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寫景物,作者往往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了一幅恬淡朦朧的荷塘月色圖,實際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學運動的戰士,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給他心靈上投下了落寞的陰影,他既對黑暗的現實不滿,又不願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脫現實。他借荷塘月色抒發的正是這種幻想超脫現實的情感。
5.景物描寫與人物和事情之間的關係
有了景物描寫,會使文章的內容充實,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豐富。其實,景物描寫並不是另外添加到寫人記事的作文中去的。寫人物,記事情,本來就往往離不開景物描寫。
(1)寫景可以表明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
學生作文《盼望》的開頭:
清晨,我漫步在連綿無際的長江大堤上,陣陣涼風吹得人心曠神怡。我望了望堤邊,野菊花開得特別旺盛,這兒一叢,那兒一簇,五彩繽紛,使空氣中滲透著一種純潔清新的氣息,讓人覺得它有一種無法比擬而又享受不盡的美。忽然,我想到今天是舉家團圓賞月的中秋佳節呢!
“中秋佳節”的“清晨”,這是事情發生的時間。“長江大堤”的“堤邊”,這是地點。堤邊有許多五彩繽紛的,散發著清新氣息的野菊花,這樣,把環境寫得具體了。
(2)景中之物和事情的發展或結局有密切關係
上麵的文章的開頭,提到了野菊花開得多“這兒一叢”,得“旺盛”,而且“五彩繽紛”,下麵的文章接著寫一個小女孩在堤邊用柳條和野菊花編成花環,小女孩半跪在江邊,臉向著江水流去的方向,雙手捧起花環,“爸爸,今天又是中秋節了,我真想你呀!爸爸,快回來吧,我和媽媽等著你。”小女孩說完,把花環輕輕地放入江中。花環滿載著思情漂走了。
小女孩的父親赴日本三年末歸,小女孩在用野菊花做成的花環上寄托了自己苦苦的思念。這件事主要寫小女孩做花環,而這樣的花環是用就地采摘的野菊花做的,所以,作文寫野菊花的美麗,也是為著記事。
(3)寫景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愛好、心情
在上麵說到的這篇作文裏,寫小女孩身處長江大堤邊的野菊花叢中,小心翼翼地做了四五個花環,這裏“涼風習習,空氣清新”,作者對景物的描寫烘托出了小女孩純潔美好的心靈,同時也把小女孩在中秋節思念父親的離情愁緒寫得感人。
(4)寫景可以直接表現作文的主題
有一篇小學生作文題目是《何時月兒圓》。作文第一句就是:
每當我看到月亮圓缺時,就會勾起我許多痛苦的回憶。
作者6歲那年,父母離婚。
那天晚上,媽媽帶著我離開原來的家時,我感到自己是那樣的孤獨。當我抬頭望著天空時,我看一輪彎彎的月芽兒歪斜著,無依無靠地掛在天上,月光微弱,不一會兒便被烏雲遮住了……這歪歪的月芽兒,便成了我心靈上痛苦的象征。
這篇作文的結尾是:
再回首,往事恍然如夢;再回首,我心依舊。我是多麼想我的家庭也能像中秋的月亮那樣完整無缺。
作文中間三段寫的是作者一個人在家時的孤獨;考試不及格,在大街上漫無目的的行走時的痛苦心情;中秋節得到媽媽的禮物時的激情。全文借著月兒的圓缺著重描繪作者幼小心靈受到的創傷,抒發了內心的感受,表現了對家庭幸福生活的渴望。
6.景物描寫的注意事項
(1)寫景要有順序
人們觀賞景物都有一定的規律:或定點環顧,或邊走邊看。描寫時也應該“順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描寫濟南城周圍的環境時寫道:
小山把濟南整個兒圍個圈兒,隻有北邊缺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景物描寫與作者的定點鳥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準確。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見,依次描寫繞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穀穗、曠野的幽靜、落日的霞光、宛如綢帶的河流和公路、華美如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換形,有如移舟前進,時過景遷,景觀隨之改換,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2)寫景要有選擇
寫景時應要有所取有所棄,抓住最能代表彼時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寫,其它的景色則略寫或不寫。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為了突出天氣變化的過程,就著力描寫了楊柳的動態:
一點風也沒有時--枝條一動懶得動;有一點涼風時--枝條微微動了兩下;風大起來時--柳條橫著飛。
通過楊柳的動態。顯示了風的從無到有、由小到大,而對暴風雨降臨時其它景象的變化,作者作了簡略處理。這樣,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現了天氣變化的過程,又避免了描寫的呆板重複,使得文字準確而精練。
(3)寫景要有情致
人們觀賞景物總是要帶有某種感情的。因此,描寫時也應該將這種感情一起表達出來,做到寓情於景,情景相映。魯迅先生的《故鄉》一文,反映舊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悲慘景象時,筆下的景色是“蒼黃的天空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而腦海中閃現出少年閏土的美好形象時,則為“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景物描寫之中滲透著作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4)寫景抒情要真摯自然
