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長安亂(3 / 3)

如今黃巢進城,李儼出城,二人都在與時間賽跑。

李儼逃亡奔向駱穀,接下來將落腳興元,接下來去往成都。

被李儼拋棄在長安城的皇族則墜入萬劫不複深淵,黃巢下令,全部清除,一個不留,甚至嬰兒!

十二月十三日,黃巢在含元殿登基稱帝,國號為大齊,年號金統,封妻子為皇後,命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趙璋兼侍中。黃巢下詔,原唐朝四品及以下官員原地不動,照常上班,三品以上官員就地停職。

黃巢以為就此開天辟地、改朝換代,事實證明,他把問題想簡單了,他得到的僅僅是一個長安城,而不是天下。

即便在長安,黃巢也沒有得到民眾的真正支持。

僅僅幾個月後,長安爆發了一場文字災難。

有人在尚書省大門題詩,諷刺政府官員,過路的人指指點點,不時爆發出哄笑聲。太尉尚讓大怒,先把怒氣撒到了大門守衛以及尚書省官員身上,竟然全部挖出眼珠,腳朝上頭朝下,倒吊在那裏。然後全城大搜捕,凡是城中能寫詩的知識分子一律誅殺,這場搜捕,誅殺了三千餘人。

尚讓還不解氣,又搜捕識字的市民,全部罰做卑賤差役。

這樣戾氣十足的政府,永遠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這樣匪氣十足的統治,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黃巢所處的長安城,越來越像一個牢籠,周邊圍繞的是唐王朝各地前來的勤王部隊,對黃巢虎視眈眈。

鳳翔節度使鄭畋受命出任京城四麵諸軍行營都統,負責指揮各地勤王部隊。鄭畋推薦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為副都統,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為行軍司馬,諸將協力,討伐黃巢。

黃巢沒有把鄭畋放在眼裏,太尉尚讓也沒有把天下勤王的部隊放在眼裏,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從長安出發,進攻鳳翔。

尚讓以為鄭畋隻是一個不懂軍事的文人,這一次,他想錯了。

鄭畋命唐弘夫在險要處埋伏,自己率數千人,引誘尚讓進攻。尚讓五萬大軍在戰鼓聲中緩緩前進,不成隊形,走到龍尾陂時,唐軍伏兵齊出,殺得齊軍大敗,斬首兩萬餘人。

這場大敗讓黃巢心驚膽寒,眼看天下勤王部隊即將完成對長安合圍,黃巢不敢久留,決定放棄長安。

公元881年四月五日,黃巢放棄長安,向東撤退,京城四麵諸軍行營副都統程宗楚首先發動攻擊,從延秋門進城,行軍司馬唐弘夫的部隊隨後而至,義武節度使王處存也率領精兵五千趁夜進入長安。

形勢本來朝著有利於唐軍的方向發展,關鍵時刻,程宗楚起了貪功之心,身為副都統,他居然沒有通知其餘勤王部隊進城,他不想論功行賞的人太多!

長安百姓喜迎王師歸來,紛紛響應,爭相出來迎接,有的用瓦片攻擊尚未退出長安的齊軍士兵,有的從地上收攏齊軍射出的箭送給唐軍使用。

長安百姓萬萬沒想到的是,進城的唐軍士兵並沒有忙於四處駐防,安定百姓,他們居然把手伸向了長安百姓,四處劫掠,私闖民宅,大肆搜刮長安城中的金銀綢緞布匹甚至婦女!

長安百姓徹底懵了,來的到底是兵還是匪啊?

程宗楚高興得太早了,他壓根兒沒有注意到黃巢並沒有走遠,就在灞上露天紮營。

黃巢紮營灞上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唐軍控製住了長安城,他便繼續引軍東去,尋找下一個安身之所,如果唐軍控製不住長安城,那就有機會了。

得到探馬消息,黃巢決定殺一個回馬槍,再回長安城。

黃巢部眾從長安各門殺進長安城,正在縱兵搶劫的程宗楚、唐弘夫猝不及防,倉促迎戰,程宗楚、唐弘夫雙雙被殺,搶劫收獲頗豐的唐軍士兵負重太多,無法跑動,紛紛倒在血泊之中。

激戰過後,唐軍折損百分之九十以上,義武節度使王處存集合殘兵,狼狽回營。

四月十日,黃巢再進長安,鑒於長安市民之前紛紛幫助唐軍,他要給長安市民一個永遠忘不了的教訓。

黃巢部眾四出屠殺,被屠市民的鮮血彙成了小河,稱為“洗城”。

黃巢注定當不了長安之主,長安百姓永遠無法與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