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極限
戴爾公司的戰略就是:互聯網。在戴爾電腦公司總部有一間小辦公室,它是公司最先進的奧普蒂·普萊克斯工廠的控製中心。100台服務器上的紅白綠三色燈不斷閃爍,把指令傳給控製傳送帶速度的計算機,這些傳送帶把電腦部件送到組裝車間,計算機屏幕上將告訴工人是生產PC還是服務器。初步組裝將需要三到四分鍾,然後再送到完成區。奧普蒂·普萊克斯全速生產,每天生產2萬多台機器。奧普蒂·普萊克斯工廠有23個足球場大,但是其控製中心內最多隻有6個人,幾乎完全由計算機網絡控製,該網絡一直延伸到供應商和客戶,管理著從購入部件到發貨的全過程,產品一下線就立即用卡車送往目的地。奧普蒂·普萊克斯隻保留夠兩小時用的零件。存放零件的麵積隻有9平方米。雖然才投產一年,但是奧普蒂·普萊克斯的人均單位時間產出是原來最有效率的工廠的260%。 網絡製造的楷模
奧普蒂·普萊克斯展示了邁克爾·戴爾的最新式武器的一部分。他一生的目標就是把公司所有業務自動化,以摧毀競爭對手,在這方麵他已經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21世紀初期,戴爾公司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巨霸,其銷售額達到了319億美元,利潤達到了23億美元。戴爾公司已經把庫存從6天減少到了5天。而康柏、通路2000、IBM等PC廠商的庫存為50~90天。可怕的是戴爾公司的管理人員相信可以把庫存降低到兩天半。
戴爾說:“我們要繼續向前衝。”確實,速度越來越重要了。於是,戴爾公司發起了新一輪價格戰,希望奪走競爭對手的微薄利潤。這正好趕上股市動蕩和PC銷量的最低點,PC的平均毛利率已經降低到2%,這使得戴爾公司自己也蒙受了損失,它最近宣布第二季度的收入要比第一季度少3%到5%,戴爾公司已經表示要裁員5700人,這是公司曆史上首次裁員。股價也比2000年4月的最高點下跌了50%以上。
這些都導致戴爾更加迫切地追求效率,這是他取勝的最終戰略。奧普蒂·普萊克斯部分體現了這一目標,但是還隻是一個嚐試。除了把顧客和供應商納入生產網絡以外,戴爾還在試驗“數字倉儲”、“事件跟蹤”等秘密武器。如果戴爾是正確的,這些係統將最終形成無摩擦交易:基於互聯網的完美商業模式,企業能對各方刺激自動作出反應,把產品迅速送給顧客。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人力幹預。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邁克爾·戴爾必須說服供應商和顧客進行高昂的技術投資,以便與奧普蒂·普萊克斯的係統相適應。雖然這並不輕鬆,但是他一直很擅長推銷,而且他的態度也很強硬。他說:“戴爾電腦在北美的市場份額比主要對手高出了50%以上,發展速度比他們快四倍。供應商的選擇就是:不給戴爾供貨就喪失市場份額。讓我們麵對現實吧,如果我的最大顧客有什麼要求,我會認真聽取的。”
如果戴爾公司實現了無摩擦交易,奧普蒂·普萊克斯將不僅僅是個自動化工廠還將是21世紀網絡製造的櫥窗。斯坦福商學院電子商務中心負責人門德爾鬆表示:“戴爾領先於計算機產業,而計算機產業往往又領先於其他產業。”
邁克爾·戴爾不止一次地開玩笑說,唯一比互聯網速度更快的就是心靈感應了。他從1994年就開始把業務轉向互聯網,三年後戴爾公司推出了電子目錄“首頁”,它允許企業客戶通過萬維網購買戴爾產品。這些早期的努力使得戴爾公司的互聯網銷售收入達到了每年16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一半。戴爾公司還需要依靠數以百計的員工來處理訂單。為了降低這部分成本,戴爾公司首先就要把自己的技術注入顧客的電子商務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