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塵埃落定(1 / 3)

再回長安,黃巢麵臨的依然是困局。

經過一年的準備和調度,唐軍從四麵八方向長安周邊集結,長安以北、以西都有唐軍駐紮,交通被切斷;長安以南是秦嶺,無法逾越,留給黃巢的隻有向東一條通道。

黃巢的勢力開始萎縮,實際控製範圍不過長安城外加同州和華州兩州。地盤萎縮的同時,糧草日益吃緊,長安城內一鬥米售價高達三十貫。

同州防禦使朱溫跟隨黃巢起兵,多年來屢立戰功,本想跟著黃巢過好日子,不成想日子越過越苦。

朱溫正麵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遭遇,戰事吃緊,然而屢次向黃巢告急,奏章都被右最高統帥孟楷壓了下來,朱溫望穿秋水,不見援兵。

朱溫心寒了,也看穿了,如今黃巢實力日益萎縮,長久不了,該為自己的下一步早作打算了。

親信將領趁機勸朱溫向唐投降,朱溫思考了幾天,同意了。

公元882年九月十七日,朱溫誅殺監軍宦官嚴實,舉全州向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投降。朱溫的母親姓王,以這個由頭,朱溫稱王重榮為舅父。能在亂世混得風生水起,朱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王重榮將朱溫投降的消息寫成奏章,快馬送往成都,皇帝李儼閱後,大喜過望,把朱溫當成上天賜予自己的禮物,李儼任命朱溫為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並賜名朱全忠。

他並不知道,二十餘年後,滅亡唐朝的正是他親自賜名的朱全忠。

投降也是可以傳染的。

投降後的朱溫受到朝廷諸多禮遇,這讓駐守華州的華州刺史李詳羨慕不已。都是給黃巢扛活的老夥計,既然朱溫能投降唐朝享受禮遇,我李詳為什麼不能?

李詳沒有朱溫幸運,投降的念頭剛發芽,就被監軍宦官檢舉告發了。

黃巢不敢遲疑,立斬李詳,任命自己的弟弟黃思鄴為華州刺史。

形勢向著有利於唐軍的方向發展,但一時半會還是撲滅不了黃巢。圍困長安的勤王部隊總體實力在黃巢之上,但論單支部隊的作戰能力,都不是黃巢對手。大家都擔心自己受損失,都不敢主動出擊,雙方就這樣一直僵持著。

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憂心忡忡,求計於特遣兵團監軍宦官楊複光,該如何打破僵局呢?

楊複光的養父楊玄價與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有過交往,關係甚篤,有了這層關係,楊複光與李克用也有交情,關鍵時刻,楊複光隆重推薦了李克用。

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出自沙陀部落,率領沙陀部落投降唐朝,被賜姓李。蜜月期過後,父子二人想多占地盤,與朝廷產生齟齬,從此雙方互相猜忌。

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楊複光想用這個機會讓李克用與朝廷和解,隻要李克用率領沙陀兵勤王,唐軍與黃巢的均勢就能打破。

楊複光的建議得到了朝廷認可,李克用遂率沙陀軍四萬進抵河中,黃巢的苦日子要更苦了。

黃巢知道李克用來者不善,黃巢的士兵也知道沙陀兵難纏,紛紛提醒:“烏鴉兵來了,還是躲著點吧。”(李克用的士兵穿著黑色軍服,被稱為烏鴉兵)

黃巢想拉攏李克用,派出使節給李克用送禮求和,李克用臉皮夠厚,禮收下,使節送回,但該打還得打。

公元883年二月十五日,李克用率軍抵達乾阬,與河中、義武、忠武各戰區特遣兵團會師。

黃巢屬下太尉尚讓率軍十五萬駐紮梁田陂,準備與李克用決一死戰。

第二天,會戰開始,雙方數十萬大軍纏鬥在一起,從中午打到了傍晚。有了李克用的沙陀兵助陣,唐軍戰鬥力得以提升,到傍晚時分,勝負已定,唐軍大勝,齊軍大敗,被俘及被殺數萬人,屍橫三十裏。

