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該出頭時就出頭(1)(2 / 2)

夏侯惇,字元讓,是西漢名將夏侯嬰的直係後代。14歲的時候,從師進行學習,有人侮辱他的老師,他一時義憤就把這人給殺了,從此之後就以有烈氣而聞名當地;

夏侯淵,字妙才,也是一員猛將,是夏侯惇的族弟。

他們都成為了曹操的心腹將領,在後來的日子裏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每個人都立下了赫赫戰功。除了曹操的宗族來投靠之外,還有一些外姓大將也來投奔,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陽平的衛國人樂進,字文謙;來自巨鹿的李典,字曼成。

經過幾個月的積極努力,曹操總共招募了5000名士兵,這是他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武裝力量的開始。其實曹操原本是可以多招些兵馬的,但是他怕兵招多了,目標太大,自己就會逞一時意氣,和強敵相爭,釀下禍根,所以他沒有多招。

公元189年12月,35歲的曹操帶領自己剛剛組建的5000人軍隊在陳留宣布起義,開始討伐董卓。他這是首舉義兵,為天下先,表現了他非凡的氣魄、膽識和勇氣。這麼一行動,除了早就和他相互呼應的好哥們張邈之外,那些原本還在猶豫觀望的各地軍閥們也開始行動了。

公元190年正月,在曹操、張邈宣布討伐董卓之後,函穀關往東的各州郡也都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參加討伐的主要有後將軍袁術先生、冀州最高行政長官韓馥先生、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東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紹、廣陵太守張超(張邈的弟弟)、山陽太守袁遺以及騎都尉鮑信等人。荊州刺史劉表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也把軍隊集中於襄陽,與義軍遙相呼應。長沙太守孫堅則親自率軍北上,打算直接投身討伐董卓的活動。

當時各路義軍在酸棗這個地方集會,設立高壇,大家一起盟誓,共同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副盟主。至此,曹操當上了討逆聯軍的二把手,也就是副統帥。

那大家要問為什麼推舉他們兩個人來領導?當時各路義軍選出領導後又具體做了些什麼呢?

原來當時關東的各路起義軍分別駐紮在不同的地方,袁紹和王匡一起駐軍河內,韓馥帶兵駐紮在鄴城,孔伷就帶領本部駐紮在潁川,袁術率軍駐紮在南陽,曹操就和劉岱、張邈、張超、橋瑁、袁遺、鮑信這些人一起駐紮在酸棗,大家其實並沒有都在一起。那些駐紮在酸棗的義軍,覺得必須要給大家找一個領導,再做一下戰鬥總動員。

於是他們就蓋了一個高台,大家在一起結盟,並發誓要殺死董卓。還要張超手下的功曹臧洪先生登上高台大聲宣讀誓詞。臧洪先生嚴詞聲討董卓的暴行,說得慷慨激昂,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在場的將士沒有一個不深受感動的。

因為袁紹是名門大族,在誅殺宦官的行動中又出了大力,和董卓鬧翻以後又首先逃到了冀州去反對董卓,因此在這次盟會上大家共同遙推袁紹為盟主。推舉完了盟主,就決定再推舉一個副盟主,大家認為曹操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這一次又是第一個站出來帶領義軍反對董卓,所以就推舉他為副盟主。

曹操的憤怒

這時候曹操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在開始準備起義的過程中,他必須爭取自己的哥們——陳留太守張邈的幫助,起兵之後在糧草、給養等方麵有時候也需仰仗張邈的大力接濟。因此,剛開始起兵的時候曹操是接受張邈的指揮的。曹操就是帶領著自己的兵馬跟隨著張邈一起來到酸棗前線的,到後來還被命為暫時代理奮武將軍的職務。

但是當曹操在前往酸棗的途中,經過中牟這個地方的時候,收到了一份大禮。原來中牟郡的主簿(也就是今天的秘書長)任峻率眾前來投靠。任峻字伯達,是中牟本地人。任峻勸導中牟的行政長官楊原把中牟郡獻給了曹操,並且任峻還帶來自己的宗族和賓客總共幾百人一起投靠曹操。曹操十分高興,還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了任峻。

回到正題,袁紹在河內得知自己被推舉為盟主的消息,十分高興地接受了,他自號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