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想要搞大農莊,也不容易啊!
首先,是農具問題,這就得花錢。
劉髑歙自己知道,自己那六千兩銀子,用來幹這些事,三五天就會淨光了。
他買農具要錢,準備牛馬要錢,在還沒有收獲的時候,上千號人的吃食也是要錢。
平津戰役的時候,林彪大帥說過一句話:“你知道一百萬人一天吃多少?”
雖然劉髑歙手下沒有一百萬人,但就這三千多人,後來陸續上了五千,吃飯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如果不是有程氏,劉髑歙根本辦不成這事!
就算如此,他也計算過了……
想要平平安安的把這事辦完,恐怕自己得花費兩到三萬兩的銀子。
這才可能把事辦好!
這筆錢劉髑歙是沒有的,誰出?
隻能是程箅。
程箅算是把自己全部的錢都提出來了。
他還把自己的老管家派在劉髑歙的身邊。
劉髑歙從程儴兒那裏知道,動用了這筆錢,程箅在程氏就再也沒有了話事權,他動用了自己的股本金。
相當於提前分家。
隻不過他人還在,家裏又有程老太爺,因此還不至於過不下,現在還在南京挺著呢。
用程箅的話說,在劉髑歙的家業沒穩定下來,他得多支撐一會。
他在這個位子上的時間久點,程家也就能多挺劉髑歙點。
劉髑歙盡早的把家業置辦起來,也好上門提親。
程箅給劉髑歙的日子是一年……
你一年的時間,要什麼給什麼,這個屯戶該整起來了,這個兵營該建起來了,你也該有資本來提親了。
當你正式的有了恒產,我也才可以放心的把女兒嫁給你了!
當然,為了這一切,劉髑歙還得寫下約書!
這種事雖然在感情上讓人難堪,卻是很必須的。
不過……
寫下之後,劉髑歙覺得這是值得的。
因為程箅一下子拿出了五萬兩白銀!
以一兩白銀值六百元人民幣算,這一筆錢是現在的三千萬人民幣!
有三千萬人民幣,還有什麼事是辦不成的呢?
有了這筆錢,劉髑歙自然是心甘情願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如果幹不出人樣來,那是十分丟臉的。
到達三河鎮,嚴家村,劉髑歙在外看了看,然後就宣布動工!
對於這票軍戶的到來,嚴家村是反對的,不過你怎可反對一批軍戶?
所慶幸的是,他們知道這票軍戶們是閹人!
雖然以嚴家村的智商,大約是很難明白,為什麼一個千戶所居然全都是閹人,但至少不用擔心村裏的姑娘被(弓雖)(女幹)了。
這讓嚴家村的人們略微的放心。
但很快,他們就接受了這票軍戶。
嚴家村的地不是很多,人口也就是那樣,六百多口,算是大村,也大不到哪兒去。
主要是這裏的地好,總算收成還可以養活人。
但就算是這樣,也是不得飽。
隻能是勉強過自己的小日子而已!
有力氣的後生都想著法兒的到廬州去打工。
在城裏好賺錢。
劉髑歙到達了這裏,就開始幹活。
他並不是自己主動的幹活,而是把自己的意圖告訴程務本。
程務本是程箅的管家。
開玩笑,程箅當然不可能一次就把整整三千萬人民幣交給劉髑歙。
這世上沒有那麼傻的人,哪怕是在大明朝。
特別是在這樣的一家商戶裏。
劉髑歙的初步計劃是建立自己的軍堡。
他下達了命令,讓程務本把農具發下來,先讓一千人去開田!
用農具開田是很吃力的,但好在可以通過程氏得到牛馬之類的。
加上那些農具,也就夠了。
特別重要的一點是,閹人們很珍惜這次的機會,他們很舍得下力氣幹活。
當然,也有一些懶骨頭,不過他們被派去幹別的了。
種地這種事情,看興趣,劉髑歙是一個知情識趣的人。
有的人天生就不愛在土裏刨食,你硬要他幹那種活,反而是受罪!
再說,這些人裏也不是每個都種過地的。
很多人並沒有種過地。
自然也就更不想要再務所謂的農了。
於是劉髑歙讓他們去燒土磚。
把粘土起出來,粘土是很容易找到的。
挖出這種粘土,然後燒。
指望這樣的磚燒成現代大紅磚,那是不可能,這隻是土磚,不過,湊合著用吧!
就算是大明朝,這種窮鄉下,也是用夯土來造房子。
大一點的大戶是用磚,徽州這邊是有大磚房,你看看他們的價格是多少。
那種白牆黑瓦的大房沒個三五萬兩白銀,是想都不要想。
不過你讓劉髑歙現在把手上的這筆錢拿去蓋大瓦房,除非他腦殘了。
目前這樣,且也就夠了。
燒出初批的土磚來,劉髑歙讓人建房。
這個時候,用這種磚,別指望可以蓋多高多結實的房,但矮點的話,對於普通窮人來說,也是寶了。
在一片大勞動,大創造的激情中,嚴家村這裏開始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