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高處不勝寒(1)(2 / 3)

曹洪聽從曹休的意見,馬上率軍進攻吳蘭,果然很快打敗了吳蘭,馬超和張飛也慢慢向漢中方向退軍。劉備在陽平關和夏侯淵、張郃、徐晃對峙,他遭到了這些人的頑強抵抗,進展也不順利。劉備親自率領軍隊攻打張郃,也被擊退。

這時候劉備感到自己兵力不足,就讓諸葛亮從益州發援軍相助。諸葛亮馬上派出援兵支援劉備。

這時候在鄴城的曹操看到漢中的戰事長期膠著,也放心不下,就在公元218年七月,親率大軍離開了鄴城,九月到達長安,在長安聲援漢中前線。

公元219年正月,劉備因為在陽平關和夏侯淵長時間對峙,沒有一點兒進展,就改變了策略,從陽平關的南麵渡過了漢水,順著山勢慢慢向前推進,在定軍山一帶設立營寨。定軍山在今天陝西勉縣的東南方向,這座山有兩座高峰,這兩座高峰互相獨立,山上有平地,是漢中的西南方向的大門,如果失守了,漢中也就很難保住了。

所以夏侯淵率領手下的幾位將領全力防守,在前沿陣地埋上了許多削尖的樹枝,還圍起了鹿角,以此阻止劉備軍隊的前進。劉備派軍隊乘夜把木柵全部燒掉,夏侯淵就讓張郃帶兵防守東南方向的工事,自己率領本就不多的兵力防守正南麵的工事,並且還把那些被燒掉的木柵全部補上。

這時候劉備就命令自己手下的老將黃忠率領軍隊趁著這個機會殺了過去,夏侯淵這時候正命人修補木柵,所以根本就沒有思想準備,猝不及防,當場被殺。張郃想要過來救援,卻被劉備親自率軍打退。夏侯淵被殺之後,曹軍經過短暫的驚慌,很快鎮靜下來,一致推舉張郃為主將,重新和劉備對峙。曹操得知夏侯淵被殺死的消息之後,非常傷心,下令厚葬他,還為他加官晉爵。

公元219年三月,在夏侯淵死後兩個月,曹操怕漢中有失,也為了漢中守軍不再遭受更大的損失,就親自率大軍,經斜穀支援漢中。這時候劉備的軍隊已經占領了定軍山,士氣正旺。劉備在得知了曹操親自來到漢中的消息後,非常自信地說:“曹操這次雖然親自前來,但終究也是無能為力,漢中肯定是我們的。”

於是劉備下令,各路軍隊防守險要,不和曹操正麵硬拚。這期間曹操雖然也取得了一兩場小勝利,但是整個戰事仍然沒有進展。劉備打定主意堅守不出,曹操想要作戰卻找不到對手,雙方就這樣耗了下去。

曹操帶領軍隊長途行軍一千多裏來到漢中和劉備作戰,最想做的就是速戰速決,但是劉備又偏偏不和他交戰。劉備還一直派出小股部隊去騷擾曹操運糧的軍隊,搞得曹操很是難受。長時間無法交戰,曹操軍營中開小差逃跑的人越來越多,曹操這時候想要進攻卻沒人接招,想要長期堅守又怕守不住,想要放棄又舍不得,所以很矛盾,也很鬱悶。

一次值班的將領來詢問晚上巡營用什麼口令,曹操竟隨口答道:“雞肋。”

可見這時的漢中在曹操心裏麵已經變成了一塊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雞肋了。曹操心裏已經有了放棄漢中的想法。

公元219年五月,曹操懷著萬般的無奈下令放棄了漢中,率軍撤退。

曹操之所以會放棄漢中,其實是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作出的決定。曹操手下的士兵全都來自於平原地區,並不擅長山地作戰。漢中這個地方離關中很遠,地勢艱險,所以根本不適合長期作戰。曹操占領的地方很大,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很多,所以他不可能把所有的軍隊都用來和劉備爭奪漢中,他還要防備荊州的關羽和江東的孫權,所以他隻能退兵,放棄漢中。那麼曹操撤離漢中之後,又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請聽下回分解。

強者也有動搖的時候

曹操放棄漢中退走之後,劉備就緊接著又派兵奪取了上庸等地。這時候荊州出現了有利於劉備的大好形勢,那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

原來,在公元218年的冬天,曹操統治的南陽地區因為徭役負擔過重,當地人民終於不堪重負,在宛城守將侯音的帶領下發動了起義,而且還和荊州南部的關羽聯合,一時之間聲勢很大。在公元219年年初的時候,才在曹仁的指揮下勉強被鎮壓下去,這就表明曹操在荊州北部地區的統治很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