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語言描寫範文閱讀與指導(上) 語言描寫寫作指導

1.什麼叫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描寫人物的語言,不但要求作到個性化,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藝術性。

“言為心聲”,不同思想,不同經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語言也是不同的。魯迅曾說過:“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隻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裏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能夠讓讀者從“各人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這便是成功的語言描寫。

2.語言描寫的特點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是以語言為工具來反映生活的,語言是作者塑造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質材料。因此,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

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包括兩個方麵:人物的語言和敘述人的語言。我們這裏所說的語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人物語言的描寫。人物語言包括獨白、對話。獨白是沒有對方時人物的自言自語,或者是篇幅較長而不被對方打斷的講話。對話是兩個人的對答,或者是幾個人的互相交談。

人物語言是文學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塑造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古人說“言為心聲”,語言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鏡子,是袒露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

(1)語言描寫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

想的直接體現,讀者應該從人物獨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行為的動機,追求的目的,行將采取的措施等等。而人物之間的對話,則應該隨著情節的開展逐步表現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顯示人物之間的內心交流。它雖然不如獨白那樣直接、坦露,卻同樣應該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變化,觸摸到人物的心靈深處。

(2)語言描寫要性格化

要在描摹語態,敘寫對話過程中表現出“這一個”的個性特征來。諸如阿Q的精神勝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樸園的虛偽冷酷,吳蓀甫的狡詐恃強,覺新的委曲求全,虎妞的潑辣粗野,三仙姑的裝神弄鬼,李雙雙的熱情爽直等等。做到從“有特色的談話中”來“推見每個說話人”的具體性格。

所謂語言有個性,就是什麼人說什麼話。語言大師老舍說過:一個老實人,在劃火柴點煙而沒點燃的時候,就會說:“唉,真沒用,連根煙都點不著!”相反,一個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這樣說,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媽的!”

除了寫“說什麼”,還要寫“怎麼說”。有些學生寫人物對話的時候,隻注意寫人物說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說”、“你說”、“他說”,寫出來的文章幹巴、乏味。

(3)形式規範,用法靈活

語言描寫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是引語和提示語。引語指引用的人物原話,反映到書麵即引號之內的內容;提示語則在引號之外交代說話者及其情態。按提示語和引語位置的不同組合,語言描寫一共有五種基本形式:①提前引後式②提後引前式③提中引兩邊④提兩邊引中⑤沒有提示語。

我們在作文時,不要隻用一種描述形式,可以幾種描述形式交替使用,這樣在表達形式上才不會顯得單調。

作文是用來反映生活、為生活服務的,隻有立足於生活的寫作,文章才可能生動活潑。語言描寫也是如此。要讓人物的語言具有生活化的鮮明特點,還需注意兩點“多用俚語,兼顧身份”。描寫人物語言,特別是對話時多用短句,多用變化性強的句式,不必拘泥於語言結構的完整,反而更能發揮生活化語言的優勢。而且,有道是“三句半不離本行”,人物語言都帶著明顯的身份、職業及性格特點。

(4)人物語言並不是單純的、機械的表達

有些學生寫人物對話的時候,隻注意寫人物說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說”、“你說”、“他說”,寫出來的文章幹巴、乏味。寫活人物對話,還要注意說話人的“聲”以及“像”,從多個角度綜合描繪,注意“聲像並重,多維刻畫”。

①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像”,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除了會有話語,還會有相應的麵部表情和動作,在這裏,我們稱之為神態表情和體態語言。融入人物的神態表情。每個人說話時的表情各不相同,同一人物不同時候說話的表情有所不同。所以寫人物語言時還要寫出人物說話的表情神態。

②接著,我們來看一下“聲”,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音調會有起伏變化,也會有輕重區分,寫人物語言時,注意音色、音量的變化,同時寫出說話者說話時的語音語調,如聲音的大小、高低、急緩等,語言的形象感會更強。

3.語言描寫的要領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通過人物的語言,可以表達人物的性格特征。所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可以說明語言描寫的功能和作用。那麼,怎樣才能使人物的語言成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呢?

