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冬季大補技巧(2)(1 / 2)

老年人患病以虛症為多,所以要多“補”。然而無論多麼好的方式,隻有“對症”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否則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老年人是否需要進補,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部分老年人,雖年事已高仍身強體壯,精神矍鑠。這類老人,原則上不提倡進補。但絕大部分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精血不斷衰耗,髒腑生理功能減退,體內氣血陰陽平衡能力及對外界反應能力降低。因此,有人認為“虛”是引起衰老的原因,也是導致老年人疾病的根本。所以適當進補可以起到預防疾病,抗老延年的作用。尤其是對於病後、術後及平素體質較差、容易患病的老年人,適當進補更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平素身體虛弱,但無大病之人宜用平補或食補,即選擇藥性平和的藥物或將藥食同源之品做成藥膳,在進食的同時進補,從而起到強身防病的作用,但要注意用量適當。

人到中年以後,由於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弱,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廢物停留體內,勢必造成氣血流行阻滯,影響身體健康。促使機體氣血流暢,消除代謝廢物,使髒腑、氣血恢複和維持正常的功能,保持動態平衡,對中年人來說,是另外意義上的一種“進補”。專家發現,人體衰弱的主要原因不是”虛”,而是氣血失暢失衡、瘀血作祟,所以主張以動養生。

6.老人便秘能不能冬季進補

老年性便秘屬虛秘範疇,是指老年人排便間隔時間延長,超過48小時,且大便幹燥或大便不幹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症。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老年人患便秘的比中年人多一倍,60%的老年人有便秘,且隨年齡增長而症狀加重,本病常繼發於其他慢性病,也可因毒素長期存留體內,不能隨大便排出而誘發或加重多種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中風、胃炎、胃潰瘍、結腸炎、痔瘡、前列腺肥大等。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脾胃運化功能減弱,推動無力,腸蠕動無力所致。腸蠕動無力、腑氣不通又使大量毒素存留體內,形成脾虛腑實的本虛標實的病理狀態。

針對上述病理狀態,老年性便秘的治療,要補髒通腑,標本兼顧,補髒即補益脾氣,增強脾的運化能力。通腑即使腸道內存留的多種毒素排出體外,但是要注意,通與補的比例關係,要補的恰當,通的合適,才能取得效果;反之補之過度則閉門留毒,通之太過則耗傷脾氣,不能達到預期療效。

7.中老年人如何補脾腎

人的壽命有一定極限。但生長發育可由精心培育而旺盛,衰老死亡也可隨主觀意願而延緩。個體的稟賦各不相同,但都離不開後天脾胃的奉養,若能善於保護胃氣,調節飲食化源,則先天活動之原動力——元氣,就顯得充沛,長葆健康。

當前對抗衰老主張最力的有補脾學說和補腎學說。補脾學說主張怡養性情,攝生適宜,勞逸均不可偏過,膏粱厚味要有節製,也可適當采用藥補或食療。例如人參的作用主要就是益氣健脾,所含人參節甙可增加免疫功能和提高紅細胞的奧古蛋白,使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氧自由基被及時清除,而延緩老化。

補腎學說認為個體生長、生育、衰老由腎起主導作用,衰老與腎虛有本質聯係,所以強腎可以延緩衰老。現代研究認為在大腦下麵有一部分稱下丘腦,像時鍾一樣控製生命的成長及衰老過程,有人就叫它“老化鍾”,腎陽虛老人就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係統功能衰退。還有人研究發現,人體微量元素鋅含量變化曲線與人體腎之盛衰的變化曲線是一致的,得出一些老年病可能與體內缺鋅有關的結論。根據腎虛學說一些補腎藥物被精心配伍,製成多種抗衰老方藥。

當然如何冬季進補,該進補什麼,還要您根據身體實在狀況不同,辨明邪正虛實,權衡氣血陰陽、具體考慮。進補季節傳統多在冬天,但也不必過分拘泥。

8.老年人頭暈眼花該怎樣進補

頭暈是一種常見而又常被忽視的症狀。頭暈的病因很多,可以是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服用藥物不當或煙酒過度所致,也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引起的。還有一些嚴重疾病,有時會出現不典型的情況,老年人的眩暈,多是由腦血管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症狀。此外,由於大腦皮質小血管的廣泛硬化,引起腦供血不足,早期表現有頭暈症狀,頭暈的特點是在體位轉變時,容易發生頭暈或頭暈加重。其他如藥物中毒、梅尼埃病(美尼爾氏綜合征)、耳迷路炎、神經衰弱等,都可以引起眩暈。此外,腦腫瘤、腦幹或小腦梗死等疾病,也可能是眩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