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曹操把遷都的想法說出來和部下商量,他的秘書司馬懿說:“於禁戰敗,是水淹的緣故,根本不是戰鬥的原因,所以不必憂慮。再說孫權和劉備兩個人雖然表麵上是盟友,但實際上有很大的矛盾。現在關羽得誌,孫權肯定很不高興,我們可以派使者去聯係孫權,許諾給他一點兒好處,讓他派兵進攻關羽的後方,相信孫權一定會同意的,這樣一來,關羽的威脅就解除了。”
再使離間計
曹操覺得司馬懿的話很有道理,一麵派人到江東去聯合孫權,一起進攻關羽,一麵派駐守在宛城的徐晃帶領軍隊去支援曹仁。可以說,司馬懿的分析完全正確,自從劉備和孫權平分荊州之後,孫權雖然表麵上和劉備保持著同盟關係,但是內心還是想完全占領荊州,他的這個想法和自己的部下呂蒙是一致的。
呂蒙這個人也一直主張積極爭奪荊州,但是因為江東集團的主要軍事領導人魯肅先生先前一直強調要聯合劉備,不主張爭奪荊州,所以江東集團對劉備才采取了合作的態度,但是矛盾卻依然存在。呂蒙曾經建議孫權要尋機占領荊州,孫權對這個建議深表讚同。
公元217年十月,魯肅病逝。這時候孫權任命呂蒙接替魯肅鎮守陸口,和關羽做起了鄰居,呂蒙從此開始積極尋找機會奪取荊州。
關羽發起襄樊戰役之後,呂蒙認為機會來了。關羽帶領軍隊進攻襄樊一帶,但是對於自己後方的呂蒙還是有所戒備的,在後方留下了許多兵馬作為防備力量,還沿江建立了很多烽火台,分別派兵把守。呂蒙就針對關羽驕傲自負的性格弱點,采取了相應的對策。
呂蒙先給孫權寫信,讓孫權把他召回建業,理由是體弱多病,要養病,再公開地調回一部分部隊,孫權就照辦了。呂蒙回到建業之後,又向孫權推薦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陸遜代替自己鎮守陸口,就是要利用默默無聞的陸遜來解除關羽的防備心理,從而戰勝關羽。順便提一句,陸遜其實是個很厲害的人,後來他在夷陵之戰中火燒劉備大軍,一舉戰勝劉備,天下矚目。
陸遜到了陸口之後,馬上就給關羽寫了一封拍馬屁的信,稱讚關羽在襄樊的勝利,表現得非常友好和謙恭,還說自己希望得到關羽的教誨。驕傲自負的關羽看了這封信,非常高興,覺得根本不必再去防備孫權集團,就又從後方抽調了更多的軍隊到前線。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派出的使者來到了江東,向孫權轉達了曹操的想法。孫權一聽,覺得曹操這老家夥怎麼和我想的一樣,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還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告訴曹操自己會馬上派軍隊進攻關羽,希望曹操為自己保密。
曹操看了孫權的信,幸福得就像花兒要開放一樣。
就在曹操和孫權的使者跑來跑去的時候,奉命率兵援救曹仁的徐晃已經到達了摩陵。這時候曹操考慮到徐晃帶領的大部分都是新兵,戰鬥力不強,現在關羽的士氣正盛,不應該和關羽直接交戰,又派徐商和呂建帶領軍隊前去和徐晃會合,讓徐晃等到兵馬會合後再進攻。
關羽聽說徐晃已經率援軍來了,洪水又開始消退,就率領軍隊加緊進攻曹仁。曹仁率領軍隊拚命抵抗,關羽沒能攻下樊城,隻好把樊城包圍了起來。
這時候關羽的糧食越來越少,而留守後方的糜芳和傅士仁的後勤工作做得不夠好,關羽就責備了他們,並說打完仗回來要嚴加懲罰,這就引起了他們的不滿。關羽這時候得知孫權在湘水邊上設置的關口——湘關有糧食,就派人搶了湘關的糧食。
話說孫權的密信到達曹操那裏後,董昭勸曹操向關羽公布信的內容,這樣就可以讓關羽不能全力進攻樊城,還可以讓孫權和關羽互相爭鬥,自己坐收漁人之利,再派人把這個消息告訴曹仁,讓曹仁堅定信心守城。
果然關羽得到孫權的密信之後,就開始猶豫起來,他既怕這件事是真的,又怕這件事是假的,於是就不能全力攻城。他派人到江陵去打探消息,這時候徐晃趁著關羽猶豫的機會,率領軍隊進攻關羽,在樊城的曹仁又乘機發動進攻,關羽被打敗,隻好率軍撤退,樊城這才終於解圍了。這時候投降關羽的襄陽地方長官也被徐晃殺死,襄陽又回到了曹操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