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這種價值結合必然也能被再度結合,因此,必定會產生第二級、第三級乃至第四級的價值組合及變換。舉例說,第二級的組合是(SS)E,它可以是一篇價值學論文中的經驗價值的東西或者價格;一種第二級的變換則是(IS)I,它是內在價值之係統的內在貶值,例如,人類生活中的原子彈爆炸——TheEnolaGay的飛行員的公式。
正如第一次價值聯結有其精確的價值學價值一樣,第二級、第三級和第四級等等的聯結也具有同樣的性質。因此,如果第二級價值聯結(EE)1的價值就等於第一級價值聯結I的價值。厭惡對於外在估價作外在估價就等於厭惡內在估價。
第二級價值聯結經由將指數S,—S,E,—E,I,—I加入每一種第一級聯結之中而產生,既然有18種最初聯結,而其中每一種都能得到6個指數,我們便得到6×18=108種第二級價值聯結。同樣,這裏的每一種結合都可以得到這6個指數,我們由此便得到6×108=648種第三級結合,如此等等。總而言之,一個幾層次上的可能價值結合的數量是3×6n。那就是說,在第一層次上,是3×61=18種結合,在第二層次上,是3×62=108,在第三層次上是3×63=648種結合,如此等等。所有層次上的所有價值形式的總和是3×(61+62+63+……6n)。因此,由第一層次到第三層次結合的總值,是3×(6+36+216)=774種形式,由第一層次到第五層次的形式總和是27990,而由第一層次至第六層次的總數,則是1007766種形式。
所有可能價值結合的總體構成了價值計算或者價值學計算,借助最近的機器人,一種價值形式表就會象對數表或其他數學表一樣,能在較短時間內計算出來。這就給價值學家一種機會,把這種計算應用於所有可能情境中,去創造一種典型的情境,並且由此編製一個涉及文學情節、思想的形而上學可能性、法律案例、道德衝突和結論在內的目錄表。當然,是以簡明扼要的、真正的價值科學的方式表現出來。從這些不多的議論中可以清楚看到,即便是最複雜的價值學爭論和情境,也能夠通過這一計算手段予以分析。
規範價值學在評價情境和爭論中的應用屬於價值學家的藝術——一種象每一種形式係統之應用一樣,有其自身規則的藝術。規範價值學業已被用於許多不同情境的分析中,諸如詩和夢的批判分析、審美創作、商業組織。例如對一家保險公司計劃的評估,這種評估涉及到分析“生命”的價值,涉及到分析應當“賣出”保險的個人的社會等級的價值,等等,一直到分析個人生命的價值。
價值的不同尺度在不同人類活動領域中的應用產生了不同的社會科學和精神科學,因此,內在價值在個人問題上的應用產生了倫理學,一個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是能滿足其自身的獨特定義的人,正如我們所說的,他是“真誠的”、“真正的”、“忠實的”,“擁有整體性”、“自尊”等等的人,他就是他,是其所是的人,而並非所裝扮的人,也不是他所不是的那種人,是一個自我實現的人。不應把道德上的好與價值論上的好混為一談。如果一個殺人犯謀殺有方,就可以說他是價值論上好的,但卻不可能是道德上好的;因為他自身的定義遭受著一種自我矛盾:人們不可能通過壓抑自我來滿足自我(概念)。這種價值論的好與道德上的好之間的混亂,2000年以來曾經是價值論的致命之點。內在價值運用於物的結果是產生了美學,運用於精神產生了形而上學;外在價值運用於個人的結果是產生了社會學,運用於物則產生了經濟學,運用於精神則產生了認識論,係統價值運用於個人產生了法律,運用於物則產生技術,運用於精神產生了邏輯,如此等等。很多留傳下來的書籍都包含了以上所提到的每一種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