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篇:羅衣何飄飄(1 / 3)

曹植有些笨,笨到黃初三年京師朝拜天子,回來渡過洛水時,為洛水兩岸景色美麗所震撼,思緒飄浮起來,猛一抬頭,他看到了一個奇特景象:一位美麗的仙女在山崖邊玉立,見到曹植便朝他姍姍走來。於是,曹植和仙女有了交流,他們相互傾慕,但限於禮數,仙女沒有把可能的愛發展下去,曹植把所見全部記錄了下來,“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他是在恍惚的狀態之下,遇見仙女。實際上《洛神賦》就是曹植白日裏所做的一個夢,《洛神賦》對仙女從外貌到形態,從服飾到佩帶,從她的蓮步到伸觸洛水的纖指,以及風鈴、輦車侍女旗帳,描寫極盡詳細周全,仙女“柔情綽態,媚於語言”不失風範(在這裏我就不引用原文,或譯注,請朋友自己去閱讀,自然收效不菲)。

《洛神賦》被後世文人看好,並讚美,並成為曹植的代表作,評論通常認為此賦對後世產生了超現實主義影響,起到了浪漫主義的典範作用,它的現實意義和實際價值,是跨越了漢魏那一獨特時期的優秀之作。

《洛神賦》受人推崇,但它是模仿之作。它仿照的是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的寫作形式和思路。這裏有必要介紹一下《高唐賦》《神女賦》。此二賦是姐妹篇 。

《高唐賦》說楚襄王同宋玉遊雲夢,發現高唐這個地方氣候變化莫測,嵐氣四飛。襄王問宋玉:“這是什麼氣?”宋玉說:“這是朝雲。”“什麼是朝雲呢?”宋玉便解釋說:“(你父親)先王也到過高唐,走到我們這個地方時,他疲倦了,便休息一會兒,夢見一個婦人對他說:”小女子乃巫山之女客居此地,聽說君王遊高唐,願意陪王侍寢,王於是幸之。分手時,仙女說:我在巫山之陽,高山之阻,白天為朝雲,夜來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楚王問:“朝雲全部情況呢?”宋玉便繼續解釋下去……以下的介紹我們又省略了(還請朋友自己去觀賞原文,豐富且精彩),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在這裏隻簡述一下:宋玉向楚王詳細介紹了高唐地貌環境,用筆周到細膩,明朝陳第有過這樣的評論:“《高唐賦》,開始介紹雲氣之婀娜,續寫山水之秀崚,猛獸、*蟲、林木、奇異詭怪、河穀、芳草、飛禽、神仙、廟宇、漁獵無不傾情陳訴。”《高唐賦》是一篇 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

姐妹篇 《神女賦》所寫則是宋玉又一次同楚襄王遊雲夢。楚王要宋玉再說說高唐之事,當晚宋玉得一夢,遇見仙女,宋玉說於楚襄王聽,宋玉在《神女賦》中多層次、多角度、將一個美麗的女性淋漓盡致展現在世人麵前,她,體美形麗,美到沒有辦法來測究,上古沒有,世上未見,穿繡衣,披錦裳,袖不短,帶不長,蟬翼薄裝,用馨蘭洗浴,通體芳香,性格溫和“目略微眄,精彩相授。誌態橫出,不可勝記。意離未絕,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禮儀周到,辭語講究,音節悠揚而宛轉,……(又要麻煩朋友自己閱讀原作了)

《高唐賦》是一夢,是宋玉借楚王夢幸仙女而寫高唐地理人文環境,是一篇 描繪中國山水開山之作。

《神女賦》也是一夢,描寫美女,刻畫美女,用工筆,無微不至,和《高唐賦》並肩它是我們中國文學描寫美女的開山之作。

在宋玉之前,並不少有描寫山川的好文,《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山有喬鬆,隰有遊龍。”詩說山有雄偉矯健的大樹與美麗鮮豔的水中花相配,另《詩》:“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漆樹生在山坡上,栗樹長在窪地裏。群有美酒和佳肴,何不終日彈琴又宴飲?《詩》經意境無疑美麗,然,美則美矣,但象宋玉用一篇 文章細細入裏道來,工筆勾勒山山水水,我們看到細致寫水、寫走獸、寫山之景色、則從宋玉始。

在宋玉之前寫美人的文章也不少,《詩》“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都千古雋美,但傾情刻畫女性通篇 不惜筆墨,不厭其精,不煩其細,多角度、多層次、裏裏外外詳詳細細精畫麗人,宋玉之前沒有誰。

後世曹植所著《洛神賦》也寫夢,而且是白日夢。他白日遇仙女,便象宋玉那樣描寫仙女,寫得美侖美奐,難分難解。

我們來總結一下,不至弄糊塗:宋玉《高唐賦》寫景,寫山景;《神女賦》寫美女,寫人,也可以理解為寫豔遇;曹植《洛神賦》寫美人,寫豔遇。三篇 賦全是夢。加上宋玉敘述楚襄王爸爸那個夢,一共是四個,不要少了數。

好,我們轉入正題,來說一說曹植的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