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南征北戰,開疆拓土(2)(1 / 3)

劉備還趁著這個機會向劉表提出,想帶兵駐守在和襄陽隻有一水之隔的樊城,以保衛荊州。劉表同意了。

曹操對劉備的不甘心居於人下和他的英雄之誌早就了解,得知了劉表病重,想要把荊州托付給劉備的消息後,心裏十分著急。因為他知道劉表並不難對付,難對付的是劉備。曹操已經把劉備看成了自己的主要敵人,所以想趁著劉備羽翼未豐的時候就解決掉他。

曹操在許都加緊籌備南征的事宜,他南征的主要對象就是劉表、劉備和江東的孫權。在這期間,曹操殺害了和他處處作對的孔融。曹操殺害孔融,除了孔融擁護漢獻帝,處處和自己作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過殺掉孔融來震懾那些反對他的人,讓他們都老實點,為即將到來的南征做好準備。

另外,曹操為了在南征期間,讓自己的大後方能夠安定,還想用計策把關中的馬騰、馬超父子騙到鄴城。他以漢獻帝的名義招馬騰、馬超到鄴城居住,結果馬騰來了鄴城,馬超沒來。把馬騰招到鄴城後,曹操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決定南征。曹操南征之前,還在鄴城的玄武湖大練水軍,這時候也已經初步練成了。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南征劉表,還想順便把孫權解決。離開之前,曹操向荀彧問計,荀彧說:“劉表知道自己已經陷於困境,一定會加強防守。丞相可以率領軍隊公開出現在宛縣、葉縣一帶,而在暗中派遣軍隊,丟下輜重從小道快速前進,這樣就可以把劉表打得措手不及。”

曹操就決定依計而行。但是他率領大軍剛剛出發,荊州內部的形勢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一係列的變化讓曹操交上了“狗屎運”,輕易地奪得了荊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病重的劉表聽到曹操帶領大軍南下的消息後,又驚又怕,終於因後背上毒瘡發作死去。劉表一死,他的小兒子劉琮繼承了他的權位,和他的母親蔡氏一起掌權。劉表死之後,按照慣例,應該是他的長子劉琦接位的,可現在為什麼是劉琮繼位了呢?

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是劉琦,次子是劉琮。本來劉琦應該是劉表的法定繼承人。劉表當初因為劉琦長得很像自己,也非常喜歡他。但是,因為劉琮娶了劉表的後妻蔡氏的侄女做老婆,蔡氏從此就喜歡上了劉琮,經常在劉表的麵前說劉琦的壞話。劉表因為十分寵愛蔡氏,也就慢慢聽信了她的話,逐漸地疏遠了劉琦,對他冷淡起來。

蔡氏的弟弟蔡瑁和劉表的外甥張允兩個人都是劉表的心腹,他們也都非常擁護劉琮。在這種情況下,劉琦心裏很難受,覺得自己的處境很不安全,就去向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請教,諸葛亮卻總是回避不見他。一次,劉琦宴請諸葛亮到自己家的後園高樓上飲酒,兩個人喝到中途的時候,劉琦悄悄讓人搬走了樓梯,然後他懇切地對諸葛亮說:“現在我和您兩個人已經是上不挨天,下不著地,話從您的口中說出來,就隻鑽進我一個人的耳朵裏。您現在總可以開口了吧?”

諸葛亮聽了劉琦的話之後,不慌不忙地說:“您難道沒有聽說過,申生留在了國都內卻遇到了災禍,重耳逃亡在外,卻反而得到了保全的故事嗎?”

申生是春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的太子,受到了晉獻公寵姬驪姬的迫害,最後自縊而死。重耳是申生的弟弟,為了躲避驪姬的瘋狂陷害而逃亡在外,晉獻公死了之後回國即位,就是晉文公,後來經過勵精圖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劉琦了解了諸葛亮的用意,過了不久就趁著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殺死這個機會,向劉表要求出任江夏太守,離開了襄陽,到了夏口。劉表病重的時候,劉琦從夏口回來探視,被蔡瑁、張允兩個人擋在了門外,隻能無奈地流淚離去。

回歸正題,話說這時候曹操率領的大軍已經到達了新野,劉琮正在和自己的親信商量是否聯合劉備抵抗曹操。他的謀士蒯越、韓嵩以及東曹掾傅巽這些人都勸劉琮投降曹操,而劉琮卻還想像劉表一樣,“據全楚之地,守先君之業,以觀天下”。但傅巽向他勸說道:“曹公現在以天子的名義率領大軍前來征討我們,我們以臣下的身份和他進行對抗,這就是公開的叛逆;主公您剛剛繼位,內部還非常不穩定,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去抗拒朝廷大軍,這是一點都不現實的;如果想要利用劉備的力量去和曹公進行對抗,也是根本就辦不到的事情。”

傅巽還進一步地深入指出,就算劉備可以抵抗得了曹操,荊州也再也不會為劉琮所有。因為到了那個時侯,劉備就根本不可能再聽從劉琮的調遣了。劉琮和他的親信本來都是一幫非常軟弱無能的人,聽了傅巽這一番話,都覺得沒有什麼更好的出路了,也就同意了投降。劉琮也不派人通知劉備,就派使者拿著當初皇帝賜給劉表的節杖,前去迎接曹操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