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蝸牛不能吃,活的在烹煮的時候也要煮透;冬眠時期的蝸牛是最佳的食用期,夏秋季節和溫室中的蝸牛不能立即食用;蝸牛不能和螃蟹共同食用,否則可能會出現蕁麻疹。任何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適合老人和小孩,腸胃消化力弱、體質虛弱的人更適合食用。每次30~70g即可。蝸牛黏液較多,常使人討厭,所以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般蝸牛的屠宰方法是先將蝸牛放在涼爽的地方,禁食1~2天,噴水不使其幹燥,以便其排出髒物。一般體重為25g左右的蝸牛適於做湯菜,體重為30~40g的適於炒菜,體重為50~60g的適於烤製或炸食。將靜養過的蝸牛放入清水洗淨,慢慢攪拌使雜質和黏液漂浮在水麵上,然後撈出蝸牛放入清水中洗淨,而後放入開水中煮沸20分鍾,再次用清水洗淨,冷卻後,挑出肉,剔出內髒。另一種方法是直接破殼取肉,而後用濃度較低的明礬水洗去黏液,也可以用食醋或花生油搓洗黏液,再用沸水煮4~6分鍾,冷卻後除去內髒,就可以烹飪加工了。
16.牛奶:白色血液
牛奶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和吸收,物美價廉,人們稱之為“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二是國際牛奶日。喝牛奶的好處越來越被大眾所認識。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包括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它還含有高級的脂肪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特別是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
[食補價值]
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滋潤肺胃、潤腸通便、補氣溫胃的作用。牛奶能滋潤肌膚,保護表層皮膚,使皮膚光滑柔軟、白嫩、減少頭發的脫落。牛奶中的一些物質對中老年男子有保護作用,常喝牛奶的人往往體力充沛,高血壓的患病率較低,還可以預防癌症。絕經期前後的婦女常喝牛奶可以減緩骨質流失,睡前喝還可以幫助睡眠。
[食補宜忌]
缺鐵性貧血患者、腹部手術病人、潰瘍病患者不要喝牛奶,腎結石患者不要在睡前喝牛奶。不要空腹喝牛奶,喝牛奶的時候應吃些麵包,幫助消化。喝牛奶的時候不要吃巧克力。孕婦應該多喝牛奶,小孩、老人和失眠易怒者應該喝高鈣奶。一般人每天喝200mL即可,孕婦每天應該400mL左右。煮牛奶的時候不要加糖,煮熟離火後再加;加熱的時候不要煮沸,也不要煮的時間過長,則否影響人體吸收。應該用旺火煮奶,將要開時離火,然後再加熱,反複3~4次。不要把牛奶存放在透明的玻璃瓶中,要避光保存,也不要用牛奶代水服藥,不能把牛奶和銅、鐵放在一起。
17.雞蛋:理想的營養庫
雞蛋是全世界最普及的一種食品,可以說除了母乳外沒有任何一種食品可以和雞蛋相媲美。它含有了人體所需要的大部分營養,被人們稱作“理想的營養庫”。
[食補價值]
蛋清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蛋白質,蛋清所含有的蛋白質有極豐富的氨基酸。蛋黃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都比較高,無機鹽和維生素也主要集中在蛋黃小。蛋黃所含有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人體內的致癌物質,蛋黃中的其他微量元素也有防癌作用。雞蛋對肝髒組織的損傷有修複和再生作用,也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雞蛋所含的DHA對神經係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的作用,能健腦益智,可以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並可以改善人的記憶力。
[食補宜忌]
高血壓患者和腎髒疾病患者應慎食雞蛋,裂紋蛋、粘殼蛋、臭雞蛋、散黃蛋等都不可食用。雞蛋不能和豆漿共同食用,否則會影響人體對各種營養成分的吸收。雞蛋最好煮熟了再吃,經常吃生雞蛋會抑製人體吸收生物素,缺乏這種營養素,可能會出現皮膚濕疹、疲勞、食欲不佳等問題。任何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適合孕婦,嬰幼兒產婦和老年人食用。每天不要超過2個。在挑選雞蛋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重量小的並非全是柴雞蛋。蛋重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較大,不同品種、品係的雞,產蛋的重量不同,生理階段也會影響蛋重,營養因素和飼料管理對蛋重也有一定的影響;在選購雞蛋時對蛋黃、蛋殼顏色不必考慮太多,但是對蛋殼顏色是否均勻、蛋殼是否光滑、蛋的形狀不能過長或各過圓等指標要注意。如果蛋殼顏色不均勻或者蛋殼比較粗糙,就有可能是不健康的雞下的蛋;雞蛋殼上沾滿了水的雞蛋不要買,這些雞蛋外表上與普通雞蛋沒什麼兩樣,隻是手感明顯要沉一些,仔細觀察,這些雞蛋的頂端會有一個小針眼,是注水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