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糖尿病的護理管理與教育(一)(3 / 3)

3,預防治療中發生的低血糖

在靜脈點滴胰島素過程中,護士應與醫師配合,密坊觀察藏情變化。若患者出現麵色蒼白、心慌出汗、脈搏微弱,應迅速報.告醫師,急查血糖,若確為低血糖,停用胰島素,並予50對葡萄糖注射液50-1001111靜注。必要時予獨參湯灌胃。“昏迷病人的飲食護理

昏迷患者在最初2-3天內應禁食。由靜脈輸入葡萄糖供給營養,除低血糖患者外,均應在補液中配以適量的胰島素。(三)糖尿病合並感染的護理

“對糖尿病足患者,護士應經常觀察其足背動脈的搏動、皮膚彈性及色澤。如有搏動減弱或消失,皮膚逐漸變白或變紫,常提示膝關節 以下有缺血表現。應及時報告醫師,給予活血化瘀通絡中藥治療,治療後觀察皮膚色澤變化。膠端壞疽要經觀常測皮膚的溫度,了解微循環狀態。

2,對糖尿病足創麵感染、麋爛、潰瘍應給予護罩保護,並配::合醫師清創、引流、換藥、以加速愈合。

·保護壞疽的肢體皮膚。禁用膠布直接貼在創麵周圍皮躍上,護士要指導病人搞好足部衛生。壞疽患者寒冷時用棉襪套胺體保暖。糖尿病足患者有繼發足癬時,應用醋泡方浸泡20分鍾,醋泡方組成,荊芥10g、防風10g、紅花10g、地骨皮12g、皂龜10經、大楓子10g、明礬10g,用布包上藥,醋1公斤泡5天後外用,每日1-次),水溫宜40。匚,連續泡5天。有感染破潰者勿;用。泡後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擦幹。足部幹燥角化,可塗植物-油充分摩擦。糖尿病足患者要選擇柔弱、較為寬鬆的鞋襪,避免.足部擠壓。

I糖尿病性皮膚水泡是誘發感染壞疽的危險因素。對緊張大泡應避兔切開。護士在無菌操作下抽出滲液,預防繼發感染。較小水泡在徵循環改善後可自行吸收。其幹枯形成的痂皮有保護作用,任其自然脫落,切勿剝脫。骶骨及其它受壓部位水泡易會並感染形成糖尿病性潰瘍,愈合時間延長·應重點護理。

、禁止吸煙。護士應對吸煙者進行勸阻。嚴禁在病區吸煙。泡為吸煙和被動吸煙均可促使小動脈痙攣,加重心肌和肢體缺恤。

第二節 糖尿病人的教育與管理

糖尿病屬終生疾患。為了有效地改善臨床症狀,使血、尿糖籠製在較為理想的範圍,以減輕、延緩乃至製止並發症的發生,-必須搞好糖尿病人的教育與管理。

一、對糖尿病人教育的重要性

我們從臨床中發現,部分糖尿病人由於缺乏必要的糖尿病知:識,沒有能堅持有效的飲食控製和治療,以致血糖波動較大,並發症發生發墀較快,甚至致殘,給個人帶來極端的痛苦,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我們還發現,住皖病人經過一段時間正規治療後,血糖下降,症狀減輕。而常因情緒波動,或出院後因;忙於工作,未能堅持控製飲食及治療,使血糖升高,病情反複。可見,糖尿病要獲得理想的療效,僅僅有醫護人員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掌握糖尿病爐治知識。隻有兩者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消除影響糖尿病病情V各種因素,獲得較好的療效。

二、對糖尿病人教育內容

(一)正確地認識和對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個並發症多,可累及多係統、多髒器的內分泌代謝疾病,病程漫長。長期的飲食控製與各種煩瑣的治療與檢查,給病人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對該病的不可根治性和各種嚴重的並發症給患者的心靈上罩上一層陰影,甚至產生恐懼情緒。'她們希望獲得同情與支持,得到認真的治療和護理,急盼早曰康複[這種期待辦理驅烤患者嗎處求藥,八方投醫。他們寄希生於二醫生高超的醫術與靈丹妙藥奇跡般的出現。總之,期待著康複,斯待著生存。這是積極的心理狀態,是患者的精神支柱及與疾病3作鬥爭的原動力。但有的病人辭嚴峻的疾病現實麵前,期待往往:落空而陷入迷輞之中,精神萎糜,情緒低落。甚至出現抑鬱、自戕以至拒絕治療。也有人要麼滿不在乎,盲目樂觀,要麼我行我素,“玻罐子破摔”。也有些患者經一段治療之後,血糖、尿糖:下降至接近正常或正常水平自,認為完全治愈,萬事大吉,放鬆了對飲食控製,直到血糖急驟上升、病情加重時方才發覺,又險入極度悲觀之中。凡此種種,產生原因都在於對本病缺乏正確的:認識,不懂得情緒波動將減少胰島素分泌、加重病情中的道理。因此,有必要加強糖尿病宣教工作,鼓勵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與糖尿病作長期鬥爭的信心,使病人既認識到糖尿病控二製病情的長期性和重要性,又要讓病人知道有效地控製血糖,對延緩並發症的作用,以及早期微血管病變是可逆的這些醫學知-識。讓他捫消除悲觀,看到光明和希望。要嚴肅地向患者指出,要想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必須在醫師製定的治療方案指導下,循序-漸進。目前,無論中、西藥物都不可能產生"藥到病除”、"柳底根洽"的療效。切切不可病急亂投醫,病重亂服藥,甚至上江:..湖騙子的當。其緒果,必定事與願違。

(二)合理地安排糖尿病人工作、學習和生活

“在社會的關心下努力工作和學習

糖尿病既然是十分頑固的終身疾患,那麼,能否獲得與正腎人一樣的工作和學習的權利呢?這是所有糖尿病患者共同關心的問題。在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的影響下,對"健康”含義,不僅是指生理方麵的正常,而且必須有良雙的心理狀態和社會蓉應能力。社會應當關心糖尿病患者,應當根糖尿病患者病情,安:排適當工作,其所在單位,應當在生活上關心和照顧他們,並按:其德才培養與使用,決不能把他們當成包袱。作為患者本人,紀當在病情得到控製後,積極擔負起力所能及的工作。實踐證明,適當的勞動可以促使糖尿病向有利的方向轉化,因為勞動對於人.來說,,不僅具有生存和道德上的意義,而且也是心理衛生的表二現。患者從勞動中擺脫不必要的煩惱和憂慮,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內心感到健康與充實,從而提高自信、自尊,獲得愉悅的’心境。反之,尚能勞動而長期休養,有一種被社會遺忘的空虛和孤獨感。再者,通過適量的勞動,增加能量消耗,促進血中葡萄糖轉化為能量。勞動、尤其是體力勞動,將起到胰島素那樣的作用而降低血糖。但必敘強調勞動要適度,注意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