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藻門是藻類植物中最大的一門,約有430屬,6700種。綠藻門一共有2個綱:綠藻綱和輪藻綱。有的學者將輪藻綱分出列為獨立的一門。綠藻的分布很廣,以淡水中為最多,流水和靜水中都可見到。陸地上的陰濕處和海水中也有綠藻生長,有的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綠藻植物的細胞與高等植物相似,也有細胞核和葉綠體,有相似的色素、貯藏養分及細胞壁的成分。色素中以葉綠素a和葉綠素b最多,還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故呈綠色。貯藏的營養物質主要為澱粉和油類,葉綠體內有一至數個澱粉核。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遊動細胞有2或4條等長的頂生的尾鞭型的鞭毛。

綠藻的體型多種多樣,有單細胞、群體、絲狀體或葉狀體。繁殖的方式也多樣,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很普遍,有些種類的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現象。綠藻門植物的繁殖有通過營養繁殖、無性植物繁殖的,而有性繁殖的方式多種多樣。同配、異配和卵配都有存在,我們將在不同代表植物中加以介紹。

綠藻含有植物營養素,能支援體內第一期和第二期的解毒作用,而綠藻的獨特細胞壁纖維則可充當離子交換樹脂以圍困和黏結毒性重金屬(包括鉛、鎘及水銀),有助於把這些毒素排出體外。

綠藻門的經濟價值很高。綠藻中如石蓴、礁膜、滸苔等曆來是沿海人民廣為采撈的食用海藻;海產扁藻、小球藻等單細胞綠藻繁生快,產量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糖類、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可做食品、飼料或提取蛋白質、脂肪、葉綠素和核黃素等多種產品;有的綠藻可作為藥用,如小球藻、孔石蓴等。此外,利用藻菌共生係統和活性藻的方法來處理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

知識點

石蓴

石蓴屬於綠藻門,石蓴目,石蓴科,石蓴屬。亦稱海白菜、海青菜、海萵苣、綠菜、青苔菜、綸布,屬常見海藻。片狀,近似卵形的葉片體由兩層細胞構成,高10~40厘米,鮮綠色,基部以固著器固著於岩石上,生活於海岸潮間帶,可供食用。生長在海灣內中、低潮帶的岩石上,東海、南海分布多,黃海、渤海稀少,冬春采收,鮮食或漂洗曬幹。

石蓴幹品每百克含水分11.5克,蛋白質3.6克,粗纖維6.69克,還含有維生素、有機酸、礦物質、麥角固醇等成分。

石蓴味甘鹹性寒,具有軟堅散結、利水解毒等功效。用於喉炎、頸淋巴結腫、水腫、癭瘤等病症。《本草綱目拾遺》載“下水,利小便”。孕婦及脾胃虛寒和有濕滯者忌食用。

延伸閱讀

絲藻屬

絲藻屬藻體為單條絲狀體,由直徑相同的圓筒形細胞上下連接而成,基部一般以單細胞的固著器固著,生長在岩石或木頭上。細胞中央有一個細胞核,葉綠體環帶形成筒狀,位於側緣,其上含有1個或數個蛋白核。絲狀體一般為散生長,除基部固著器的細胞外,藻體的營養細胞都可進行分裂,產生細胞橫隔壁進行橫分裂。絲藻屬能進行無性和有性繁殖。無性生殖時,除固著器細胞外,全部營養細胞均產生具4或2根鞭毛的遊動孢子,1個細胞可產生2、4、8、16或32個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具眼點和伸縮泡,遊動緩慢。其後以鞭毛的一端附著於基質,萌發形成一個基部固定器細胞,分裂延長為單列細胞的絲狀體。有性過程為同配生殖,配子的產生過程和遊動孢子一樣,隻是配子數量多。配子在水中遊動然後成對結合,來自不同個體的配子之間,進行結合發生有性過程,稱為異宗配合現象。合子經休眠及減數分裂後,產生遊動孢子和靜孢子,每個確子長成一個新的植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