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2 / 3)

外麵夜色濃了,孫中山點起了油燈,他早早地鑽進被子裏,趴著匆匆寫信。

不一會兒,柯爾又推門進來,若無其事地把小煤簍放在爐旁,目視孫中山。

孫中山沒有起床,他把僅有的20英鎊夾在信中,丟進了柯爾的簍中。

柯爾像沒事人似的將信、錢抓在手中,走了出去。

柯爾並沒有馬上到康德黎家去,先動作的倒是賀維太太。

街市已是昏昏然的深夜,玻璃路燈閃動著橙黃色的光。一個黑影在門前徘徊,是個女人,她正是賀維太太。

這時康德黎夫婦都還沒有就寢。

康德黎夫人穿上了浴袍從洗澡間出來,對仍坐在床前發呆的康德黎說:“還不洗澡睡覺?

快12點了。”

康德黎說:“孫文已經失蹤6天了。我看是凶多吉少了。”

這時門鈴驟然響起,嚇了康德黎一跳。

夫人疑問地說:“這麼晚了,誰會這麼冒失來訪?”

康德黎披上大衣向外走:“我去看看。”

康德黎打開大門四望,沒有人影,他疑惑地看了看門鈴,正要關門,發現門底下有一封信。他馬上拆開,在門燈底下閱讀。

信上的字歪歪扭扭,不是文化很高的人寫的。隻見信上寫道:“尊敬的先生,我來報信,你的中國朋友,從上星期日起,被囚禁在中國公使館,不久將會被雇船運回中國處死,他是個好人。請你盡力幫助他從魔鬼手中解脫出來,我相信他叫孫逸仙。”

康德黎又驚又喜,再次向馬路望去,除了有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婦人在前麵走而外,別無他人,雪花靜靜地灑落。

康德黎冒雪跑到路上疾追,他腳上還穿著拖鞋,他追了幾步又不自信了,他不相信那個表情木然的老嫗與孫中山有關。

有了孫中山的準確消息,康德黎夫婦都很興奮,困意全消,他們連夜把孟森從家裏叫了來。孟森冒著深夜的寒風趕到康德黎家時,康德黎不在,他去了警察署,過了一會兒,氣喘籲籲地回來,臉上的氣色很不好。他先是就近跑到了梅爾篷巷內的警察署去報案,從那出來,又去了蘇格蘭場去報案,令人沮喪的是,兩個警察署的人都說這事與他們無關。

“因為孫先生不是英國人嗎?”康太太問。

孟森說:“不管是哪國人,凡在你管區內出了事,警察都有義務嘛。”

康德黎說:“更可氣的是,他們聽完了我的陳述,說我已盡到了責任,叫我回家去睡覺,不要做聲。”

“狗娘養的。”孟森氣得罵了一句粗話。

夫人笑了起來:“我可是第一次聽到孟森博士罵粗話。”

孟森不好意思地笑了:“急了……” 康德黎說:“我去找過馬格裏爵士,他又到鄉下去了。我們天亮後馬上去找政府。”他隨即拍了拍自己腦門,“該死,明天又是禮拜天。”

孟森說:“萬一就是明天公使館把孫先生押到船上運走呢?”

幾個人都呆住,沒了主意。

最後康德黎決定分頭行動,吩咐夫人天亮後去葛蘭旅館,把孫先生行李取來,不能讓他的文件、信件落入中國公使館手中,他自己去找外交部,孟森則去找新聞記者,一定要把孫文救出虎口。

突然,震耳的敲門聲響起來,三人都嚇了一跳,看看時鍾,子夜兩點。

康德黎衝過去,拉開了房門。

在街燈昏暗的門廊下站著柯爾。先後奔出門來的康德黎、孟森幾乎同時問:“先生你找誰?”

“我找康德黎博士,是一個中國人讓我來送信的。”

“孫文?”康德黎驚喜地叫了起來。

柯爾拿出了孫中山手書的名片,還有20英鎊紙幣,交到康德黎手上說:“這是孫先生給我的酬勞。他是個好人,我不能接受,請代我還給他。”

孟森急問:“他現在怎麼樣了?”

