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4 生命的探索:怎樣解讀這個莫測高深的世界(1 / 3)

在這裏,我有必要提到一個哲學上的流派——經驗主義。因為起源於英國,它又叫大不列顛經驗主義。這個哲學流派的出現具有顛覆性,它把人們從神學的牢籠中解脫了出來,使人們意識到自己應該對所處的世界進行探索,並利用好自己的感官係統,積極改造世界。在經驗主義的引領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哥白尼則將努力轉向浩瀚的星空。他們可能並不是經驗主義者,但他們所做的事情,正是利用自己的五官來探索這個神秘的世界。

很多人都喜歡對精神無限誇大。就像古老的巫醫隻要跳一段舞,就能夠幫助人們擺脫災厄一樣,無知的人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象著神靈的幫助,或者有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但事實上,越是想著被救贖的人,越會得到悲劇的結局。因為他們放著宇宙賜給他們的知識和智慧不用,這本身就是對造物者的一種褻瀆。我們生活在未知的客觀世界中,就必須要好好利用這個世界給我們留下的工具,這才是探索生命真諦的有力武器。

主觀與客觀的關係看似枯燥乏味,但關乎生活本身的意義所在;生活究竟如何發展,也取決於主觀和客觀究竟誰占上風。通過研究我們也發現,一直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主觀動力影響著客觀世界的發展方向。

數百年來,人們經常會曲解主觀與客觀的含義。文藝複興時期的哲學家鄧斯·斯各脫認為:“主觀就是用來指任何與判斷內容相關聯的東西,也就是思維的具體對象。而客觀是指觀念的呈現,並因此使其成為呈現主體的東西。”

17~18世紀,哲學家也在按照這個標準定義主觀與客觀,不過,當時客觀的反義詞並非主觀,而是“實在”或“形式”。最初,主觀與客觀僅僅被沃爾夫學派所使用,即使在歌德時期,這個詞也隻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哲學名詞,甚至連一般的大學教師也不能理解。首先使其普遍化的是以康德為首的學派,到了19世紀,這兩個詞語已經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這和德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

主觀最初的意思是指那些與個別行為相關聯的東西,但後來則被修改為表示任何會思考的生命體自身的體驗。另外,所有的與事實不相符的證據也被認為是主觀。客觀的意義則更加含混不清,有時候它表示精神活動的對立麵,有時候則表示思維的構成要素。歌德將客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的,而現代自然主義的觀點也是如此。

這一問題其實就是討論人的思想與世界的關係,一方麵,思想與世界是分離的,但與此同時,思想又離不開世界,因為它的內容完全來自於世界。因此,無論是思想還是思維,我們都希望它們與世界可以融為一體。

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先哲們已經知道如何在生活和行為上獲得生命的動力,他們可以將人與世界的關係上升到精神層麵,從而使這一關係變得高尚,同時又避免了兩者的分裂。他們在世界上找到了人類應有的位置和曆史使命,同時又保留了人類的思想獨立性。在這種理論之下,人類與世界的關係趨於完美,彼此相連,又相互汲取能量。

當世界上有人類存在時,生命價值才能體現。但人類必須要與世界有接觸,才能發揮其內在的精神力量。這種對世界和思想的看法隻能滿足某一時期的生活,但這個時期,人類最接近大自然,精神家園也堅不可摧。不可否認,在人與自然的這種密切關係之下,人類很容易建立一種高尚、具有藝術範的浪漫主義人生,但是,這種生活對世界知識存在單純的幻想,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會有崩塌的那一天。

早在古典主義結束前夕,新柏拉圖學派和斯多葛學派就已經在尋找不同的解決道路了,盡管他們的理論並沒有像以前那樣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卻在中世紀時期以經院哲學的形式獲得了一個新的生命。具體體現在:思想與世界發生決裂,人類可以通過主觀大膽地建立一個完美的新世界,並重新塑造生活;不再過分地追求與世界的融合,而是采用順其自然的態度。

科學在此時也在以一種劇烈的方式改變著這個世界。科學對那些沒有經過實踐證實的事物非常排斥,而把剩下的事物加以歸類總結,納入係統化的範疇。這時候,精神世界占據統治地位,客觀世界成為次要的存在。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客觀世界沒有任何精神法則,而且也沒有多樣性;感官係統隻能幫助我們認識一種表麵現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認識真正的客觀世界。

