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它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是指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相當量的葡萄糖或白麵包在一定時間內體內血糖反應水平百分比值,它是一個相對值,反映了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數定為100。
一般而言,如果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大於70,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若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小於55,則為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蔬菜肯定是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特別是葉和莖類蔬菜,因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超過6%,而且富含膳食纖維,所以對血糖影響小。
下麵是糖尿病者應該禁止或盡量少食用的一些食物:
(1)酒
酒類每克中含14.64kJ熱量,為高熱量食物,有消耗體內熱量的作用。糖尿病病人在飲酒時,進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病情失去控製,常飲酒而不吃食物,可抑製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減少,出現低血糖症狀。因此,重症糖尿病合並肝膽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物的患者,要嚴禁飲酒。
(2)水果
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肌體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過多的水果。為預防低血糖的發生,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於兩頓飯之間或運動後食用少量水果,但應注意血糖和尿糖的變化。
如果吃水果後尿糖增加,則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免出現血糖過高。如果病人平常就喜食水果,並且病情也比較穩定時,可吃少量水果,但須減少主食的量。
(3)鹽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過多的鹽,具有增強澱粉酶活性而促進澱粉消化,並且它還有促進小腸吸收遊離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鹽。
6.高血壓病人食補宜忌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最為常見的疾病,高血壓患者在食補中應注意掌握原則,高血壓患者的食補宜忌,可以說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具體適宜及禁忌的食物列舉如下:
高血壓患者,忌吃下列食物:
(1)食鹽和過鹹食品。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我國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食鹽量多少與血壓有直接關係。醫學研究訃實,每天食鹽攝入量超過10g,就會使高血壓和心髒病的發病率增加,患有高血壓的人也會使病情加重。因此,凡患有高血壓病者,切忌多吃鹽。
一袋方便麵中所攜帶的小袋鹽,相當於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食鹽用量。如果我們每天吃二至三袋方便麵,而且將袋中的食鹽吃掉,那麼每天攝入的食鹽量就高達13~18g,明顯超過人體的實際需要量。
(2)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無鱗魚是一種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特別是肥豬肉含動物性脂肪特別高,可高達90.8%,多吃肥肉易使人體脂肪蓄積,身體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動脈硬化。所以,長期血壓偏高者忌吃肥豬肉。所以,高血壓患者,不宜多吃常吃。
(3)刺激性強的蔬菜,如香辛蔬菜、蔥、香菜、胡椒等。
(4)烈性白酒。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髒內會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漿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濃度升高,造成動脈硬化,同時還會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積,使心髒擴大,引起高血壓和冠心病。
(5)人參。當高血壓病人出現血壓升高、頭昏、頭脹、頭痛、性情急躁、麵紅目赤之時,切勿食之。一般來說,凡高血壓患者,沒有氣虛體弱之狀,或體質尚佳者,皆不宜食。另外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脂血症病人,都當忌之。
(6)纖維硬的蔬菜,比如竹筍、玉米等。
(7)鹽漬食品,比如鹹菜類、鹹魚籽、糖及醬油煮的菜、醬菜類。
(8)番薯、幹豆類、味濃的餅幹類。
高血壓患者宜吃下列食物:
(1)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醬。
(2)蔬菜類,比如菠菜、白菜、胡蘿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黃瓜等。
(3)水果類,比如蘋果、桃、橘子、梨、葡萄、西瓜等,海藻類、菌類。
(4)淡紅茶、酵母乳飲料。
(5)脂肪少的食品,比如嫩牛肉、豬瘦肉、魚。
(6)蛋、牛奶和牛奶製品,比如鮮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
(7)大豆製品,比如豆腐、黃豆粉、豆腐絲等。
(8)米飯、粥、麵食類、芋類、軟豆類。
(9)植物油。
(10)低鹽飲食。
總之,高血壓患者應以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飲食為妥,保持清淡飲食為宜,尤其適宜多吃新鮮蔬菜、瓜果和具有一定降低血壓作用的食品。
7.易疲勞者的食補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