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特別是我國進入WTO以後,在國際經濟大循環的環境下,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為適應國家對外開放的形勢和滿足國際信息交換的需要,信息化建設時也日益需要注意標準化。
一、信息標準化的現狀
目前在信息化建設方麵已經有了相當的投入,並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部分係統和軟件達到了較先進的水平,但低水平、重複性開發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這不但造成了資源的很大浪費,而且嚴重地阻礙了信息化進程的發展。造成重複開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標準化。所以,在信息化建設中必須重視和加強標準化工作,健全和完善信息係統、數據與信息以及應用軟件的標準和規範,避免低水平的重複開發。
由於國內信息標準化工作相對滯後,因此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統一的信息規範與標準,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這導致不同信息係統之間難以進行信息交流和實現信息共享,產生了數據和信息重複采集和輸入的現象,不但額外增加了數據和信息登錄工作量,而且容易產生數據不一致性,嚴重地製約了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所以,遵循國際信息標準,並以其為基礎製定信息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實現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標準化已成為當務之急。
隨著物聯網的不斷廣泛應用,信息係統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如果沒有一套統一的、完整的規範來加以約束,開發出的信息係統或應用軟件必定漏洞百出甚至無法集成。所以,實現信息係統開發標準化,可以提高信息係統和應用軟件的可靠性與易維護性。
二、信息標準化的問題
在信息標準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從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角度出發,大力開展對物品標識及其係統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說,加強標識係統建設,將有利於提升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益,否則將會成為經濟、社會和企業發展的“瓶頸”。要加強編碼標識體係的建設,首先要認清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在理論層麵,對物品編碼標識係統的研究還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係框架。並且由於行業、應用和技術的不同,以及曆史、市場、政策等多方麵因素的製約,當前存在著眾多編碼標識且同類標識也存在眾多編碼方案,而且各應用領域的編碼方案互不兼容。從標準製定的角度出發,基礎術語、標準體係缺失,各地區行業間物品編碼標識標準也不統一。統一術語,製定有關標準和物品編碼標識方案將有利於完善物品編碼標識係統的理論體係。
(2)在技術層麵,編碼標識研究及應用狀況所麵臨的問題並非缺乏相關技術,而是需要結合物聯網、電子商務的新發展需要,大力開展將編碼標識技術與網絡解析技術的融合研究,而此方麵缺少相應的技術支撐環境,缺少一個良好的編碼標識技術支持平台。因此盡管物聯網應用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更多實現的是行業垂直類應用,但為了促進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滿足行業間的橫向溝通,搭建編碼標識技術支持平台應是現階段的研究重點。
(3)在社會認知層麵,物品編碼標識是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對物品編碼標識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再加上對物品編碼標識宣傳力度不夠,導致人們認為物品編碼就是簡單地給物品賦予一個代碼,對物品編碼的認識過於簡單化,很少考慮編碼資源的通用性、可擴展性及編碼對標識的基礎作用,更談不上對物聯網物品標識迫切需要的認識了;並且目前在物品標識的技術、管理、標準及政策的製定上各自為政,重複建設現象嚴重,造成了資源浪費。在政策和管理上的統籌協調,是有效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