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袁寧一首“再和前韻”,讓婁永年下不了台(2 / 2)

閔儀與婁永年初始還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當袁寧寫完整首詩時,兩人表情都嚴肅了起來。

尤其那句“溪月一鉤窺玉鏡,江梅千樹插冰壺。”分外合乎今夜之景。

一輪秋月當空,街道上煙花火焰銀樹燦爛無比。

望著眼前的白紙黑字,婁永年的臉色差到了極點。

其它人更是沒有料到袁寧能寫出這種絕妙的詩來。

閔儀的第一反應則是,這詩是袁寧剽竊的,他死死地盯著那五十六個歪歪扭扭的字,又將自己腦海裏所有讀過的詩翻了一遍,拚命的想找出一兩首相似的來。

可是這般搜腸刮肚想了好一會,別說是相似的了,就是風格相近的都沒找出來。

另一邊婁永年早已放棄了,隻眼睛盯著閔儀,等這位掌諭說話。

這會他著實將腸子都悔青了,剛才若是不多嘴,袁寧勝也就勝了,他雖不能得逞,卻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結果因為一時口快,現在卻要擔心袁寧提出什麼刁鑽的要求來。

眾人見閔儀沉著臉,眼珠隻在那詩上來回轉動,那模樣哪裏有半分為人師表的樣子,更像一隻餓極了的野獸。

耳聽著外麵街道上一陣陣歡呼和絲竹弦樂,這房間裏卻詭異的靜默。

“掌諭以為久遠這詩如何?”

最終還是譚紹元打破了這令人煩悶的氣氛。

閔儀這才撚須,不情不願地道:“這首律詩情境高雅,可稱佳作。若當真是自身的本事,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他言語裏依舊認為這一首不是袁寧自己寫出來的,隻是苦於拿不出什麼證據來。

婁永年急切道:“掌諭……”

閔儀抬手作停,沉聲道:“永年,你若不服,可也再作一首。”

婁永年一噎,看著那首詩,心裏清楚,自己哪怕在這抓耳撓腮一夜也勝不過,徒然受辱罷了,隻得頹然道:“學生聽掌諭之言。”

然後臉色難看地對袁寧笑了笑道:“袁兄有何吩咐?”

此刻恰逢外麵有人高聲道:“憐雪娘子來了!憐雪娘子來了!”

袁寧笑道:“戲言罷了,婁兄何必當真?咱們還是繼續欣賞燈會吧。”

譚紹元見袁寧主動給婁永年台階下,也趁機道:“玩笑一回,閔掌諭,諸位同窗切莫當真,咱們聽曲,聽曲。”

眾人也覺此刻有些難堪,紛紛附和譚紹元的話。

隻不過這對於婁永年來說,隻比挖了他的心更難受。

袁寧這番話看似饒了他,可結合他剛才的表現,著實給他扣上了一頂氣量狹窄的帽子,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偏這番羞辱他還回不了口,否則更落得一個不知好歹的評價。

當街舞台上,憐雪一襲紅衫端坐,撥著弦兒,輕啟檀口,一曲婉轉小調動聽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