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海獅對自己的小海獅關懷備至,但對其他的小海獅則缺乏同情心。如果小海獅餓急了還是等不到自己的母親,就會向其他的母海獅要奶吃,但別的母海獅是絕不會喂養不是自己生的幼仔,反而會氣勢洶洶的將它趕跑。假如這時小海獅不趕緊逃的話,母海獅就會用牙齒把它叼起來,向遠處扔。這種情況如果被疼愛小海獅的雌海獅看到了,肯定少不了一場打鬥。平時兩頭母海獅打架也常拿對方的孩子出氣。它們會尋機將對手的孩子推下山崖,這時吵架馬上就停止了,母海獅得趕緊去找自己的孩子,找到後會對它百般安撫,並多給它喂一次奶。

繁殖期結束後,胖鼓鼓的小海獅們換上了新毛就跟著母親一起下海了。小海獅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性成熟,這期間它們大部分時間將在海上度過,性成熟後才會加入到生殖群中。海獅的壽命大約30歲。

各種海獅當中,身體較大的當數北方海獅,雄的體長可達3~4米,重1噸;雌的小一些,長3米,重300千克。北方海獅的數量不少,洄遊範圍廣,有時在我國北部海區也能看得到。還有一種體形較小的,叫“加利福尼亞海獅”。在動物園和水族館裏表演的多數是加利福尼亞海獅。這種海獅多分布於墨西哥、美國、加拿大的沿太平洋海岸。海獅主要捕食魚類和烏賊,飯量非常大,在水族館中,一頭成年的雄海獅一天可吃掉40千克魚。在自然條件下,由於它們不停地遊動,能量消耗很大,飯量當然要增加,估計每天捕食量是在水族館中的2~3倍。當它們在水中遇到漁民的定置網具時,就像一夥打家劫舍的土匪,闖進網內大吃一通,不僅把魚吃得幹幹淨淨,還要將網具給扯得七零八落,所以漁民對它們深惡痛絕。因為海獅吃的都是鯡、鯖、鱈魚等重要的經濟魚類,如果北太平樣中有20萬頭北海獅,每天就要吃掉600萬千克魚,這個數量相當可觀。

知識點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國土麵積7692000平方千米,人口2250萬人,首都是堪培拉。澳大利亞是全球土地麵積第六大的國家,國土比整個西歐大一半。澳大利亞不僅國土遼闊,而且物產豐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奉行多元文化,大約1/4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亞以外。澳大利亞也是一個體育強國,是全球多項體育盛事的常年舉辦國。澳大利亞有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多石地帶、浩瀚的沙漠和蔥鬱的平頂山巒,東部有連綿的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裏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麵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裏斯班北麵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曆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麵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延伸閱讀

海獅計劃

1940年6月,德國占領了整個西歐,從此,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全部大西洋已被德國控製。英倫三島陷入了困境。此前,英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隻剩下500門火炮和200輛坦克。空軍也受到很大削弱,僅餘下1300多架作戰飛機。至於海軍也因德國海、空軍的封鎖,失去了與法國艦隊合作的條件。大英帝國從封鎖者的地位,一下變成為被封鎖者,形勢岌岌可危,希特勒為了對付前蘇聯和避免兩線作戰,需要拉攏英國,誘其妥協投降,當德向英國提出的“和平建議”,再三再四地遭到英國的拒絕後,希特勒終於做出了對英實施“海獅計劃”的作戰決定。但是,充當“先鋒官”的德軍戰機飛臨英國上空的時候,等待它們的卻是一場以弱勝強的空中“遊擊戰”。最終德軍的海獅計劃失利,使得英國得以保存軍事上的優勢,而後繼續同德國抗爭,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長期持久戰,最後成為英美反攻歐洲大陸的跳板,使德軍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希特勒發動戰爭以來首次遭遇失敗,德國的空軍遭受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