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一——話說朱元璋出身貧寒,年少時當過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餓得無法忍受,拾起人家丟棄的過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進嘴裏,那種鮮美味道刻骨銘心。
後來他當了軍事統帥,軍隊一路勝利地打到安徽,高興之餘,命令全軍共吃臭豆腐慶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
說法二——明代學者何日華在當時著作中說,安徽黟縣人喜歡在夏秋之際用鹽使豆腐變色生毛,擦洗幹淨投入沸油中煎炸,有海中鱷魚的味道。
自然,就傳統來說,第二個說法可靠。
為什麼,想也是知道,朱元璋老哥窮成那樣,就算他撿臭豆腐,但他哪來的油來煎之呢?
要知道,古代的時候,油也是很值錢的,小戶人家甚至吃不到油。
所以朱哥沒那機會。
這種菜,該是當時安徽的土菜。
是一種還沒有被播及出去的地方菜。
這是當然的。
以臭豆腐這樣的菜,傳揚不出去,也是應該的。
中國菜多了,沒事幹誰吃這東西?
隻有純正的徽州人才會知道這東西的好,會吃這個東西。
劉髑歙的說法是自己是和州人,和州也可以算是一個地方人,如果是這樣的人,該是知道這種菜,看劉髑歙喜歡吃,一點猶豫也沒有,程箅更加的信他了。
或者說,他現在開始真正的相信了劉髑歙。
古人精吧!
不知不覺,試你一把。
不錯,認得家鄉菜,吃得這家鄉菜,還吃得這麼理所當然,坦然自若,是本地人!
中國人鄉土觀念重,劉髑歙是本地人,那麼這樣的女婿已經……
哈哈哈哈……
很不錯了!
“賢侄,你真的想要留下來發展?”
“是!我雖有心仕途,當一個蓋世的大將軍,於天下間耀出我的光彩,不過為了小姐,我劉髑歙願意獻出一切!”
程箅道:“你真舍得?”
劉髑歙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雖然不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但這是因為我有了我更想要的事……”
這話說的……
程儴兒臉都羞紅了,坐立不安,左右不是。
程箅卻喜,道:“你現在是租房住?”
劉髑歙點頭,道:“卻也不多,我身邊多少也有隨從……”
程箅知道,一般有身家的人如果去投軍,都會在自己的身邊拉點人,一個人去投軍,太百嘛兒不是了,有了弟兄,有了屬下,這樣的日子才可以算是好呢!
“有多少?”
“十幾個……”
“隻是十幾個……”
還以為有三五十人呢。
“那也不多,你就把他們接來,住我這裏吧!”
“這……如何使得?”
“你不是喜歡小女嗎?”
“是……”
“這就成了,還是說,你家中另有長輩?”
“沒有……”
“哈哈……那就聽我的!”
“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真是人若走運,走路都可以踩到狗頭金。
劉髑歙現在走運,他開放了自己的心胸,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念頭通達,自然是運氣上門。
也許有人不信,但事實往往就是如此,所以才會有好事成雙之語。
有的時候,你在某一段時間裏,就是會感覺到,你做什麼就成什麼,這就是運氣,你可以說他不存在,但縱觀曆史,你又不得不發現,一些王八蛋真(亻也)(女馬)的好運。
比如漢高祖劉邦,幾次險死環生,這貨愣是不死。
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
要不然,人類也不會有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了。
有運氣的人,往往就是難以死掉。
劉髑歙現在走運。
他有信心,有膽量,有勇氣。
可以這樣說。
他不跟程儴兒,不敲撞程府的門,不發揮自己的口才,他也不會順利到現在這種地步。
到得晚間,程箅心情不錯,看劉髑歙的手下,果然……
不算太糟,有老,有小,是一個家族出來的樣子。
卻是不知道,這裏的人都是劉髑歙搶來的。
逼來的。
進入這樣的宅子,刑大等人可都是……
太美了。
眾人堅定了跟隨劉髑歙大爺的心,一個個管他叫公子爺。
晚間,程箅再和劉髑歙聊了幾句,越發的心中滿意,定下了心計,要帶劉髑歙走走轉轉,先揚個名,道個亮,再把女兒嫁給他,之後為他謀取一個官位。
劉髑歙自然是樂意。
就此在這裏住下,有了程箅,他的身份就徹底洗白了。
本來應天府派出人來要找歸無光,最後一看程府,得了程府拿出的片刺,也就片兒,這事就不了了之了,一個死絕了的人家,誰還在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反正候家早早就沒落了。
於是,這件事就徹底的風平浪靜。
而在劉髑歙靜候的時候……
一件大事發生了!
那就是著名的,名動天下的——薩爾滸之戰。
這是一次由軍事大白癡,史前級弱智的六旬老匹夫——楊鎬。
這傻子帶兵去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