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南征北戰,開疆拓土(3)(2 / 2)

劉備不知道魯肅的真實用意,就回答說:“現在我已經是窮途末路,蒼梧太守吳巨是我的一個老朋友,我想先去投奔他。”

魯肅聽了劉備的話,馬上說:“我的領導孫將軍是個聰明英勇、禮賢下士的人,江東的英豪現在都歸附了他。現在已經擁有了六郡之地,可以說是兵精糧足,完全可以成就大事。我私下裏替劉將軍考慮,還不如派使者前去和孫將軍結盟,一起共圖大業。吳巨其實是個平庸之人,蒼梧這個地方又相當偏遠,可能很快就會被別人給吞並了,怎麼可以去投奔他呢?”

劉備聽了魯肅的話,非常高興,他對魯肅的話表示讚同。接著魯肅又會見了諸葛亮,魯肅對諸葛亮說自己是諸葛瑾的好朋友,於是諸葛亮和魯肅也結為好友。隨即他們一起率領軍隊到了夏口。接著,又一起率軍退守到了長江南岸的樊口。再特別提一句,赤壁之戰這一年魯肅也才37歲,他是作為周瑜的副手參加這場戰爭的。

劉備剛退到了夏口,諸葛亮這時候已經意識到了曹操馬上就要順江東下的危險,就向劉備建議說:“情況已經相當緊急了,請讓我去向孫將軍求救。”

劉備同意了諸葛亮的請求,讓他和魯肅一起過江去找孫權,劉備自己帶著關羽、張飛、趙雲、劉琦等人率領2萬多軍隊守住了樊口。就這樣,震動天下的赤壁之戰就要打響了,驕傲的曹操就要和諸葛亮、周瑜、魯肅等人一起較量了。

所以說驕傲的老將軍曹操遇到的是幾個非常厲害的年輕對手,因為這時候曹操已經是53歲了,那時候53歲已經算是長壽了。就這樣53歲的老將軍就要和幾個比他年輕了20歲的年輕人交手了。

話說諸葛亮和魯肅一起去江東見孫權,這時候的孫權雖然心裏已經有了聯合劉備、一起抵抗曹操的打算,但是畢竟還是有些懼怕曹操。他對劉備剛剛遭受失敗之後究竟還有沒有實力再去抵抗曹操,也是有所懷疑的。總之他對戰勝曹操沒有信心,思想上有些猶豫。

諸葛亮來到江東之後,孫權馬上接見了他。兩個人寒暄過後,孫權就問諸葛亮:“現在曹操的勢力很大,剛剛占領了荊州,打敗了劉豫州(劉備),江東也處於困境之中,先生有何高見?”

諸葛亮坦誠地說:“曹操占領了荊州,打敗了劉皇叔,勢力很大,英雄已經無用武之地。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江東。將軍應該仔細考慮一下,如果認為自己能夠和曹操決一死戰,就馬上開始準備迎戰,如果覺得自己不能對抗曹操,就請馬上向曹操稱臣投降。千萬不要猶豫不決,錯失大好的機會。如果一直猶豫不決,恐怕就要大禍臨頭了。”

孫權聽了之後,馬上就反問:“如果真的像您說的那樣,劉豫州怎麼不投降呢?”

諸葛亮乘機用上了激將法,他對孫權說:“田橫隻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罷了,還知道堅守自己的節操,就算是死也不肯向高祖劉邦投降,何況我們劉皇叔呢?劉皇叔是漢朝皇室的後代,英才蓋世,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忠義。如果要做的事情不能成功,我們也隻能聽從天意,最多隻不過是一死罷了!哪裏能夠屈從曹操這個漢賊,投降在他的手下呢?”

孫權聽了諸葛亮的話,十分激動,他說:“我怎麼能讓整個江東之地和10萬將士去受別人控製呢?我的決心已定,要堅決抵抗曹操。”

但是他又擔心地問道:“劉豫州剛剛被曹操打敗,還有力量對付曹操嗎?”

諸葛亮回答說:“劉皇叔雖然新敗,但是手裏麵還掌握2萬多精兵。曹操的軍隊雖然多,但是屬於勞師遠征,又經過長途跋涉,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再說,曹操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他們不習慣水上作戰,來到南方又水土不服,出現了很多疾病,戰鬥力大大減弱。新歸附的荊州軍隊還沒有真心歸附曹操,曹操這次南征後方的馬騰和韓遂的勢力也並沒有最終解決,這些都是兵家之大忌。曹操已經犯了這些兵家大忌,隻要將軍您能夠派上一名猛將,統率幾萬精兵,和我們齊心協力一起與曹操作戰,曹操的軍隊雖然很多,但卻一定會失敗。這場戰爭成敗的關鍵,就看您的選擇了。”

孫權聽了諸葛亮的精辟分析,堅定了和曹操作戰的決心,同時也增強了信心。就這樣,曹操的兩個對手結成了同盟,弱者抱成團,一起對抗曹操這個強者。

一把大火,夢斷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