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把狐與狸籠統地稱為“狐狸”,其實在動物學中,狐和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雖然它們都是食肉動物,大小也差不多,但它們的習性卻完全不同。盡管狐和狸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有分布,但因為狐的蹤影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狸卻很少被人們看到,長此以往,人們就習慣把狐叫成“狐狸”了。我們這裏所講的狐狸其實是指動物學中的食肉目犬科狐屬動物。

狐的外貌很像狼,身體細長,有一條長長的大尾巴,渾身長著蓬鬆的細毛,毛色還能隨著季節和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狐生活在森林、草原、丘陵等自然環境中,家安在樹洞或土穴之中,習慣在傍晚時分外出覓食,黎明時候回家。

狸俗稱野貓,即豹貓,是食肉目的貓科動物,體長比狐稍短而且粗壯,身體長滿灰褐色的長毛,全身布滿黑色的斑點。狸兩隻耳朵比狐短,嘴巴較小,兩頰橫生著粗硬的長胡須,眼睛周圍有一片黑褐色的斑紋,尾巴短而粗壯。狸居住在河穀和山野的小溪附近,性情凶猛,捕捉獵物果斷利落,但莽撞而又貪食,容易被人捕捉。

狐狸的活動範圍非常廣泛,在草原、荒漠、丘陵及樹叢、森林、河流、溪穀、湖泊等地區都可以生活。它們的適應性很強,能生活在不同氣候、地形和植被的環境中。常棲居在黑暗的自然洞穴中,如樹洞、土穴、石洞、石縫、墓地等地方,有時也占據兔穴、獾穴為窩。它們大多晝伏夜出,夜間活動覓食,白天在洞穴內睡覺休息。

狐狸的聽覺、嗅覺非常發達,生性狡猾,行動敏捷。狐狸的尾根部有一個能分泌惡臭氣味的臭腺,它是狐狸攻敵和自衛的法寶。如與敵害狹路相逢時,臭腺能適時排放出奇臭無比的氣味,令天敵無法忍受而掩鼻逃走。狐狸平時喜歡單獨生活,發情季節會結成小群。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是狐狸的發情交配期。發情期間,雄狐狸之間會為爭奪配偶而大打出手,獲勝者最終得到與雌狐狸交配的權利。

狐狸的懷孕期為50~90天。3—4月份產下幼崽。狐狸一般每胎生育5~6隻。小狐狸剛出生時雙眼緊閉,約14~18天才能睜開。一個月後,小狐狸開始出洞嬉戲玩耍,認識外麵的世界。5~6個月後,長大的小狐狸開始獨立生活。小狐狸出生後會受到父母的精心照顧,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也比較長。這樣,小狐狸既可以得到父母的保護而免受天敵的傷害,又可以學到各種生存本領。狐狸父母不僅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而且更注重對它們的培養。老狐狸常常帶著小狐狸離洞外出,對它們進行打洞、獵食、逃生等示範教育。不過,等小狐狸長大後,老狐狸卻會很凶狠地對待它們,瘋狂地撕咬、追趕、逼迫它們四散逃遁,無法回家。從此以後,小狐狸就各自離家,開始獨立生活了。狐狸的這種教子方法,非常有利於狐狸種群的生存,在某些方麵也很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狐狸在世界上的分布非常廣泛,根據不同的特點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13種,其中常見的有赤狐、北極狐、沙狐、銀黑狐、十字狐等。

赤狐

赤狐,又被稱為火狐,向來以狡猾而著稱。在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中,在我國的古典小說《聊齋誌異》中,以及世界上許許多多的童話、寓言、故事和電影裏,赤狐扮演著主要的角色。赤狐往往變化成鬼怪或者美麗而聰明的少女,采取各種手段來騙取人們的信任以達到目的。

狐狸生性多疑,行動前會先對周圍環境進行仔細的觀察,確信安全後才會行動,這就是“狐疑”一詞的來曆。在人們的心目中,狐狸幾乎就是狡猾的代名詞,所以人們也常用“狡猾得像隻狐狸”來形容狡黠的人。

人們對赤狐的模樣並不陌生,它有著細長的身體,大大的耳朵,尖尖的嘴巴,短小的四肢,身後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大尾巴。赤狐背部的毛色多種多樣,最典型的毛色是紅褐色。紅色毛較多的又被稱為火狐,灰黃色毛較多的又被稱為草狐。赤狐的頭部一般為灰棕色,耳朵的背麵為黑色或黑棕色,唇部、下頦至前胸部為暗白色,身體側麵略顯黃色,腹部為白色或黃色,四肢的顏色比背部稍微深一些,尾毛蓬鬆,尾尖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