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母海豹一胎產一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重就達到10~15千克。由於母海豹的乳汁中含脂率高達40%以上,而且其他營養成分的含量也很高,所以,幼仔吸收後長得很快,平均每天體重可增長2千克,10天以後,它們的身長和體重都成倍增加,體重達到30~40千克。母海豹在哺乳的兩個月時間,一步都不離開幼仔,也不下海哺食,隻啃一些冰麵上的積雪解渴,完全靠積累在體內的脂肪來哺育幼仔,並維持自己的生命。等到小海豹體重達到100~200千克,可以獨立下海哺食的時候,母海豹的身體已極度虛弱,體重減少了50%~60%,僅剩300~400千克了。
在哺乳期間,母豹脾氣十分暴躁。也許愛子心切,生怕別的凶禽猛獸前來傷害她的寵兒,所以神經質地動輒耍潑,甚至失去常態。忽兒緊張地用嘴叼著幼仔東躲西藏,仿佛逃難似的;忽兒又不顧一切死命地把幼仔甩在冰地上。這種莫名其妙的“母愛”往往使小海豹遍體鱗傷,甚至因此而造成終身殘疾。
象海豹是南極海域鰭足類海獸中的“醜八怪”。相貌長得既醜陋又笨拙。一頭年富力強的雄性海豹身長6米以上,體重可達4~6噸。它們通常是白天睡覺,晚上進食,專吃魚蝦類海洋生物。牙齒雖鋒利,但間隔太寬,不便咀嚼,隻能生吞活剝,大口咽下。在水中覓食時,因為有流線型的身體和光滑的皮膚,顯得比較輕鬆靈巧,不像陸上行動那樣步履艱難。
象海豹雄獸身長可超過6米,體圍也超過6米,體重達3~3.5噸。雌獸較小,體長也有3米多。象海豹名稱的由來,一是因為體形龐大粗壯,皮膚粗厚無毛,二是因為雄獸上嘴唇長著一堆富有彈性的軟肉,有的長達40~50厘米,狀如大象鼻子。平時鬆軟地下垂,每當激動時便鼓得長長的,竟能一直伸長到1米。雌獸沒有長鼻。雄獸體呈暗褐色,略帶青灰,雌獸體色更深;幼獸毛純黑色,身上還帶卷毛,出生四周後便脫盡。象海豹四肢短小,無力支持巨大的身體離地,且後肢與尾相連,向後方生長,因此在陸地上不起作用。在地麵伏臥時,頭和尾可同時向上彎轉,使全身變成一個“U”字形,也可前身仰起高達3米。
象海豹以吼聲洪亮著稱,以烏賊和魚類為主食,食量很大,每天可吃100千克以上。但也能耐受饑餓,可80~100天不吃任何食物。
象海豹有洄遊習性,除上沙灘睡覺和繁殖外,很少上岸。與海獅、海豹一樣,雄獸爭偶激烈,有一雄多雌的習性。
雌獸懷孕期長達45~50周,一般在9—10月間生產,每胎1仔。幼獸生下來就有1米多長,35~45千克重。哺乳約6周後便獨立生活。壽命10~20年。
象海豹有厚脂肪層,一頭象海豹可煉油900多升。象海豹容易飼養,脾氣溫和,是動物園內珍奇動物之一。
知識點
南極輻合帶
南極輻合帶位於南緯50°~60°之間,向北流動的寒冷南極水下沉至較溫暖的亞南極水層之下,而形成環繞南極的表層海水沉降帶,並且有明顯的海洋鋒特征。一般作為劃分南大洋中的南極海區和亞南極海區水團的邊界。在南極輻合帶中,來自南極大陸的幾乎不含鹽的冷水向來自溫暖地區含鹽較高的溫水之下流動。這樣,南極輻合帶不僅是一條海洋地理界線,同時也是一條海洋生物學界線。在輻合帶以南,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種非常特殊的環境中,形成獨特的海洋生態係統。因此,南極輻合帶是一條環繞南極大陸的海流、水溫、鹽度及生物的躍變帶。
延伸閱讀
威德爾海豹打孔之謎
威德爾海豹非常喜歡打孔,是因為它們需要不斷浮出水麵進行呼吸,每次間隔時間為10~20分鍾,最長可達70分鍾。在無冰時,浮到水麵呼吸很容易,然而,當海麵封凍時,呼吸便成了威德爾海豹的一大難題了。當威德爾海豹被封在海冰或浮冰群的底層時,就無法隨時浮出水麵進行呼吸,它悶得無法忍受時,就不顧一切大口大口地啃起冰來。費盡了平生之力,啃出了一個洞,它才能鑽出洞外,有氣無力地躺著,盡情地呼吸著空氣。然而,它的嘴磨破了,鮮血直流,染紅了冰洞內外;它的牙齒磨短了,磨平了,磨掉了,再也不能進食,也無法同它的勁敵進行搏鬥了。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本來可以活20多年的威德爾海豹一般隻能活8~10年,有的甚至隻活4~5年就喪生了。更嚴重的是,有的威德爾海豹還沒有鑽出洞口,就因缺氧和體力耗盡而死亡。
為了保存自己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冰洞,威德爾海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啃一次,避免洞口被再次凍結。這樣,冰洞就成了它進出海洋、呼吸和進行活動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