對表現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發自內心,這樣的抒情,才是真摯的、誠懇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來。抒情最不能作偽,虛假的、矯柔造作的東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種抒情,不僅不能感染讀者,而隻能使人產生厭惡的情緒。
我們抒發的感情,必須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氣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動讀者。那種低級、消極、頹廢等不健康的感情,我們要堅決反對。
(5)寫景抒情要具體生動
抒情要生動,切忌呆板和幹癟,重複老一套的東西,是不能給人以新鮮感的。不新鮮、不生動,也就不能感動讀者、打動讀者。感情是比較抽象的東西,要抒發得具體,是不容易的。而過於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沒有力量的。我們要善於把抽象的、不易表達的感情寫得具體,這要有些手段。例如:
不是年輕的為年老的寫紀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隻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
魯迅先生這一段抒情,寫得十分深沉。他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對在國民黨白色恐怖下犧牲的戰友的懷念之情具體、真摯而深刻地表現出來了。
(6)注意景物的整體和局部
無論是自然界的景物,還是圖片畫麵,學生的觀察往往不能全麵。隻注意了鮮豔的色彩,尖銳的矛盾衝突,而忽視景物的背景和細節。例如在寫雨景時,既要寫遠處迷夢的雨幕,又要寫芭蕉葉上滴落的串串珍珠。這樣寫景就注意了點麵結合。
(7)注意寫景的動靜結合
活動的畫麵比靜止的畫麵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在黃河浪的《故鄉的榕樹》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我懷念從故鄉的後山流下來,流過榕樹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鵝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麵嘎嘎嘎地追逐歡笑的鴨子;我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橋欄幹上被人撫摸光滑了的小石獅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歲月,那古老的石橋鐫刻著我深深的記憶,記憶中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
這是作者回憶故鄉的榕樹,枝葉婆娑,流水潺潺,鴨群嬉戲,又加以活動的人群,使畫麵動靜結合,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的作文《春天的早晨》,蔥鬱的樹木,嫋嫋的炊煙,田間的老農,一切沐浴在金色的朝霞裏,這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麵,同時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8)用五覺描寫景物
綜合運用各種感覺描寫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寫更加細膩。例如:
細細的雨絲密密地斜織著如煙似霧;潤濕的泥土散發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點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無窮;春風把雨絲送上你的臉頰如少女的手兒溫柔細膩;俯身靜聽草長得聲音如一望無際的曠野上悠揚的笛聲在耳畔回響。啊,瀟瀟春雨,春雨瀟瀟。
這段作文綜合運用了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五種感覺寫春雨,細膩傳神,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寫作方法。
(9)注意描寫景物的色彩
彩色的電影比黑白的電影前進了一大步,彩色的畫麵比黑白的畫麵對視覺更具有衝擊力。在碧野的《天山景物記》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藍天襯著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陽下,幾塊白雲在雪峰間投下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上了幾朵銀灰的暗花。
特別誘人的是牧野的黃昏,落日映紅周圍的雪峰,像雲霞那麼燦爛。雪峰的紅光映射到這遼闊的牧場上,形成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們,都鍍上了一色的玫瑰紅。當落日沉沒,周圍雪峰的紅光逐漸消褪,銀灰色的暮靄籠罩著草原的時候,你就會看見無數點紅火光,那是牧民們在燒起銅壺準備晚餐。
這兩段文字中,藍天、白雲、銀灰色的暗花,夕陽的紅火連鎖映襯著蒙古包,牧女籠罩在金碧輝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繽紛的,景物五光十色,準確的使用色彩詞語會使景物描寫更加生動。當然,這離不開細致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