“快去援助他吧,看在上帝的分上。”柯爾說,“中國公使館已經雇好了船,要釘一個木籠子把孫先生秘密運回東方去殺頭呢。”

“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孟森說。

康德黎說:“如果馬格裏不下鄉去,就好辦多了,他畢竟是在使館工作的英國人,也會給我們麵子。”

柯爾吃驚道:“什麼?你說馬格裏不在?他根本沒有出門,他方才還在中國公使館與公使在小屋裏密談呢。”

孟森道:“一個受過英國嚴格正統教育的人,不會這樣吧。”

柯爾不屑地搖著頭說:“ 囚禁孫文,是他的主意,讓我們對孫文嚴加看管,不準向外界透信的,也是他;幫著租船,也是他出麵辦的。”

孟森說:“看來,他不是拿了中國人太多的金幣,就是他想戴滿清的水晶頂子、孔雀翎子,不然沒法解釋。”

康德黎說:“由於馬格裏卷入這場陰謀,增加了我們營救孫逸仙的難度。”

這時康德黎夫人推門出來:“外麵這麼冷,把客人請到屋子裏談吧!”

康德黎這才伸手讓柯爾進屋:“抱歉。”

他們把客人帶進溫暖的客廳,康德黎才發現柯爾在瑟瑟發抖,他穿得太單薄了,忙把他拉到壁爐前烤火。

康德黎夫人點旺了壁爐,幾個人圍在壁爐前喝著咖啡。

康德黎拿出自己的名片,寫了幾行字,交給柯爾說:“這個,求你交給孫文,讓他先放心。”

柯爾說:“一定辦到。”

孟森說:“你盡量好好照顧孫先生,我們將會重謝你的。”

“我不求什麼謝。”柯爾說,“這個中國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值得兩位博士這樣賣力營救嗎?僅僅因為你們是熟人嗎?”

孟森說:“怎麼跟你說呢?當然了,孫文是個有修養、有道德、有學問的人。”

康德黎補充解釋說,更重要的,他是一個代表中國的進步與未來的思想家。中國是一個很黑暗、很落後的窮國,孫先生想改變這個現狀,讓幾萬萬中國百姓過上好日子,他這想法觸怒了皇上,因為孫先生隻有推翻了皇帝才能造就那樣的國家。

柯爾說:“我懂了。”站起來要告辭。

康德黎夫人收拾好了一個籃子,盛了些麵包、黃油、水果、果醬,交給柯爾,柯爾正在猶豫時,康德黎一把奪過來:“不能送!”康德黎夫人:“他會餓瘦的。”

康德黎說:“我的傻夫人!你叫柯爾送去這個,不等於告訴那些壞蛋,外界已經知道了這場陰謀嗎?那他們會加速迫害孫文的。”

康夫人不好意思地笑了,歎了口氣。

柯爾走了,康德黎說:“有什麼情況,請及時打電話過來,我擔心的是今天晚上他們行動,那我們可就來不及了。”

柯爾說:“我一定一宿不離開那裏。”

他走了後,康德黎說:“我去報館,去找《泰晤士報》,訴諸輿論,孟森,你去中國公使館。夫人在家守電話。事不宜遲,連夜幹。”

說畢他二人都匆匆穿上了大衣。

天已蒙蒙亮,孟森終於叫開了中國公使館的門,出來開門的是哈欠連天的鄧廷鏗,他打量孟森一眼,懶洋洋地問:“太早了吧,先生!”順手要關門。

孟森擋住他的手,遞上了自己的名片。

“是孟森博士,我知道先生的大名。”鄧廷鏗一下子變得禮貌了,“請問,有什麼事要我們效勞嗎?請。”

孟森說:“我有一個朋友叫孫文,據說被中國公使館扣留了,這可是違反英國法律的,我希望你能有個說詞才好。”

“什麼?扣人?”鄧廷鏗裝得若無其事又顯得十分驚訝,“我不知先生在說什麼。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博士到過中國,豈不了解嗎?公使館怎麼會私設公堂呢?這純屬謠傳。”

孟森不信:“我們有確切的根據。”

“那你找警察來搜查好了,”鄧廷鏗說,“就是你說的孫文是何許人也,我們也從沒聽說過。”

這一來,孟森已經有幾分泄氣了,也有幾分後悔。現在怎麼辦?總不能讓柯爾出來指證吧?

不到萬一,不能這樣做,他決定先去雇幾個私人偵探,在公使館房前屋後嚴密監視,隻要他們不把孫文運走,就為營救贏得了時間。

康德黎也不順利,他沒料到,聲名遠播全球的泰晤士報對這件綁架案不感興趣。

當康德黎掃興地從報館台階上下來時,孟森趕來,說了他雇了私人偵探的事,康德黎大加讚賞,孟森說這是不得已,因為中方矢口否認。咱又沒權進去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