(1)語言要能顯示人物的身份,職業,地位,經曆

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話運用適當,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紹。

(2)語言描寫要能夠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讀者應該從人物獨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行為的動機,追求的目的,行將采取的措施等等。而人物之間的對話,則應該隨著情節的開展逐步表現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顯示人物之間的內心交流。它雖然不如獨白那樣直接、坦露,卻同樣應該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變化,觸摸到人物的心靈深處。

(3)語言描寫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大千社會,人物種種色色,每一個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所以在描寫人物性格時,一定要有自己的特征,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千萬不能把街頭乞丐的語氣寫得趾高氣揚;又或是把老人的語言寫得太過“兒童化”。這些都是寫作的大忌。

(4)語言描寫要成為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語言描寫還應用來預示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或通過語言描寫介紹環境或時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議論以深化主題,使語言描寫成為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

(5)語言描寫要生動、簡潔,力忌八股調、學生腔

生動、簡潔是寫作的生命,任何拖遝、羅嗦的文章都會引起讀者的反感,並最終被人們拋棄。另外,八股腔、學生腔也因其行文的呆板、生硬,不受人們歡迎。為此,我們在作文或寫作時,一定要正確運用寫作的技巧,努力提高創作水平,這樣,才會寫出有水平,高質量的作品。

4.語言描寫的技法

(1)間接描寫人物和景物

漢樂府《陌上桑》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為了對付太守的調戲,采桑女羅敷盡情誇耀自己的丈夫,從丈夫的華麗坐騎,到腰中佩劍,以及他的顯赫地位、翩翩風度,都表明她丈夫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這裏通過羅敷的話,間接地把她丈夫的身份、地位、風度介紹了出來。當然,這些也可能是羅敷為了擺脫太守的糾纏而故意編造出來的。

楊朔在《海市》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老宋又是微微一笑,笑得十分自信。他說:“明天你頂好親自到漁船上去看看,現在漁船都組織起來了,有指導船,隨時隨地廣播漁情風情。大船都有收音機,一般的船也有無線報話機,不等風來,消息先來了,船能及時避到漁港裏去,大海還能逞什麼威風?不過有時意料不到,也會出事。有一回好險,幾乎出大事。那回氣象預報沒有風,漁民早起看看太陽,通紅通紅的,雲彩絲兒不見,也不象有風的樣子,就有幾隻漁船出了海。不想過午忽然刮起一種‘陣風’,浪頭卷起來比小山還高,急得漁民把桅杆橫綁在船上,壓著風浪。這又有什麼用?浪頭一個接著一個打到船上來,船幫子都打壞了,眼看著要翻。正在危急的當兒,前邊突然出現一隻軍艦。你知道,那裏離朝鮮南部不遠,不巧會碰上其他的船。漁民發了慌,想跑又跑不掉。那條軍艦一步一步逼上來,逼到跟前,有些人脫了衣裳跳下海,衝著漁船遊過來。漁民一看,樂得直喊:‘是來救我們的呀!’不一會兒,漁民都上了軍艦,漁船也由軍艦拖回去。漁民都說:‘要不是毛主席派大兵艦來,這回完了!’”

這是舵手老宋向“我”介紹漁民新生活的一段談話,字裏行間充滿了對新中國的讚頌之情。其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次出海遇險的情景,寫天色,寫風浪,如一幅幅畫麵呈現在讀者麵前;最後寫海軍戰士奮不顧身地搶救漁船,以及漁民得救時的歡樂心情,都生動逼真,曆曆在目。

(2)描寫同一人物前後不同的語言

施耐庵、羅貫中在《水遊全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衝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諾!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刺刺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文,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的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裏,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把林衝罵得一佛出世,那裏敢抬頭答應。眾人見罵,各自散了。

林衝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差撥看了道:“你教我送與管營和俺的,都在裏麵?”林衝道:“隻是送與差撥哥哥的;另有十兩銀子,就煩差撥哥哥送與管營。”差撥見了,看著林衝笑道:“林教頭,我也聞你的好名字,端的是個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雖然目下暫時受苦,久後必然發跡。據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閑之人,久後必做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