件,乞交傳貫師。 四六

(一九三六年舊四月三日,廈門南普陀寺)

性公老人慈鑒:

舊疾猶未痊愈。醫士雲,此慢性病,不宜速愈。上肢未收口,足猶腫痛,須緩緩乃愈。但因病故,不得即到泉參叩座下,至用歉然。葉居士處,亦乞代達此意。謹達,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四七

(一九三六年舊六月十日,鼓浪嶼日光岩)

性公老人慈鑒:

前承惠談,至用感慰。傳貫師現已移至周子秀居士房暫住。將來或清智和尚仍令傳貫師回至原住之小房。但此小房,僅有一木窗,風時雨時關閉,則室中黑暗不能看經。擬請(倘清智和尚另準備他處適宜之寮房與傳貫師住者,則此窗可以無須改變。)慈座致函清智和尚,預早將小房窗子改為玻璃窗。俾子秀居士返廈時,傳貫師即可回至此小房也。順頌

法安

後學演音稽首 六月十日 四八

(一九三七年二月十九日,廈門南普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