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成功的愉悅(1 / 1)

體驗成功的愉悅

那些主觀體驗往往被稱為神秘體驗,對我們的研究對象而言,這種體驗是很普遍的。威廉·詹姆斯對此有過精彩的描述。那種強烈感情有時變得氣勢磅礴、混混沌沌、漫無邊際,所以可稱為神秘體驗。我們在這上麵的興趣和注意,得到了幾個研究對象的支持,他們用曖昧而又通俗的措辭來描述他們的情欲高漲。這些措辭曾被各類作者用來描述他們稱為神秘體驗的東西。

在這些神秘體驗中都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從未有過更加有力但同時又孤立無助的感覺,巨大的狂喜、驚奇、敬畏,以及失去時空的感覺。這最終使人確信,某種極為重要、極有價值的事發生了,在某種程度上,感受主體結果被改變了、增強了,這種體驗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將這種神秘體驗與所謂的神學或超自然分離開,盡管它們已經混淆了上千年之久。雖然在後來的談話中,有幾個人引出了半宗教的結論,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等,但是,我們的研究對象沒有一個自發地製造這種束縛。因為這種體驗是一種自然的體驗,很可能屬於科學研究的範圍,也許用弗洛伊德的術語來描述它更為合適,如海洋感情。

我們的研究對象可以使我們了解到,這種體驗能夠以較小的強度出現。神學作品一般地假定,在神秘體驗與所有其他體驗之間,有一種絕對的性質上的差異。一旦從超自然的關係中發現了神秘體驗,並把它作為自然現象來加以研究,就有可能把神秘體驗按從強烈到微弱的數量上的連續體加以整理。我們從而可以發現,微弱的神秘體驗在許多人那裏,甚至可能在大多數人那裏都會發生,並且,如果一個人幸運的話,一天可以發生數十次。

神秘體驗強烈時,可以產生一種忘記自我或超越心靈的感受。正如本尼迪克特所描述的:以問題為中心高度的集中,獻身行為,強烈的感官體驗,對音樂或藝術的忘我、熱切的欣賞。我們有時把它叫“高峰體驗”。

自從研究這一問題以來,我們已逐漸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高峰者與非高峰者的區別上。兩者之間很可能隻是程度與數量的差別,但這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需要簡單的概括,非高峰型的自我實現者似乎是講究實際、追求實效的人,是成功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中間變體。而高峰者除了上述情況外,似乎還生活在存在領域中,生活在詩歌、倫理、象征、超越的境界裏,生活在神秘的、個人的、非機構性的宗教之中;生活在終極體驗中。

我們意識到這將是關鍵的性格邏輯的“種類差別”之一。這對於社會生活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那些“健康的”非高峰型的自我實現者似乎更可能成為社會的改革者,成為政治家、社會工作者、改良者、領導者;而那些超凡脫俗的高峰者,則更可能去寫詩、作曲、研究哲學,獻身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