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貓在我國多省均有分布,常棲息於多林的山地,比大靈貓更加適應涼爽的氣候。多築巢於石堆、墓穴、樹洞中,有2~3個出口。以夜行性為主,雖極善攀援,但多在地麵以巢穴為中心活動。喜獨居,相遇時經常相互廝咬。小靈貓的食性與大靈貓一樣,也很雜。該物種有占區行為,但無固定的排泄場所。每年多在5—6月份產仔,每胎4~5仔,2歲達到性成熟。小靈貓也是夜行性動物,白天難得一見。平時都在地麵遊蕩、尋食和到處舉尾“擦香”,但也善於登高上樹捕捉小鳥、鬆鼠和躍入水中橫渡溪溝、小河。老鼠在小靈貓的食物中所占的比例高達42.9%~91.7%,是人類滅鼠的天然同盟者。受敵害追襲時,可以從肛門兩側的臭腺中,分泌出具有惡臭的液體,使敵害者不堪忍受,被迫轉身逃之夭夭。
知識點
靈貓香
靈貓經常在籠舍四壁摩擦,分泌出具有香味的油質膏,春季發情時泌香量最大。且泌香量大小與動物體形大小、香囊大小、身體健康狀況和飼料中蛋白質含量有關。初泌的香為黃白色,經氧化而色澤變深,最後形成褐色。初香帶有腥臊味,日漸淡化。取香有3種方式:一為刮香。即是將靈貓隔離,然後用竹刀將抹在木質上的香膏刮下,每隔2~3天取1次。二為擠香,將靈貓放入取香籠中,人工予以保定,拉起尾巴,緊握後肢,擦洗外陰部,板開香囊開口,用手捏住囊後部,輕輕擠壓,油質狀香膏即可自然泌出,及時收集。取香後要在外陰部塗抹甘油,遇有充血現象可抹抗生素或凡士林軟膏,防止發炎。三為割囊取香。人工養殖的靈貓有的冬季取皮或意外傷亡,即可割下香囊,而後將香囊陰幹或烘幹,或將香囊中的香膏挖出,這種香一般稱為死香。靈貓香在醫學上主治:辟穢、行氣、心腹卒痛、疝氣痛、心絞痛、腹痛、疫氣。
延伸閱讀
熊狸
熊狸是一種食肉目靈貓科動物,又屬於蹠行動物,行走的時候腳掌著地,像熊;眼睛遇強光會變成一道豎縫,像貓。熊狸是靈貓科中體型第二大的種類,尾長接近等於體長,尾末端具纏繞性,能纏住樹枝支撐身體覓食。毛被長而稀疏,粗糙而蓬鬆。絨毛長而呈波浪狀。足墊大,幾乎覆蓋整個足底。其體毛黑色蓬鬆,雜有淺棕黃色。四肢粗壯,五趾有堅強銳利的爪。頭、眼周、前額及下頦部呈暗灰色,唇旁長著白色長須。
熊狸棲息於熱帶雨林或季雨林中,尖銳的爪及能抓能纏的尾巴使其在高大樹上攀爬自如,能在樹枝間跳躍攀爬尋找食物,同時利用尾巴纏繞樹枝協助維持平衡。它們的後肢能往後彎曲很大的角度,以便頭朝下從樹上爬下來。常年生活在樹上,成為典型的樹棲動物。熊狸晨昏活動較頻繁,它雖然屬於食肉目,但是犬齒不發達,切齒也不如其他食肉類那麼特化。主要以果實、鳥卵、小鳥及小型獸類為食。熊狸在受威脅時會變得異常凶猛,而在開心的時候會發出咯咯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