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渲染氣氛,烘托事物
有的場麵描寫刻意渲染氣氛,或喜悅、恬靜,或悲愴、緊張,讓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真實地展開活動。都德的《最後一課》寫上課的情景,巧妙地借助於一個無知頑童的冷靜觀察和心理分析,特別是對韓麥爾先生臨下課之際感人至深的神態言行的細摹,在肅靜而凝重的氛圍的層層烘托渲染中,最後突然如火山爆發般地噴出愛國主義的激情,收到了強烈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
(3)明示、暗點主題
有的場麵描寫著意突出主題,或明示,或暗點,讓人物在活動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將作者的傾向在具體的場麵描寫中自然流露出來。杜鵬程的《夜走靈官峽》中有小成渝的媽媽指揮交通的一段場麵描寫:“已經變成了一個雪人,像一尊石像。”這個場麵描寫表現出中國工人階級不畏艱苦、堅守崗位的責任感和革命精神。
6.場麵描寫與環境描寫的區別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其中,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1)環境描寫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是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如《孔乙己》中開頭對魯鎮酒店的格局的描寫;二是渲染氣氛,如《故鄉》中對故鄉景象的描寫;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驛路梨花》中對小茅屋的描寫。此外,還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映襯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運用環境描寫要做到:目的明確為表達中心思想服務;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寫出獨具特色的景物。
場麵描寫是指對人物,往往是眾多人物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的活動所構成的畫麵的描寫。場麵描寫要做到:有條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細致的特寫;要寫出特定場合的氣氛。
(2)場麵描寫與環境描寫的不同在於
環境描寫是描寫人物活動的客觀環境,是“靜態”的描寫;而場麵描寫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的描寫。
有一篇作文,題目是《在閱覽室裏》。本文記敘人們在閱覽室裏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一個故事,反映出人們為了振興中華、建設四化而發憤攻讀的社會風氣。文章第二段詳細描寫了閱覽室的場麵,烘托了人們專心讀書的氣氛,為後文的主要情節的記敘做了環境鋪墊:“剛走到閱覽室的門口,一股熱氣就迎麵撲來。踏進閱覽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還有擠來擠去找位子的、覓書報的……然而卻靜得出奇,隻有日光燈發出‘吱——’的聲響。我不禁屏息靜氣,插身進去。”如果沒有這一段場麵描寫,不僅後文顯得幹癟、突然,也使後文詳寫的典型事例顯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題。
細節描寫是指作品中對一些富有藝術表現力的細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細微的舉止行動,以及景物片斷等的具體細膩的描寫。
7.場麵寫作注意事項
(1)要交待清楚場麵的背景
如活動場麵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這樣人們才知道場麵是在怎樣的社會或自然環境中發生的。
(2)要在寫好總體的基礎上寫具體
寫場麵時,要對場麵有總體概括,使讀者對總體麵貌有所了解。但場麵同時也應該有重點部分,對這部分要寫詳細、寫具體,做到有點、有麵。
(3)要寫出氣氛
氣氛是人在一定環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覺到的一種情緒或感情。無論什麼場麵,都會有氣氛,如慶祝場麵有歡樂的氣氛;比賽場麵有緊張的氣氛;送別場麵有難舍難分的氣氛等等。
(4)寫場麵要有順序
場麵是由人、事、景、物組合起來的綜合畫麵,不可能幾筆就同時都寫出來。因此,寫場麵時要安排好先後的順序。一般來說,場麵描寫可以按照由麵到點來安排順序。比如,描寫慶祝教師節的場麵,可以先寫歡慶活動的總體氣氛,勾勒“麵”的情況,然後分別寫校長、老師、同學的表現。這樣就能點麵結合、條理清楚。
場麵描寫即把活動的場麵和情景有重點地具體地進行描寫。關鍵是在場麵描寫中要寫出應有的氣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場麵,使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