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豆腐:益氣和中,生津解毒
大豆含有豐富的營養。以下是幾種主要動植物蛋白食品蛋白質含量(以標準蛋白質含量為100時)的比較:雞蛋為100,牛肉為83,魚肉平均為70,稻米為67,全麥粉為53,玉米為59,大豆粉為74,這說明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可與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屬全價蛋白,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它幾乎都有。
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其絕大部分可以轉移到豆腐中去。大豆油脂的亞油酸(人體必需的主要脂肪酸)比例較大,且不含膽固醇,不但有益人體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而且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肥胖病等常見病發生。
食用用大豆直接製成的食品,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隻有65%。而製成豆腐食用,消化吸收率就可以提高到92~95%。
[食補價值]
大豆所含的豆固醇進入人體後,能較多地吸收腸道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從而降低血膽固醇。不僅可以抑製結腸癌,而且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大豆中所含晶狀物質,是一種弱雌激素作用的植物雌激素,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使雌激素不易引起乳腺組織發生異常。異黃酮也可減少男士發生前列腺癌的危險。此外,大量試驗證明,異黃酮還可有效地抑製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疾病的發生。
大豆中的皂苷,為三萜烯類苷,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和降低過氧化脂質的作用,並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這無疑對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效果。大豆皂苷還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製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它還可抑製血小板減少,具有抗血栓作用。據國外報道,大豆皂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也有一定抑製作用。
豆腐中含有豐富的大豆卵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
據中醫典籍記載:“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赤眼、消渴等症,並解硫磺、燒酒之毒。”這些功能都陸續被現代醫學、營養學所肯定。
[食補宜忌]
胃寒、易腹瀉、腹脹者不宜過多食用。
4.玉米:嫩滑皮膚,延緩皺紋
玉米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脂肪。其脂肪含量比水稻、小麥高。但玉米蛋白質含量較低(8~11%)、質量也較差;而且缺乏礦物質,特別是鈣和尼克酸。
[食補價值]
玉米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作用,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疾病。
玉米還有長壽、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係統功能,使皮膚細嫩光滑,能抑製、延緩皺紋產生。
玉米有調中開胃及降血脂的功效。玉米須有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助消化等作用。
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
[食補宜忌]
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全部吃盡,因為玉米的許多營養都集中在這裏。玉米中的蛋白質缺乏色氨酸,單一食用玉米易發生癩皮病,所以宜與豆類食品搭配食用。玉米熟吃效果更佳,盡管烹煮玉米會損失部分維生素C,但提高了抗氧化劑的活性。玉米發黴後能產生致癌物,故發黴玉米絕對不能食用。
5.蓮子:養心益腎,健脾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