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恒心成就功業
恒心與忍耐力讓白帆撒滿了海麵,使海洋向無數民族開放,每一片水域都有了水手的身影,每一座荒島都有了探險者的足跡。恒心與忍耐力創造了紡錘,發明了飛梭。恒心與忍耐力使汽車變成了人類胯下的戰馬,裝載著貨物翻山越嶺,彈指一揮間在天南地北往來穿梭。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偉的金字塔,才有了耶路撒冷巍峨的廟堂。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人們才登上了氣候惡劣、雲霧繚繞的阿爾卑斯山,在寬闊無邊的大西洋上開辟了通道。正是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人類才夷平了新大陸的各種障礙,建立起了人類居住的共同體。恒心與忍耐力還把大自然的研究分成了許多學科,探索自然的法則,預言其景象的變化,丈量沒有開墾的土地。恒心與忍耐力讓天才在大理石上刻下了精美的創作,在畫布上留下了大自然恢弘的縮景。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隻有依靠恒心,點滴積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終有疲憊厭倦之時。耐跑的馬總會脫穎而出,而勤快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一個人對工作能夠全力以赴,那麼他必定會有所成就。如果他同時還擁有才華、智慧,那麼他與偉人的距離也僅僅是一步之遙了。
一個記者問托馬斯·愛迪生:“你的發現是不是都出自直覺?是不是夜裏醒來的時候,那些發明就突然出現在腦海裏了?”
“不,那種投機取巧的事情我從來不做。”愛迪生回答,“除了照相術以外,我的每一項發明都與幸運之神無關。我一旦下定決心,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就會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試驗,直到最終成功為止。我的發明都限於一些有商業價值的領域,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那些純粹滿足人們獵奇心理而毫無實用價值的奇思怪想。我就是喜歡做這些事情,沒有別的理由。我一旦著手去做一件事情,就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最後。”
布呂歇爾是普魯士的元帥,昨天,他還是拿破侖的手下敗將,然而僅僅時隔一日,在滑鐵盧我們又聽到了他的部隊隆隆的槍炮聲。昔日的敗軍之將,又將恐懼、死亡的陰影扔回到了他的對手那裏。事實上,衝突會產生力量。正是由於對立一方的存在,才激發我們自身更大的力量。每當我們克服一個障礙,我們的能力就增進了一分,又可以直麵新的障礙了。
約舒亞·雷諾茲說:“不要完全依賴才華,勤奮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缺少才華,那麼勤奮能夠彌補你的缺陷。如果你有才華,那麼勤奮能夠讓你平步青雲。”原始人中有一種信仰,認為自己一旦征服了敵人,自己的精神就會進入敵人的身體,從而驅使他們為自己勞動。我們所崇敬的人的精神也會進入我們的身體,幫助並推動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偉大的演員索倫坦率地說,自己戲劇生涯的前半生由於不能勝任演員這份職業,因此時時受到解聘的威脅。
波爾沃是著名的外交家,他曾經從事小說和詩歌的創作,但都以失敗告終,他那稚氣未脫的演講也幾乎成了對手的笑柄。然而,所有的譏笑和挫折並沒有讓他屈服,他憑借自己的力量,最終向社會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這是怎樣一條不甘命運擺布、奮起抗爭的道路啊!
牛頓在21歲時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然而,在測量地球圓周時發生了一個微小的誤差,這使他遲遲不能證明自己的理論。20年後,牛頓終於糾正了這個偏差,證明了無論是行星在軌道上的運行,還是蘋果落地,都是受同一法則支配的。
哈維觀察了8年才出版了他揭開血液循環奧秘的著作,當時他被同行們稱作精神病患者、騙子,在忍受了15年的攻擊和嘲弄後,他的偉大發現才最終為學術界所承認。提香曾給查理五世致信:“我把我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獻給陛下,我將這7年的所有時間都傾注在了這幅作品上。”而他的另一幅作品也耗時8年時間。諾亞·韋伯斯特曆時36載,才有了《韋伯斯特大辭典》的雛形,他將自己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詞彙的搜集和定義中去,這是何等非凡的毅力和高貴的精神啊!吉本辛勤耕耘了20年,才寫出了《羅馬帝國盛衰史》。喬治·班克羅夫特為《美利堅會眾國史》傾注了26年的心血。牛頓先後15次改寫他的《古代國家編年史》。喬治·史蒂芬森用了15年時間改進了火車頭。瓦特用了20年的時間改進了冷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