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南征北戰,開疆拓土(4)(1 / 2)

這時候,諸葛亮來到江東的消息也傳到了曹操那裏,曹操集團內部對這件事展開了討論。很多人認為孫權會殺掉劉備和諸葛亮,然後投降曹操,就算是他們真的聯合了,也根本不足為慮,曹操正好也持這種看法。另一派人認為孫劉兩家一定會聯合,而且他們的力量也不可小視,可惜的是這一派的意見沒有被曹操重視。

曹操的謀士賈詡也勸曹操見好就收,慢慢經營好荊州,再動手收拾劉備和孫權,不要把他們逼得太緊。可是曹操那時候已經不可一世,急於想統一中國,所以根本就聽不進去賈詡的建議。

曹操決定乘勢拿下孫權。這時候曹操給孫權寫的那封信也送到了孫權手中。這封信馬上在孫權的陣營中引起了震動。孫權手下的人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張昭為代表,主要是文官,他們認為曹操實力太強大了,根本不可能打贏,所以就極力勸孫權投降。張昭在江東集團中的影響力很大,大多數人都同意他的意見,所以孫權感覺很難辦。

另一派以周瑜和魯肅為代表,他們積極主戰。周瑜當時正在鄱陽訓練水軍,沒有在孫權身邊。魯肅勸孫權千萬不能接受張昭的主意,還讓孫權調周瑜回來商量抗敵大計。周瑜回來之後,先是對孫權進行了一番激勵,然後他開始分析曹軍的弱點,他所說的和諸葛亮提出的都差不多。他重點指出:曹操的士兵大多數是北方人,到了南方的江河湖泊之間,一定不會習慣,而且必定會生疾病。生了病的士兵,哪還會有戰鬥力,所以根本不用怕曹操。周瑜還告訴孫權,曹操的軍隊根本沒有80萬,最多隻有二十三四萬罷了,而且還都是疲累之兵。

周瑜讓孫權給他精兵3萬人,馬上進駐夏口,保證可以把曹操打敗!

孫權聽了周瑜的分析和請求,變得格外激動,他拔出自己隨身帶的寶劍,揮劍砍去了自己麵前的奏案的一角,並對下麵的文武官員說:“我已經下定決心和曹操決戰到底,大家從現在起要團結一致,努力破敵。誰要是再敢說投降,就和這奏案一樣!”

接著孫權把3萬精兵交給周瑜,任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將,魯肅為讚軍校尉,先率領軍隊沿著長江西上,和駐紮在樊口的劉備會合。自己再挑選精兵,準備支援周瑜。

這時候駐紮在樊口的劉備得知周瑜率軍西上的消息,非常高興,就也派人去周瑜軍中慰勞,隨後親自帶領自己的2萬多人去和周瑜會合。

當曹操得知自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計劃失敗了以後,就親自率領軍隊從江陵出發,開始進攻孫、劉聯軍。

過了不久,孫、劉聯軍和曹操的軍隊在長江南岸的赤壁遭遇。這場仗剛開始打,曹軍的先頭部隊就吃了虧。曹操撤回了這支部隊,把他們撤到了長江北岸的烏林,和主力部隊會合,與孫、劉聯軍隔著長江對峙。正如諸葛亮和周瑜所分析和預料的那樣,曹操的軍隊因為長途跋涉,本來就很疲勞。現在又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病,很多士兵都病倒了,大大影響了戰鬥力。北方人不習慣乘船的這個缺點這時候也充分地暴露出來,在船上連站都站不穩,經常會眩暈嘔吐,別說是作戰了,就連平時正常的生活都存在很大的困難。曹操看到這個情況,心中十分憂慮。

後來他想到一個辦法,讓士兵們用鐵鏈把船都連在一起,這樣船就不會動了。如此一來,士兵們在船上就像在平地上一樣,精神又都開始振作起來了。

這個情況被周瑜手下的老將黃蓋注意到了,他對周瑜說:“現在敵人的勢力很大,而我軍的士兵少,很難和他們長時間相持下去。現在曹軍用鐵鏈把自己的戰船給連接起來了,雖然平坦,但卻無法移動,我們完全可以用火攻的辦法將他們打敗。”

周瑜立即采納了黃蓋的建議,為了能夠麻痹曹操,方便在展開火攻的時候盡量地接近曹營,周瑜就決定讓黃蓋詐降曹操。為了讓曹操相信,兩個人還出演了一場“苦肉計”。後來黃蓋親自寫了一封降書,派使者送到了江北曹營。

曹操仔細地閱讀了黃蓋送來的降書,也沒有發現什麼可疑之處。上次自己送信給孫權以後,在江東的確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很多人都主張投降。對這個情況曹操早就清楚,因此感到黃蓋降書中所說的事情都是事實。在這種具體情況下,黃蓋說他願意前來投降,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曹操仍然十分擔心其中有詐,於是把送信的使者叫到自己麵前,仔細盤問了一遍,也沒有發現什麼破綻。又聽說,周瑜和黃蓋鬧矛盾打了黃蓋,這個消息終於讓曹操不再懷疑,他十分高興,對送信的使者說:“黃老將軍如果是真心投降,幫助我打敗孫權,我一定會重重地封賞給他爵祿,超過以後所有前來歸附的人!”

曹操和送信的使者約定好了黃蓋前來投降的時候、雙方聯絡用的信號之後,就打發使者回去了。然後,就命令士兵們每天都密切注意觀察江麵上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