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篇:我們應該怎樣讀書(1 / 1)

見之於伍爾芙議論笛福、簡.奧斯汀,或是托馬斯.哈代,眼前的著作人很少或不願意談到我們急切想知道的一些重要:比如怎樣讀書、怎樣讀懂一個作家對他所處那個時代獨有的思考。輕鬆的讀書常常假以休閑,急需知道本末不同的讀者便對書藉產生了更加苛刻地要求。伍爾芙則喜歡將理解作家的指向放在一個高格子裏,這個高格用我們的理解至少不是通俗、隨性之作,怎樣讀懂始終是一個問題。

可以肯定每一部書中獨特世界的表現都來源於作者遵循描述事物的法則。這種法則交給航海技巧嫻熟的舵手,那艘美麗郵輪從一地到某地的旅途展現給世人華貴而奇妙,試圖讀懂一本好書的朋友通常指望探秘作家遵循描述事物的法則,但一般都不成功。

伍爾芙笑我們不知道很少有人能向書藉索取其所能給予我們的東西。多年來讀書總想會增長一些被稱為知識的東西,不想被告知很少有人可以向書藉索取所能給予我們的東西,疑惑破壞了我們讀書長夢。也許伍爾芙並不是這個意思,也認為閱讀小說是一個艱難而複雜的藝術,如果你希望利用那位小說家——賜予的一切,你不僅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還得具有大膽的想象力。怎樣理解眼前洞察力與想象力就是怎樣讀書的問題。

胡適談讀書是我心中一直所愛,先生說讀書要多要精要四到:既眼、心、口、手都到。後來證明即便是做到了四到我還是覺得有不足的地方;伍爾芙恰在此時幫我們考慮到了這一步。

“當我們閱讀時,如果我們能摒棄所有預置的想法,那就算得上很好的開端了。不要對你的作者專橫跋扈,而應當嚐試著去適應他,成為他的夥伴和助手。如果你閱讀伊始就畏縮不前,持保留和批評態度,那你實質上就是在阻止你從你的閱讀中獲得取有價值的東西。”

不必要更改我們已經養成的讀書習慣,以前讀書也有可貴之處,隻需要增加隨了作者的筆觸一起和主人公行動這一西方人讀書理解方式,當然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欣賞文學,也不是為了熟悉名人,而是為了喚醒、操練我們自己的創造力。

而伍爾芙則認為這才是我們必須精確而卓有成效地培養我們的能力、獨立意識所能擁有的最重要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