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昔勒尼學派理論最為接近的就是希臘的哲學家伊壁鳩魯,他所提倡的也是快樂主義,他認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他曾經說過:“我們說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目的,因為我們認為幸福生活是最高的善,我們的一切取舍都從快樂出發。我們的最終目的乃是得到快樂,以感觸為標準來判斷一切的善。”
伊壁鳩魯所說的快樂,首先必須是以一定的物質欲望的滿足為前提的。在他看來,尋找快樂並不要滿足一切欲望,隻是要求滿足保持生命和健康必需的願望就可以了。伊壁鳩魯還認為,除物質上的快樂之外,精神上的快樂也非常重要,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精神上的快樂是更大的快樂。由此可見,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依然不是無休止追求感官刺激的縱欲主義,而是要求保持身體的健康和靈魂的安靜。這種快樂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生活境界。
他說:“肉體的健康和靈魂的寧靜,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才竭力避免痛苦和恐懼。我們一旦達到了這種境地,靈魂的騷動就消散了”
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觀是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因為它表明,人要在現實世界中生存一定要具備適當的物質生活條件,這是生命存在的基礎和前提。但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那麼想要得到快樂,必須滿足人所有的欲望嗎?當然不是。所以伊壁鳩魯說:“隻是要求滿足保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的欲望。”這與“唯思樂派”一樣,都是強調對於快樂的追求一定要有所節製,否則不僅會產生很多痛苦,而且生命健康也會遭受到威脅。另外,伊壁鳩魯非常注重精神的快樂,並指出在一定意義上,精神的快樂才是最大的快樂,這一理論對人們的影響也非常深刻。
十五到十六世紀是歐洲的文藝複興時期。這一時期,哲學的研究領域開始從以研究上帝的經院哲學轉變為研究人與自然關係的自然、人文主義哲學。其中,人文主義的哲學思潮開辟了歐洲哲學的新天地。
人文主義哲學的基本精神就是使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並將神的地位降低。人文主義者歌頌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對人的蔑視和貶低,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對禁欲主義進行了有力的抨擊,重視理性和科學,反對盲目的信仰。另外,其理論呼籲個性解放,對封建等級製度深惡痛絕。
把握現實的幸福,追求人的本性——即肉體的快樂,並滿足於俗世的生活。人文主義學者佩脫克曾經說過:“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抱裏,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足夠了。這是我所追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隻要求凡人的幸福。”
另外,人文主義涉及的還有一個重要方麵,就是關於男女間的情愛。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學三傑”之一的薄伽丘說:“在所存的自然的力量中,愛情的力量是不受約束和阻攔的。”
經院哲學認為,人的肉體幸福是短暫且虛假的,是惡行和無知的表現,而人文主義者則認為,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本性的滿足,這並沒有什麼錯誤,而且這種本性的滿足才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可以說,人文主義者的這種創新思想,是對中世紀神學禁欲主義的一次大反擊。其理論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影響,是西方哲學史上不可磨滅的組成部分。
叔本華是十九世紀的悲觀主義哲學家。他對人生的態度是消極和否定的,認為人生並不值得生活。因為人生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隻要人活著,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既然人生是痛苦的,那我們又何必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呢?叔本華說:很多人一生都為了快樂而生存,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我們所處的世界充滿了懷疑、錯誤、罪惡和瘋狂,生命中大部分的經曆都是夢幻,可以認為是通往死亡終點的風景。而曆史就是人類一個長期艱難的夢,裏麵的一切都是稍縱即逝,隻有欲望才是永遠存在的。
從本質上來說,人是一種不應該存在的事物或者說其存在並不合理,所以每個人都會死亡,因為死亡是生存欲望在經過痛苦掙紮之後的一種對錯誤的修正,也是對人們生存錯誤的一個懲罰。所謂追求幸福,隻不過是被虛假的現象蒙蔽了雙眼。
叔本華曾經在作品中提到:“整個地球就是充滿痛苦的,每一部生命史都是痛苦史,人生就是苦難,世界就是地獄。”
麵對這樣的情況,叔本華最後也提出了解決方案,即要想得到永久的救贖,就要徹底否定生命意誌。最好的途徑是像基督教禁欲主義者和佛教徒所倡導的那樣,在禁欲的生活中過完一生,並且要拋棄一切意誌,超越痛苦。為此,叔本華又提出了三個具體步驟:一是自願放棄性欲,二是甘於痛苦,三是平靜地迎接死亡。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迎合了德國資產階級1848年革命失敗後的悲觀厭世情緒,為意誌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而尼采的權力意誌論和超人哲學則是叔本華理論的總結和延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曾經在中國的學術界甚至是民間廣為流傳,那時候的很多課外讀物多次提到了叔本華。這和中國當時的國情是分不開的,那時候,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國人還沒有從迷茫中解脫出來。所以叔本華的哲學恰恰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普遍心理特點。
海德格爾是20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還是德國宣揚無神論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認為,人生命的基本狀態就是煩、畏、死。首先,人在世上必然會與其他的人和物共同存在,並且要與其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這個過程的基本狀態就是煩。他把人與其他的物之間的關係稱為“煩心”,與其他的人之間的關係稱為“麻煩”。在現實社會中,人越具有社會性,就越會失去自由和個性,並會感到非常煩惱。
其次,“畏”就是畏懼的意思。海德格爾指出,畏懼和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實際恐懼是完全不同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們所害怕的人或事情都是看得見、摸得著或者說得出的,但這裏的畏懼卻是無法感知的,人生命基本狀態中的畏懼無邊無際,包羅萬象。正如海德格爾所說,“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
最後,死亡對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存在的時候隻是對自我和對自己存在的體驗和感受,是一個過程。隻有死亡,才是生命的終結,是生命本質的完全體現。他認為,死亡是最特殊、連貫和不可替代的。
海德格爾的人生觀非常獨特,是一種消極避世的人生哲學,它預示著個體的覺醒。但是,他和叔本華一樣,對現實社會並不抱有任何的希望。海德格爾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社會性越強,越容易失去個性和自由,並會產生無盡的煩惱,進而有了“麻煩”這種內心情感。這一觀點在當時受到很多學者的認可,因為很多人都受到當時社會意識形態的限製,再加上各種主義的影響,人們的思想隻能被社會或集體的共同價值觀所控製,仿佛人生來就是為了奉獻而存在。這就使得個體得不到尊重和自由,人們活得相當壓抑。二戰期間,由於希特勒的高壓政策,德國很多知識分子和科學家流亡到國外,產生了一種流亡哲學。在1922—1924年,蘇聯將一大批知識分子驅逐出國。這些被驅逐的人和壓抑的人對於自我的認可和個性的追求非常強烈,在他們的支持下,海德格爾的哲學理論迅速發展起來。
機械論又稱為機械唯物主義,廣義的機械論是指用形而上學的觀點來解釋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狹義的機械論是16—18世紀的唯物主義哲學,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我們所說的機械論指的就是其狹義的解釋。那個時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又以17—18世紀的西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為典型,它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在反對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方麵起到了很大作用。例如,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布斯認為,哲學所研究的對象就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而且,物質不依賴精神,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從這一理論出發,他論證了世界的物質一元論,否定了笛卡爾的二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