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南征北戰,開疆拓土(2)(3 / 3)

曹操占據了荊州,是威震天下,遠在益州的劉璋都派使者來見曹操,對他表示服從,並且還給曹操供應軍餉。

這一切都讓曹操驕傲起來,他認為劉備剛剛遭受失敗,退居夏口,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便不把他放在心上。在曹操眼裏,江東的孫權還是個沒長大的娃娃,更不足為慮。他寫了一封信,派使者送給了孫權,意思是讓孫權也投降。他覺得隻要自己揮鞭一指,孫權就會乖乖投降,就算是打起來,就憑自己手裏的部隊,也會輕易獲勝。

然而,事情就真的像曹操想的那樣容易嗎?孫權會投降嗎?劉備會坐以待斃嗎?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一批年輕的對手

上一節說到,曹操這個驕傲的老將或者說一個現在已經不可一世的將軍,很傲慢地給江東的年輕領導人孫權將軍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是這樣說的:最近我接受皇帝的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軍旗所指,劉琮束手投降。現在總共調集了水陸軍隊共80萬,想和將軍在東吳打獵。

他想以這樣一封信嚇倒孫權,孫權如果投降了,劉備就更不在話下了。他把孫權看成了劉琮,他以為孫權也是一個豬狗一樣的人。可是他錯了,大大的錯了。他低估了孫權,也低估了劉備,更低估了他們手下的人。曹操這個驕傲的老將軍遇到了幾個十分厲害的年輕對手,他們是孫權、周瑜、魯肅、諸葛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周瑜所屬的江東集團的情況。江東集團現在的領導人是年輕的孫權先生。孫權,字仲謀,他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為人聰明而能決斷,相貌不凡。曹操後來和孫權打過很多交道後,帶著一種無限的羨慕對孫權作出了一個評價:“生子當生孫仲謀,如劉景升子如豚犬耳!”意思就是生兒子就要生像孫權這樣的,像劉表的兩個兒子簡直和豬狗一樣。

他的哥哥孫策死的時候,他才18歲。孫策臨死的時候,把孫權托付給了張昭(孫策的幕僚長),讓張昭好好輔佐孫權安定江東。孫策還對孫權說:“率領江東的人馬,與天下諸侯爭鋒,在戰陣之間取勝,你不如我;舉賢任能,讓他們盡心竭力保全江東,我不如你,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孫權表示一定會盡力而為。孫策還告訴孫權,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就問張昭和周瑜。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張昭。張昭,字子布,是徐州人。他是個大名士,在中原士人中很有威望,是孫策的心腹和臂膀。孫策死後,他盡心盡力輔佐孫權,還要求內外的將領們都要盡忠職守,安撫百姓,這樣才慢慢穩定了孫策死後江東的混亂局麵。

周瑜,字公瑾,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時就胸懷大誌,是江東的主要將領,為人有膽有識,很有計謀,而且寬宏大度。赤壁之戰這一年,周瑜34歲。孫策去世的時候,周瑜率領軍隊奔喪,然後主動留在了孫權身邊輔佐他。周瑜和張昭一起盡心輔佐孫權,讓江東集團的實力不斷得到發展。

孫權主政江東後,不僅十分注意團結舊部,而且還注意多方招聘賢才,不管是江東本地人還是來自北方的士大夫,他都一律歡迎,加以重用。魯肅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周瑜推薦給孫權的。

魯肅,字子敬,是臨淮東城人。他們家是大地主,很有錢,家中藏有很多糧食。在當時天下大亂的情況下,他並不去努力打理家事,而是把自己的錢財全拿出來接濟窮人和落魄的英雄,受到了鄉裏人的尊重。周瑜還在做居巢縣長的時候,因為軍中缺糧,就帶人去魯肅家借糧。當時魯肅家有兩大倉糧食,就隨手指了一倉送給周瑜,周瑜非常高興,就和魯肅結為好友。

魯肅剛和孫權一見麵,孫權就問魯肅:“我以微弱的才能繼承了父兄的基業,在這天下大亂的時候,想去建立齊桓、晉文的功業,不知道先生有什麼高見?”魯肅回答說:“依我看,漢室已經不可能複興,曹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將軍現在隻有牢牢占據江東,等待天下形勢的變化。現在應該趁著北方多事的機會,出兵消滅夏口的黃祖,然後再進一步出兵討伐劉表,把長江以南的地方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再稱王稱帝,去積極謀取天下,建立像漢高祖劉邦那樣的功業。何必還去效法什麼齊桓、晉文!”

孫權這個時候名義上還是漢朝的臣子,所以他表麵回答說:“現在我在江南盡力工作,隻不過是為了輔佐漢室罷了,您所說的我沒有辦法做到。”但是後來在實際行動上是根據魯肅所擬定的方針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