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政府組建了西園新軍,這支軍隊還沒來得及征討叛賊呢,自己就先亂了起來,為什麼它會亂呢?因為東漢政府的最高領導人漢靈帝在公元189年的四月份去世了,34歲的他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這一死,就拉動了炸藥包上的導火索,東漢政府內部自己人幹起來了。
事情還要從漢靈帝說起,漢靈帝這輩子生了好幾個兒子,可惜大部分都夭折了,最後活下來的隻有何皇後生的劉辯,王貴人所生的劉協。群臣就請靈帝立太子,劉辯是皇後生的,年紀又比劉協大,本來該立為太子。但是靈帝認為劉辯這個人十分輕佻還沒有威儀,不太適合做皇帝,他比較喜歡小兒子劉協,就想立劉協做太子。但是因為自己很寵愛何皇後,何皇後的哥哥何進先生自從公元184年之後就一直當大將軍,手裏握有重權,所以就一直下不了決心。一直到了公元189年自己病重的時候,才把劉協托付給了自己寵愛的大宦官蹇碩。
蹇碩既然接受了遺詔,加上他又一直都十分忌恨何進,因此漢靈帝去世之後,蹇碩就想殺死何進,再立劉協當皇帝。結果陰謀泄露,計劃失敗。何進先生搶先一步擁立了自己已經17歲的外甥劉辯當皇帝。何太後臨朝稱製,何進和太傅袁隗一起參與政事,牢牢控製了朝政。不久劉協被加封為渤海王,很快又改封為陳留王。
何進內心之中非常恨蹇碩圖謀殺自己,又明白那些官僚士大夫都對宦官心懷不滿,因此自己執掌朝政以後,就想依靠袁隗的侄子袁紹、袁術這些人,一起誅殺宦官。蹇碩開始疑慮恐懼,內心之中非常不安,於是就寫信給宦官趙忠、宋典等人,建議馬上就動手,把何進這些人一起捕殺。沒有想到宦官郭勝是親近何太後的,他和趙忠一起商議之後,就跑到何進那裏告了密。何進決定先發製人,立即發兵把蹇碩捕殺。
於是袁紹就勸何進借著這個機會把宦官全部殺掉,何進就到皇宮裏去向太後請示。何太後因為當初王美人生下劉協以後被她毒死了,靈帝知道之後大怒,就想要廢掉她,全靠這些宦官求情才勉強過了關,因此在內心之中對宦官抱有感激之情,不願意答應何進的這個請求。
何進的弟弟何苗因為接受了宦官的很多賄賂,也過來勸阻何進,何進心中也拿不定主意了,這件事就這樣耽擱了下來。接著袁紹就又勸何進多招一些四方的猛將,特別是要召並州刺史董卓先生帶領軍隊入京,以此威逼太後批準殺掉全部宦官,何進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建議。
事實證明,袁紹這個自作聰明的人又出了一個餿主意,因為這個主意實在太餿了,所以立馬就招致很多人的反對,這其中就有何進的主簿陳琳先生、侍禦史鄭泰先生、尚書盧植先生等人。
曹操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也跑來找到了何進,發表了自己的反對意見。他認為:應該保留大多數宦官,隻殺掉其中一小部分罪大惡極的宦官。縮小打擊麵,不要打擊一大片,要團結多數、孤立少數。如果隻去打擊少數宦官,現在掌握的力量就能夠辦到,根本沒有必要把外地的將領調進京城,這樣就會很不好控製。再說,如果要殺盡宦官,計劃必定會泄露的,事情必然會失敗,到時誅殺宦官不成,自己反而會有殺身之禍。
無疑,曹操的看法是正確的,是很有道理的。可惜何進大將軍卻沒有聽從曹操的正確意見,還是決定征召四方將領帶兵進京逼宮,真是良言難勸該死鬼。
董卓凶猛
那些接到詔書的將領,尤其是董卓先生歡天喜地地帶兵向洛陽城進發了。董卓可不是什麼好人,他是一個野心很大的地方軍閥,靠鎮壓黃巾軍和羌族人的起義而發家,曾經數次違抗朝廷的命令,靈帝去世的時候他正駐軍河東,等待局勢的變化,所以當他接到何進要他帶兵進京的命令後,覺得時機到了,一點廢話都沒說,就馬上帶兵上路了。
就在董卓還沒有到達洛陽的時候,何進想要殺盡宦官的圖謀就已經泄露了,宦官因為害怕而先采取了行動。八月,宦官張讓、段圭這些人借著何進進宮麵見何太後的絕佳機會,一起埋伏在宮門外麵,當何進麵見太後結束後從內宮出來時,突然發動襲擊,把他殺死。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及袁術這些人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領兵攻打宮門,還放火焚燒東西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