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王昭君》論(1)(3 / 3)

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作品肯定了昭君出塞的事件,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它的某些側麵。如唐人張仲素的《王昭君》詩,就描寫了漢匈和好帶來邊境和平繁榮的景象:“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劍戟歸田舍,牛羊繞塞多。”類似作品雖然比較接近曆史的真實,然而立意仍然不高,因為他們不可能深刻理解昭君出塞的曆史意義。的確,要還昭君出塞曆史事件的本來麵目,隻有今天的作家才有可能。而《王昭君》的創新意義,就在於它突破了傳統的昭君題材作品的局囿,在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對曆史事件作了深入研究和重新評價,從而找到了新的立意和題旨。

真正具有獨創性的作品,總是從具有獨創的思想實現突破的。沒有新的立意就沒有新的創造。作家一改昭君出塞的傳統文學的主題,也不再停留在昭君個人的悲劇命運上,而是透過昭君自願出塞的行動揭示出它的曆史光輝。作家站在曆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上,看到這一事件所具有的民族友好、和睦相處的曆史本質。正如他在《王昭君·獻辭》中所說:“敬愛的周總理生前交給我這個任務,寫王昭君曆史劇。我領會周總理的意思,是用這個題材歌頌我國各民族的團結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王昭君》的主題獨創性在於把民族團結和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思想詩化了,使全劇的主題具有深雋的詩意。有人從藝術上肯定作家用民間歌曲《長相知》貫串全劇很高明。而在我們看來,“長相知”恰好構成了全劇的主旋律。這個蘊蓄著理想溫熱和詩意生命的主題滲透在全部戲劇軀體之中。

上邪!

我欲與君長相知,

長命毋絕衰。

山天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長相知啊,長相知。凡引《王昭君》中文字,均出自《人民文學》1978年第11期。

這本是一首樂府民歌,經作家稍加改造,卻成為全劇詩意構思的靈魂。他不但賦予這首情歌以嶄新的含意,並在劇情發展中不斷得到擴張深化,使“長相知”的詩意越來越發散著濃鬱的芳香。如果說在第一幕中昭君唱起這支民歌,抒發著漢匈兩族人民渴望和平友好、團結和睦的美好願望,那麼,在第二幕中這一主題的詩意又作了深進一層的發揮:“長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長相知。”它把民族團結的深刻哲理寓於樸實的語言之中。當作家把富於抒情的詩意願望和詩意的哲理結合在一起時,作品就顯得格外激動人心了。第三、四、五幕,作家在尖銳的戲劇衝突中,把這一詩意主題錘煉得更為深化了。呼韓邪單於和昭君月下愛情的心靈的交流,它既是“長相知”的愛情結晶,又是民族團結的象征。當昭君把合歡被贈給呼韓邪單於時,合歡被所凝結著的“長相思,結不解”,“拉不斷,扯不開”的詩情,就更豐富了“長相知”的詩意主題。盡管有大漢族主義者王龍的破壞和溫頓的陰謀暴亂,“長相知,不相疑”的信念卻在嚴峻的考驗中獲得了勝利。最後,象征著“長相知”的合歡被化為金色的大雁飛向天際,就使全劇的詩意主題同優美的傳說結合起來,推向一個崇高而動人的理想境界,鼓舞著人們為實現民族的團結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