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也不宜飲濃茶。因為濃茶裏的高濃度鞣酸,被腸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後,會產生收斂和抑製乳腺分泌的作用,造成奶汁分泌不足,影響哺乳。
那麼,怎樣飲茶才科學呢?
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年齡,以及工作性質、生活環境等條件選擇不同種類的茶葉,采用不同方式飲用。
從生活環境方麵來說,在水質酸性大的地區,以飲濃綠茶為宜;在堿性大的地區,以飲花茶為宜,其次為紅茶,再次為綠茶;而水質優良的地區,不論喝紅、綠、花茶,都能品出茶的色香味。
從體質方麵看,身體健康的成年女性,飲用紅綠茶均可;老年女性則以飲紅茶為宜,可間飲一杯綠茶或花茶。但茶不宜過濃,因為過多地飲濃茶會使體內水分急增,加重心髒和腎髒的負擔,尤其飯後不宜飲濃茶。據介紹,飲用太多的濃茶,還會產生維生素B 1 缺乏症,影響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
從工作性質看,地質勘探者、軍人、體力勞動者、經常接觸放射線和有毒物質的人員、醫生、護士都應飲些濃度較高的綠茶。
睡眠不好的人,平時應飲淡茶;有習慣性便秘的,應飲淡紅茶;患有前列腺肥大的人,宜飲花茶;手術後的病人,宜飲高級綠茶,以利於傷口愈合;屬於心動過緩或竇房傳導阻滯的冠心病人,可多飲點紅、綠茶,以利於提高心率。
此外,掌握好泡茶的技巧,亦是合理飲茶的重要方麵。這裏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茶葉用量,二是水的溫度。
高檔名茶一次衝泡過多,影響了名茶的清幽、淡香的真味;低檔茶用量過多,太濃,難以入口。一般來說,如一人獨飲,用高檔茶葉2.5~3克,中低檔茶葉3~4克為宜。
泡茶的水溫,應視水質與茶類等級而定。若水質優良,水燒到剛滾起即可;如果水質不佳,就要多煮一會,使雜質沉澱。此外,泡茶的水溫應掌握“老茶宜沏、嫩茶宜泡”的原則,所謂“沏”就是用滾開水直接沏茶;所謂泡,就是用中等水溫的開水泡茶。
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在第一次衝泡時,已大半數浸出,到第三次衝泡時,已基本上全部浸出。有些人常用大茶缸泡茶,自早喝到晚不換茶葉,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長時間浸泡,茶葉中的一些有害物質會浸出。俗語說“茶可多飲,不可多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茶葉的品種很多,一般分為綠茶、花茶、紅茶三大類。其中綠茶性涼,夏季飲用,可清熱解暑;紅茶性溫,冬季飲用,可溫中健胃;花茶則四季皆宜。目前,名茶遍布祖國各地,其中以“色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而聞名於世的杭州西湖“龍井”最著,其次是福建的“鐵觀音”、“武夷岩茶”,安徽的“黃山茅尖”、“祁紅”、“屯綠”,雲南的“普洱茶”、“滇紅”,江蘇的“碧螺春”、“玉蘭青”、“南京雨花”,河南的“信陽毛尖”,湖南的“高橋銀峰”、“湘波綠”,浙江的“旗槍”及福建、台灣的“烏龍茶”等等,都馳名中外,譽滿全球。
另外,茶葉對治療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醫認為,茶葉微寒、味甘、苦,功能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止咳、明目、益思、除煩去膩、驅困輕身、消炎解毒等作用,如李時珍說:“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
若急性腸炎,可用茶葉60克,幹薑30克,研末,每服3克,每日2~3次,開水送下。
若燙燒傷,可取茶葉一小撮,加水煮濃成汁,冷卻後將患處浸泡茶水中,可以止痛;或用濃茶噴灑創麵,可防組織液滲出,促進傷口結痂。
若暈車暈船,可取2羹匙醬油對入適量濃茶汁後飲服,亦用於解酒醉。
若催吐解毒,食蟹中毒時,可取茶葉35克,加水180毫升,煮沸濃縮至80毫升,口服後催吐,可排出毒物。
若耳環孔發炎,症見水皰、瘙癢、燒灼感者,可取下耳環,用乙醇或食鹽水洗淨患部,找兩根大小適合的茶葉莖插入耳環孔,有治療效果。
若急性細菌性痢疾,可用綠茶40克,開水衝飲,服用至大便成形,腹痛消失為止。
若黃水瘡,可用綠茶、五倍子各等量,共研成細末,再加少許冰片,洗淨瘡麵後,將其敷上,每日2次。
若口舌生瘡,可將適量綠茶、白礬、食醋一起搗勻,敷在足心的“湧泉穴”上。
若口臭,可含漱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