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蟲是一種身體很小,圓筒形的原生動物,它隻有一個細胞構成,是單細胞動物,雌雄同體。最常見的是尾草履蟲,體長隻有80~300微米。因為它身體形狀從平麵角度看上去像一隻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蟲。草履蟲全身由1個細胞組成,體內有1對成型的細胞核,即營養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進行有性生殖時,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舊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稱其為真核生物。
草履蟲的身體表麵包著一層膜,膜上密密地長著許多纖毛,靠纖毛的劃動在水中旋轉運動。它身體的一側有1條凹人的小溝,叫“口溝”,相當於草履蟲的“嘴巴”。口溝內的密長的纖毛擺動時,能把水裏的細菌和有機碎屑作為食物擺進口溝,再進入草履蟲體內,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殘渣由一個叫肛門點的小孔排出。草履蟲靠身體的表膜吸收水裏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草履蟲屬於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它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據估計,一隻草履蟲每小時大約能形成60個食物泡,每個食物泡中大約含有30個細菌,因此,一隻草履蟲每天大約能吞食43000個細菌,它對汙水有一定的淨化作用。
草履蟲喜歡生活在有機物豐富的池塘、水溝、窪地等。大多數草履蟲是吞噬式營養,但綠草履蟲是例外,因體內含共生綠藻,這種綠藻可利用動物體排泄的含氮廢物作為無機鹽的來源,通過植物式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知識點
生殖核
生殖核亦稱原核。有雌前核(卵核)和雄原核(精核)之分。
生殖核是指纖毛蟲類的小核。由於生殖時大核消失,僅小核進行活動,故有此名。
生殖核也是種子植物花粉內形成的生殖細胞,這是把細胞誤認為核之詞。
生殖核存在於正在發育的被子植物花粉管的核,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兩個雄性配子核,其中之一與卵細胞融合而形成合子。另一個則與胚囊中的兩個極性核形成一個三倍體核;然後可能進行多次分裂形成胚乳種子(例如玉米)的胚乳(貯藏組織)。
延伸閱讀
草履蟲的養殖
草履蟲是魚幼苗生長必需的一種餌料。但其不易被發現,也很難捕捉,因此為補充其不足,應當人工飼養。其方法是:
取幹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於水中或煮後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養液。然後將浸過的稻草與水放進玻璃容器內,水占三分之二以上,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質豐富的地方去取種源,那裏的水質應比撈紅蟲的坑塘水質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體裝入無色透明的小瓶內,對陽光細心觀察,可見有白色小點懸浮於水中。如果看不見小白點,應用力攪動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裝入小瓶,對準光線看有無小白點。如見有小白點懸浮水中飄忽不定,可將此水倒入培養液中。將溫度控製在22℃~28℃之間,1個星期後便可發現有草履蟲的幼體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約0.5小時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