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進尺》reference_book_ids\":[718702689855000064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用在哥舒翰身上同樣適合。
自從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以來,哥舒翰的心頭一直有個結,結的名字叫安氏兄弟。
安氏兄弟指的是安祿山和安思順,當年他倆與哥舒翰一直不和,而且在高力士召集的酒宴上,安祿山曾經大罵哥舒翰是“突厥狗”。
想起這一幕,哥舒翰心裏便不是滋味,明明自己已經想和解,偏偏安祿山沒文化聽不懂自己的話,反而罵自己是“突厥狗”,實在是欺人太甚。
想想這潼關真有意思,一道關把安祿山兄弟從中間隔開,安祿山在外麵造反,安思順在裏麵當官,有點意思。
往日恩怨是不是就這麼算了?哥舒翰問自己。
幾次自問自答後,哥舒翰心緒難平,不行,不能就這麼算了,就算現在收拾不了安祿山,也要把安思順收拾了。
哥舒翰開始在心中謀劃,一場陰謀正在針對安思順展開。
安思順沒有意識到哥舒翰要報複,他正處於劫後餘生的慶幸之中,暫時顧不上哥舒翰。
原本,以他與安祿山的堂兄弟關係,安祿山起兵叛變,他是脫不了幹係的,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安字,雖然他是原裝,安祿山是山寨。
幸好,七十歲的李隆基並不糊塗,他清楚記得安思順數年前曾經向他彙報過安祿山可能叛變,這次彙報成了安思順的護身符。
範陽兵變後,安思順被調離敏感的朔方節度使職位,到長安出任戶部尚書,這說明李隆基恩怨分明。
安思順沒有想到,恩怨分明的不僅有李隆基,也有哥舒翰。
不久,潼關關卡上,哥舒翰的部下抓住一個人,從這個人身上搜出了一封信,是安祿山寫給安思順的。
“如獲至寶”的哥舒翰馬上給李隆基寫了一封奏疏,指控安思順犯有七大罪狀,建議李隆基將之處死。
人證、物證俱在,安思順,你如何抵賴!
不久,戶部尚書安思順以及安思順的兄弟、太仆卿安元貞被李隆基誅殺,家屬全部流放嶺南。
這時,哥舒翰長出了一口氣,舒坦。
從始至終,整件事都是哥舒翰導演的,信是偽造的,人是指使的,扣是給安思順做好的,刀是借李隆基的。哥舒翰行雲流水,一氣嗬成,他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
然而,朝廷上下逐漸都知道了,這次是哥舒翰故意栽贓陷害,而李隆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糊塗而已。
試想,安思順真想叛亂,早跟安祿山一塊起兵了,何必等到今天。
哥舒翰的報複被很多人看在了眼裏,也被楊國忠看在眼裏,楊國忠心裏一驚,原來哥舒翰下手這麼狠呢!
看來以前看走眼了。
從相愛到分手,需要多久?
或許數年,或許一天。
從推心置腹到相互猜忌,需要多久?
或許天長日久,或許一天足夠。
某種程度而言,官場如同情場,有親密無間時,也有分崩離析日。
現在,楊國忠和哥舒翰便走到了翻臉的十字路口,究其主要原因,是身邊傳話的人太多了。
眾所周知,楊國忠與安祿山一直不和,安祿山起兵打出的口號就是“誅殺楊國忠”。本來“誅殺楊國忠”隻是安祿山拉大旗扯虎皮,沒想到楊國忠的人緣太差了,這句口號居然得到了多數人的響應,其中便包括哥舒翰的手下、兵馬使王思禮。
王思禮是懂曆史典故的人,他知道漢朝“七王之亂”時,漢景帝殺掉晁錯讓“七王之亂”失去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既然漢景帝能殺晁錯解圍,那麼本朝為什麼不能殺楊國忠呢?況且那個楊國忠確實該殺。殺了楊國忠,安祿山一夥不就沒有冠冕堂皇的借口了嗎?
王思禮在心中起了殺機。
為了殺掉楊國忠,王思禮製定了兩套方案,一套文殺,一套武殺。
文殺,必須通過哥舒翰,他現在說話最有分量。
王思禮找到哥舒翰,給哥舒翰提了一個建議:上疏李隆基,懇請李隆基誅殺楊國忠。
哥舒翰聽完,使勁搖了搖頭,誅殺楊國忠?還讓我上疏?怎麼可能!
文殺方案被哥舒翰否決,王思禮馬上啟動第二套方案:武殺。
王思禮說:“你不上疏也行,那就給我三十名騎兵,我去長安把他劫到潼關,就在潼關把他殺了!”
如果這個方案得以執行,該多好!
決定權交到哥舒翰手中,如果他同意,楊國忠的命挺不過當晚。
哥舒翰搖搖頭,說:“如果這樣做的話,那就是哥舒翰造反,不是安祿山造反了!”
文殺、武殺兩套方案就這樣無疾而終,哥舒翰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居然過不去。
不久,就有人到楊國忠的耳邊傳話了,傳話人沒在曆史上留下名字,姑且就叫無名氏吧。
無名氏對楊國忠說:“如今朝廷重兵都在哥舒翰手中,如果哥舒翰揮旗西指,宰相大人您不就危險了嗎?”
楊國忠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哥舒翰算計安思順的手法他已經見識過了,他知道這個人的手有多黑。
如果那樣,恐怕……
楊國忠感覺身上有些發冷。
以楊國忠與哥舒翰的關係,原本不至於到翻臉的地步,隻是兩人身邊傳話的人太多了,傳著傳著便走樣了。
同樣一句話,經過瞎傳,可能完全變樣,這一點在馮鞏、郭冬臨的小品《得寸進尺》中有過一針見血的體現:
馮:郭大腕兒,您可千萬別著急。有什麼事兒你跟我說,我給您轉達。要不然非打起來不可呀。
郭:其實咱不想走,咱想演戲。咱是演員呀!
馮(傳話給導演):他說了,要演戲,得加錢呀。
導演:加錢?你問問他,加多少?
馮(傳話給郭冬臨):她說了,你不演,就拉倒。
郭:我不演……我不跟她一般見識。這個導演太年輕。
馮(傳話給導演):他說你是狐狸精。
導演:這種演員,這種演員太猖狂。
馮(傳話給郭冬臨):她說你是黃鼠狼。
郭:這個女人招人煩。
馮(傳話給導演):他說你吃了搖頭丸。
導演:這種男人真要命。
馮(傳話給郭冬臨):他說你得了瘋牛病啊!
郭:我不演了我。
看看,好好的話,一攪和,全變味了。
現在楊國忠和哥舒翰的關係就被攪和緊張了,楊國忠意識到,必須行動起來,給自己裝一道防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