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占據政治製高點(2)(1 / 2)

這時候,曹操又得到了一個機會,洛陽的董承和軍閥韓暹鬧起了矛盾,董承就在暗中招曹操帶兵進京。曹操接到命令後馬上率領軍隊趕到了洛陽,去朝見漢獻帝。曹操於是就上表請治韓暹、張楊的罪,韓暹一看事情不妙,就溜之大吉,跑到了楊奉那裏。漢獻帝因韓暹、張楊在自己東遷的途中“護駕”有功,就下令不再追究他們。因為當時張楊和楊奉沒有軍隊駐紮在洛陽,曹操一力擔負起了保衛京都和漢獻帝的重要責任。

曹操很快掌握了軍政大權,漢獻帝親自授給了曹操節鉞,錄尚書事,任司隸校尉。這充分說明曹操在事業上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他長時間以來親近漢獻帝的策略以及為此所作出的努力終於結出了碩果。在和其他割據勢力的激烈角逐中,曹操在政治上已經占有了十分明顯的優勢。

但是洛陽畢竟還不是曹操自己的勢力範圍,再說洛陽確實已經非常破敗,沒有辦法居住,又沒有多少糧食,於是曹操就想把漢獻帝弄到許縣去,以方便自己控製。所以曹操一方麵命令荀彧加緊修建許縣的宮殿,還把許縣改名為許都;另一方麵在洛陽又進行了一些活動,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但是他知道想要遷都到許都,最關鍵的就是要得到楊奉的同意。他把這件事情和董昭商量了一下,決定馬上派遣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見楊奉,然後騙他說洛陽殘敗,想先把都城遷到魯陽。

曹操派出的使者見到楊奉後,就把曹操的意思和楊奉說了一遍,楊奉這個人頭腦有些簡單,沒有多想,就答應了曹操的意見。

曹操高興壞了,馬上帶著漢獻帝離開了洛陽,在途經軒轅的時候沒往魯陽去,而是直接去了許都。這下子把楊奉這個傻瓜給氣壞了,非常生氣,馬上和韓暹一起帶兵去追擊曹操,希望可以把漢獻帝給追回來。曹操早就料到楊奉他們會追過來,就預先在半路設了伏兵,楊奉的軍隊遇到曹操布置的伏兵,被打得大敗,狼狽逃走。

公元196年10月,曹操為了徹底解決楊奉的勢力,親自率軍攻打,楊奉再次被打敗,隻好和韓暹一起帶著殘部向南投奔了袁術。楊奉的大將徐晃在這個時候投奔了曹操。

漢獻帝剛來許都的時候,由於宮殿還沒修好,就暫時住進了曹操的軍營。等到宮殿修好後,漢獻帝正式住進了許都。

公元196年9月,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他為武平侯。曹操因循舊例,照樣上表推辭,但隻是做做樣子罷了。曹操身邊的部屬也都得到了封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荀彧被晉升為侍中,代理尚書令。從此以後,曹操帶兵在外作戰的時候,朝廷的所有大事就都交給荀彧處理。這說明漢獻帝從這時候起,就已經成為了曹操手中的傀儡了。

接下來曹操又任命相關人士重新建立了朝廷的禮儀、典章製度。曹操還多次給漢獻帝進獻物品。總攬朝政以後,曹操開始興利除弊,努力讓朝政呈現出一個新的麵貌。他重用自己身邊那些有才能的人,除了荀彧之外,他還任命程昱為東中郎將,兼任濟陰太守,全權任命他治理兗州;任命董昭為洛陽令,留守故都,他還重用了滿寵等人。

另外,曹操還非常注意吸收新的人才為自己服務。這其中比較優秀的人有:孔融、趙儼、司馬朗、楊修、李通等人,此外荀彧還向曹操推薦了荀攸、郭嘉這兩個奇才,還有杜襲、鍾繇等人。這些人的到來讓曹操實力大增,他們為曹操戰勝對手、統一中原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們常說“拉大旗,作虎皮”,漢獻帝就是曹操手裏的一麵大旗。從此,他就可以打著天子的旗號來實現自己的目的了。做事情名正言順很重要,有了漢獻帝這塊金字招牌,曹操在與諸侯的抗衡中就取得了道義上的優勢地位,占據了政治的製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