從此,世界被認為是由各種物質和運動組成的,和精神沒有任何關係。與此同時,精神也被認為是獨立存在的,精神支配著人類的所有生活,所以,靈魂是無與倫比的。除了對主觀進行美化之外,經院哲學時期還總是強調世界的宏偉與寬廣,並將其與人類的無知和渺小做對比,這樣就能在無限的宇宙中汲取力量,使人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以此取代空虛與狹隘。

但是,在寂靜的當前,一股追求客觀的浪潮摧枯拉朽一般襲來。這種新思想力圖讓人們重視外在的世界,呼籲人們要以經驗和對客觀世界的探索來找到生活的意義,不能隻憑自己的幻想來鑄造世界,應該將生活建立在客觀的真理之下。

這起新思潮結束之後,客觀世界的地位得到了肯定,自然規律也被認為是不可抗拒的。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主體的獨立性逐漸被忽略,人類必須要依賴環境,並且任由大自然的支配。更為可怕的是,這次新思潮並不徹底,以前主觀為主的舊理念仍然發揮著作用,在這兩種思想的影響下,人類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以斯賓諾莎為代表,他對於客觀非常重視;而另一種以康德為代表,他對於主觀非常重視。斯賓諾莎試圖發現人身上所存在的強大力量,讓人類與客觀世界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同時,他還認為人類擁有世界賦予的特殊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思想,它獨立於客觀環境之上。

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知識成為生活的核心,能夠滿足我們的一切需求,藝術也成為最理想的追求;人類清楚地意識到,他們所追求的幸福其實是非常卑微的。這些看似理想的觀念其實非常狹隘,人類一旦發現裏麵存在的不足,就不會毫不辨別地接受它們了。

但是,這個矛盾依然存在,怎樣從虛假的感官係統中奔向真理,是我們迫切要解決的問題。當然,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穩定維持思維所構建的宇宙的穩定性,否則就會離真理越來越遠。

為了尋找真理,康德走上了一條和斯賓諾莎完全相反的道路。他認為,客觀世界與精神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聯係,如果人類試圖要了解真理,就必須從自身出發進行探索,而不是在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聯係中尋找。

康德的理論把人類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那些偉大的功績和成就上麵,尤其是經驗科學和道德體係領域。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主體,如此一來,主體就有相當高的獨立性。與其說這是一個個別存在,不如說這是一個思想體係。

康德認為,人類所有的知識被局限在了一個世界之中,超出這個世界我們就無法深入了解了;我們所建立的精神世界僅僅對我們自己有效,我們的人生觀也不會超越自己而存在;感官係統和思維都是僅針對人類而言的,但在實踐生活領域則不然;人類活動有其獨立性,可以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個世界。在這種情況下,真理就不僅僅屬於人類所有,適合所有的事物,這個真理也將成為絕對真理。

在康德的體係中,知識被降低到邊緣地帶,其主要職責就是保護道德世界免受侵蝕,結果就出現了一個與斯賓諾莎所描述的世界完全相反的世界。總體來說,康德的理論是為創造一個新世界而生的,而斯賓諾莎則主張在現有世界中找到一份寧靜和睿智。

康德哲學喜歡談批判與對立,並且無限地擴大它;而斯賓諾莎的哲學則是消除一切內部與外部的對立。不過,他們看似不可調和的理論卻有一致的地方,即他們都希望把人類的生命提高到宇宙的高度,賦予人類一個曆史使命。近年來,康德的思想在德國實現了複興,康德的追隨者們還對其理論進行了改造。他們強烈要求放棄“物自體”的概念,認為人類完全可以認識客觀世界,和“物自體”一同消失的還有實踐理性和理論理性之間的分裂,如此一來,生活就能夠獨立於任何事物之外,不會再有來自於客觀世界的阻礙。

羅馬哲學家普羅提諾早就認為,通過轉向自身,讓思維自身成為思維的主體,就可以使思維消除客觀與主觀的隔閡,就可以將真理作為自我意識的覺醒,並使人類擁有掌握絕對真理的力量。不過,它必須要擺脫一切狹隘的主觀看法,僅僅遵守思維的決定性。這一大膽的嚐試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他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

但是,這一學說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精神的絕對性被過早的承認了。而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並沒有定論。不幸的是,這一體係被對手無情地打敗,衰落成為其必然現象。這時候,我們還是要迎接新的思想打破這種局限。

19世紀以來,精神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問題成為哲學界的主要問題,從沒有哪一個時代陷入了如此的困境。在這種對立的矛盾之下,很多哲學家都在探索的道路上走了彎路,這導致了康德理論的不斷重複。

