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使命的假設:為顧客創造價值
正是在對環境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設想的基礎上,戴爾作出了關於組織的使命設想:改進購買電腦的過程,把電腦直接銷售到使用者手中,將零售商的利潤回饋給消費者。
當前,隨著顧客力量變得愈加強大,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增強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都樹立了“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這就決定了企業經營策略的確定必須從“由內到外”的思考方法轉變為“由外而內”的思考方法。其實“由外而內”的方法是由管理學家阿德裏安·J.斯萊沃茨基在其享譽世界的名著《價值轉移》中推出的一種方法。他說:“為了幫助管理者和企業領導者去解決價值得以長期、持續增長的問題,必須掌握一種從外向內的思考方法。它首先從顧客開始,然後逐步回溯企業戰略的各個步驟。”這種方法要求決策者從環境入手,反思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經營方向,把顧客的價值需求作為建立企業核心能力的出發點和歸宿。以核心能力為驅動的企業將自己的組織看做是一個巨大的反饋環,從認識顧客的需求開始,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結束。企業的核心能力隻有自始至終圍繞著顧客,才具有戰略意義。
因此,戴爾認為,他可以製造出比IBM更好的電腦,並且憑借直接銷售,為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及服務,成為電腦行業的佼佼者。
當時,麵對IBM、康柏等龐大的競爭對手,戴爾毫無競爭力可言,但正是基於對組織環境和使命的正確假設,才創立了戴爾公司,並且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按照戴爾的話說:“關於行業的假設以及戴爾公司將要做什麼,是戴爾電腦公司誕生的核心概念。”
(3)關於實現組織之使命所需的核心能力的設想
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如果不了解自己是什麼,代表著什麼,自己的基本概念、價值觀、政策和信念是什麼,它就不能合理地改變自己。所以,企業的宗旨和使命是確定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戴爾的核心競爭能力實際上並不是直銷,而是建立在直銷模式上的低成本配件供應與裝配運作體係。據說,戴爾唯一不讓參觀的就是它的配件供應與裝配係統,也就是說,戴爾摸索出了一套在接受訂單後快速而低成本的配件供應與裝配係統,使得消費者可以低價地享受個性化的服務。IBM和康柏都曾經模仿戴爾的直銷,但都不成功,原因就是成本太高或效率太低。 不斷地審視自己
彼得·德魯克認為:對組織環境和使命的假設,是企業構建核心能力的前提。為此,企業必須經常審視自己的經營理論,審視核心能力賴以存在的前提。
戴爾公司的創始人邁克爾·戴爾曾經深刻反思公司在高速成長過程中所走過的彎路:“……我們並沒有堅守固有的信念,反倒聽從他人的意見,認為戴爾公司光靠直接銷售,絕對不可以維持成長,唯有結合零售渠道來販售軟件、周邊設備、電腦等,才有生存的機會。”
當戴爾公司成長到10億美元的規模時,邁克爾·戴爾預感到整合時代就要來臨了,未來的市場將被個別超大規模的公司取代,很多個人電腦公司將會在整合中淡出。當時的戴爾公司,其規模還不足以支持其全球化的競爭,為了不至於遭遇被市場淘汰的厄運,邁克爾·戴爾決定更快地擴大規模,以期獲得躍進式成長,其中一個重要策略,就是踏進零售渠道。然而通過這種渠道在取得了一定銷售業績的同時,卻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反而導致虧損,於是後來就全部撤了出來。
邁克爾·戴爾曾談道:“我們花了很多年,做了很多功課,才真正地體會到,直銷模式事實上是我們在市場上的區隔特色,和顧客的直接接觸是我們與眾不同的重要特質。”
對於戴爾的直銷模式,《商業周刊》是這樣評價的:“……其實,戴爾公司的虧損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戴爾公司在成長的同時,所麵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邁克爾·戴爾一直在追求成長,再成長,然後順理成章進入零售渠道,進入家用市場和消費性市場領域,結果才發現虧損。為什麼?因為邁克爾·戴爾這樣做,就不知不覺離開了自己的核心優勢,與他一直以來的核心競爭力無關了,他的核心競爭力是直銷,是做精細的市場區隔,準確找出他可以去貼身服務的客戶群。”
“1993年,我們公布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季度虧損,年底,我被《財富》雜誌評為本年度扭轉乾坤的總裁。”邁克爾·戴爾如是說。另外,邁克爾·戴爾還把虧損當成一次學習的機會,從而避免了戴爾公司重蹈覆轍。
扭轉了彎路之後,邁克爾·戴爾已經做到:“逐一分析事業中的所有環節,希望得到每個單位的損益表,了解了公司各個細部的經濟形態,再來鎖定最佳的機會和有待改進的地方。”也就是說不是一個公司出一個損益表,而是每一個部門都可以出一個損益表。
準確的市場細分,也使得戴爾更貼身地為它的顧客群體服務。邁克爾·戴爾在1994年資產35億的時候,他把顧客分為大型顧客和小型顧客;1996年資產達到78億的時候,把大型顧客細分為大型公司、中型公司以及政府與教育機構;1997年達到120億的時候,大型公司又細分為全球性企業客戶和一般大公司,政府機構細分到了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就這樣,越分越細。
所以,經驗教訓告訴了戴爾要發現自己的優勢,然而在如今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裏保持這個優勢的價值,就需要不斷審視自己的經營理論。在對企業的組織環境和使命作出準確假設的基礎上,判斷自己的經營決策是否偏離了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