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電器的長青秘籍
鬆下電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電器企業,也是日本電機行業的排頭兵。在 1993 年按銷售額排名的世界工業企業中,位列第 8;在 1994 年美國《財富》雜誌世界最大 500 家企業的排名中,位列第 17。作為巨型電機企業,鬆下電器在 1994 年日本電機行業按銷售額和經營利潤排名中分列第 1 和第 2 位。鬆下電器長期雄踞美國《財富》雜誌 500 強前列,2010 年列世界 500 強第 13 位。
鬆下電器的前身是其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在 1918 年創立的鬆下電器具製作所,主要生產簡單的電器插座。1927 年鬆下研製成功電熨鬥、電熱器產品,並開始使用“NATIONAL”商標出售,1929 年鬆下電器具製作所改稱鬆下電器製作所。1935 年 12 月,鬆下電器工業公司正式建立,鬆下幸之助個人投資經營的公司轉變為合資經營的股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鬆下公司同其他企業一同由民用轉為軍工生產,它的許多子公可均被指定為軍需公司。1950 年,鬆下幸之助恢複工職後著手整頓企業,20 世紀 60 年代鬆下成為日本最大的家用電器製造商,產品的範圍涉及家用電器、辦公用電器、產業用電器以及社會係統等廣泛的領域。鬆下通過與世界各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作為“國際性綜合電子技術企業”贏得了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
被日本人稱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年輕時就是個勤於思考、善於思考的人。有一次他在市場閑逛時,聽到幾個購物的家庭主婦議論:“現在的家用電器的電源插頭是單用的,很不方便,如果一件多用,能夠同時插上幾種電器就好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鬆下先生聽到後靈機一動,產生了新的想法,回去後馬上組織力量研究,不久便生產出了“三通”電源插頭,結果大受歡迎,一下子賺了大錢。就是這些細微之處的改動、很少的追加投資,為鬆下王國的萬丈高樓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鬆下電器公司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一家舉世矚目的跨國公司,與其成功的經營管理有直接聯係,其經營管理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實行事業部製
這是鬆下電器在經營管理上的最大特點。1933 年,鬆下在日本開始實行事業部製,這在當時世界上也寥寥無幾。所謂事業部,是按產品分類劃分成一個個類似分公司的事業單位,實行獨立核算。實行事業部製實際上是實行一種分權的管理製度,即分級核算虧盈、分級管理。各事業部分別有自己的下屬工廠、派出機構,形成從產品試製到生產、銷售、收支等統一經營的獨立核算的事業體。各部采取獨立的核算製,不用贏利的事業部去彌補虧損的事業部,各部必須靠自身的力量提高利潤,彼此之間通過市場競爭的關係進行合作。由於是按產品類別劃分,因此有利於專心鑽研某一種產品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有利於提高工人的專門技術,達到精益求精。采取獨立核算使各部門經營情況一目了然,有利於相互促進、相互比較。由於分工明確,形成一種經營責任製,讓下屬有盡可能多的獨立權限,以發揮他們的主動性,有利於鍛煉和培養精通經營管理的人員,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和創造性。
(二)注重市場調查,加強產銷結合
資本主義經營的目標是利潤,焦點是市場。在日本,鬆下電器向來以精於推銷著稱,日立公司被稱為“技術的日立”,鬆下則被稱為“買賣的鬆下”。鬆下認為:“有了市場才有了存在的意義,所以焦點要集中到市場中去。”
在銷售產品方麵,鬆下公司以下幾點十分突出:
1.要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鬆下,了解鬆下
為擴大影響力,鬆下不惜投入巨資展開強大的宣傳活動。從 1973 年起,連續幾年的廣告費支出高達 150 億日元,為日本企業之最。他們實行了一套“企業識別體係”,也稱“CIS”,即通過視覺形象來塑造人們對該公司的印象。如在日本國內,鬆下產品使用“NATIONAL”的牌子,公司的建築物、廣告牌、出版物、包裝箱、資料、圖書,以及信紙、信封、甚至連火柴盒、垃圾箱等都印上了“NATIONAL”字樣,而且要求印刷字體、顏色、規格都是一個標準。視覺上的多次重複,會留下較深的記憶。此外,打開工廠大門讓人參觀也是一種有效的宣傳方式,該公司為此設置了“工廠參觀課”,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負責參觀接待。
2.密切注意市場變化,把握需求動向
鬆下電器充分利用政府機構(如大藏省等)提供的市場情報、銷售統計的資料,同時還通過本公司的調查了解需求動向,然後把情報提供給技術或生產部門。
3.建立了龐大的銷售網
鬆下電器認為,銷售體製對企業收益的影響往往大於對生產體係的影響,為此建立了專門的銷售公司、銷售店、銷售網。例如,把專賣鬆下產品並響應其經營方針的商店稱為“NATIONAL商店”,總公司會根據合同予以特殊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