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運動,它將人們從內在發展的道路上帶出來,並借助自然科學和各項社會工作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對於外部世界的探索和改造上。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對於外部世界開始癡迷,僅僅從自身對於外部世界的行為中尋找真理;客觀世界之外的一切生活都看成是虛幻和不切實際的。所以,生活的重心開始轉向物質世界,並且在受客觀世界決定和限製的工作中尋找生活的意義。

工作將人類從內在的圈子中解救了出來,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係,並持續蔓延,最終將人類轉化為工作的奴隸和工具。這種趨向性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工廠工作方麵,從這個基點出發,迅速蔓延到生活的其他領域。人類的精神和努力越來越多地集中在社會所建立起來共同任務中,個人思想中的一切需求變得無足輕重。這種情況變得越發無足輕重,主體也被認為是這個龐大體係中的一個渺小的存在,可以被隨意擱置一旁,這一傾向比較符合實證主義的理論。

我剛才所提到的局限性在當前社會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人們也越來越覺得這裏麵存在很大的弊端:因為我們產生了一種不斷擴大的空虛感,這恰恰證明了精神世界是不可能被壓抑的,否認人類自身的幸福是不可能的。

對主體的支持運動展開是必然現象,主體的關鍵性開始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後就會逐漸拋棄客觀世界對主觀的束縛,讓個人的感官係統成為判斷事物的唯一標準,最後在以此來糾正生活,找到生活的意義所在。這一項偉大的運動也在影響著自然科學、藝術、文學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但是,它由於缺少實際的論據而無法戰勝反對派,也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它的確能吸引個體關注,但卻無法形成對待生活的普遍真理,它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讓我們重新回到空虛之中。

這種以主觀為主的理論在哲學上已經自成一派,最典型的當屬心理主義,它企圖建造一個直接淩駕於個人靈魂之上的精神世界,心理主義在某一時期相當有影響力,但很快又被反對者打壓下去,現在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如果采用這種沒有根基的理論,就不可能發展成一門學科,更不可能抵達真理的彼岸。

在很多領域,我們都認識到心理主義的局限性,但是,我們仍然要堅持,因為與之相反的實證主義也具有相當大的弊端。由於我們的理論在這時候非常混亂,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到解決分歧的有利辦法。在這一方麵,哲學家們經過了多方麵的探索,最具影響力的觀點則是將主體的能力擴大,使其可以對世界進行全新的觀察。這種方法基本是康德思想的一種延伸,符合這一理論的理論可以在神學和哲學中找到,但它在這兩大體係中的表現形式卻各不相同。在神學中,這一理論試圖讓神學真理擺脫形而上學和思辨中的模糊性,將其置於靈魂的堅固堡壘中。在道德領域也是如此。在道德人格的形成過程中,我們依靠精神可以創造一個隻屬於我們自己的王國,我們在裏麵就可以永遠幸福,安全且沒有焦慮。

根據這一思維模式,我們就可以將精神的力量提升到無限大,大到可以輕鬆擺脫客觀世界的束縛,而它們的真實性可以用道德和經院哲學理論進行證明。道德和經院哲學有一種關於自身的必然性,是一套完整的信念體係,這一體係並不屬於哲學的範疇,它僅僅是將經院哲學理論和自身結合到一起來維持其真實性和權威性。

它一直在為人類找到終極真理而提供學術性的基礎理論,這一行為毫無疑問是正確的,隻不過這一理論很容易使我們充滿困惑。因為它讓我們感覺這種理論隻有自己才認可,不能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所以,生活通過感覺並不一定能獲得絕對的自由。感覺本身就帶有空洞的成分,也無法形成任何實質性的理論和內容,並且感覺的變化非常頻繁,可以被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解釋。如果生活以此為基礎的話,那就不可能平穩,如果這種感覺沒有一定的必然性,就無法作為參考,那麼以感覺為主的思維體係和主觀論就沒有任何區別了。

幾乎所有的經院哲學都堅信與其相關聯的感覺是無比真實的,但是,不同的經院哲學得出來的理論完全不同,甚至有的截然相反,因此需要一個更加先進的判斷方法。感覺顯然沒有能力作為真理的標尺,除非我們從出生就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否則我們不可能獲得真理,而被諸多因素所限製的真理也稱不上真理。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人類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可能拋棄自身與世界的關係,或者將其棄之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