這一戰讓黃巢傷了元氣,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長安又斷糧了。

長安待不下去了,黃巢暗自籌備,計劃退出長安。

李克用得勝不饒人,步步緊逼,步兵進逼渭橋,騎兵駐紮渭水之北,尤其欺負人的是,每晚派兵潛入長安,縱火焚燒草料和糧食,長安城每晚都有一處火光衝天,那是李克用送給黃巢的禮物。

四月五日,李克用等軍從光泰門攻入長安,黃巢抵擋不住,縱火焚燒皇宮,逃出長安城。齊軍士兵或戰死,或投降,傷亡慘重。作為王者之師的唐軍,奸淫燒殺,大肆劫掠,與齊軍行徑並無分別。

長安,命運多舛。

時隔兩年四個月,長安城終於回到唐軍手中,若論戰功,李克用當之無愧功高第一。這一年李克用二十八歲,因為一隻眼睛比另一隻眼睛小,人送外號:獨眼龍。

皇帝李儼沒有虧待李克用,之前任命李克用為雁門節度使,立下頭功之後,李儼賞賜升級,升任李克用為河東節度使,這可是李克用夢寐以求的職務,現在終於得到了。

從這時起,李克用成為一個可以影響時局的風雲人物。

退出長安的黃巢部眾向東轉移,右最高統帥孟楷率軍一萬攻打蔡州,駐防的奉國節度使秦宗權迎戰,被孟楷打得大敗。秦宗權退守州城,經不住孟楷的猛攻,便打開城門投降,向黃巢稱臣,調轉槍頭向唐軍作戰。

黃巢以為還會像以往一樣席卷附近的州城,沒想到,在蔡州臨近的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城下,黃巢遭遇了一生中最難打的一仗,這一仗打了將近三百天。

陳州刺史趙犨是一個有大局觀的人,早在黃巢還盤踞長安時,趙犨便斷定,如果黃巢不死在長安,就一定會向東逃竄,而陳州首當其衝。

趙犨提前挖好了壕溝,加固了城牆,磨利了武器,積蓄了草料糧食。在陳州城外,趙犨實行堅壁清野,六十裏以內,稍有餘糧的人家全部強行遷往城內居住。

右最高統帥孟楷收降秦宗權後,進駐項城,準備一鼓作氣攻下陳州。

陳州城下,趙犨先故意示弱,待孟楷稍有鬆懈,事先埋伏好的兵馬齊出,孟楷猝不及防,潰不成軍,本人也被生擒,後被斬首。

孟楷的死震動了黃巢,黃巢率領全部兵馬進駐與陳州相隔不遠的溵水。

六月,黃巢與秦宗權聯軍合圍陳州,四麵八方猛烈攻城。城內的趙犨沉著冷靜,不僅防守,還主動開城門出擊,每次出擊都能把齊軍擊破。

黃巢被深深激怒了,他決定不走了,一定要拿下陳州,一雪前恥。

這個決定是黃巢一生中做的最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注定了黃巢的大敗局。

陳州城外的黃巢建立了營寨,修築了宮殿,設立政府機關,做長期經營的打算。然而這隻是黃巢的一廂情願,陳州城外民生凋敝,殘存的百姓家中根本沒有餘糧。

黃巢想出了一個慘無人道的辦法——掠奪農民充當糧食,把人投入特製的大號石臼中搗碎或磨碎,然後當成軍糧發放下去。

如此慘無人道,焉能不敗!

陳州城下,黃巢聯軍圍困了近三百天,大小戰鬥數百次,然而城內軍民越發齊心,城防依然堅固。

小小的陳州城讓黃巢困頓了三百天,也為唐朝各路特遣部隊會師贏得了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