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世紀後期越來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最能說明問題的標記就是河流斷流。
渭河西安臨潼至渭南華縣段60公裏河水斷流,為近年來罕見之事。缺水,成為當地農民最揪心的事。
渭南市臨渭區雙王辦事處穆屯村農婦朱西琴一家的生計,主要靠渭河灘邊的6畝多地,原指望秋季多打些糧食,好供孩子上學,眼看秋播沒剩幾天了,老天爺一滴雨也不下。村裏3台水泵晝夜不停地抽水灌溉,一天也隻能澆幾戶農田。機主張先鋒拿著花名冊對記者說:“這些人都等著灌溉,朱西琴排在264號,她家的6畝多地怕是澆不上了。這不能怪我,是渭河裏沒水呀!”
在渭河擺渡的馮林葳實在是經營不下去了,他家住在渭南西慶屯村,距渭河大橋很遠,過去兩岸群眾往來都靠他的小渡船,他也靠著擺渡蓋起了二層樓房。近年來,河水越來越少,現在又徹底斷流,再也沒人乘船過河了。6月的一天,經營了十幾年的馮林葳幹脆將渡船搬回家。
夏灌農忙期間,穆德忠和他水站的幾個雇工大白天在睡覺。見到記者,穆德忠指著河裏的大水泵說,他1984年承包了渭南白楊水站,主要負責灌溉附近幾個鄉鎮的3000多畝農田,往年渭河也有過斷流,但沒今年這麼嚴重。以前水站每小時抽水1200多立方米,要頂幾十台農用小型抽水泵,夏收後15天就能完成灌溉任務,如今卻隻灌溉了10%的農田。穆德忠和雇工們四處找水源,將附近上下遊的水都引了過來,仍滿足不了需求。
渭河哺育八百裏秦川,而今斷流處已是傷痕累累:大型采沙船開進河道,大量的汙水排進河道,河堤治理受到嚴重破壞。
陝西省三門峽庫區水文水資源局局長許新紅說,近年來每到五、六月間,渭河流域都出現斷流,這一年尤甚。主要原因是持續一個月的旱情和上遊一些農民私自攔河截流無序灌溉。同時,西安、鹹陽、寶雞等地工業用水量增大,也是渭河斷流的重要原因。
當肌體的血液不再平衡,一個生命還健康嗎?
向渭河認罪?
1935年9月,長征紅軍在甘肅武山縣鴛鴦鎮聲東擊西,引開國民黨布防渭河的兵力,沒費多少槍彈就成功渡河。
2005年1月23日,來自西安和楊淩的6名大學生,跪倒在渭河畔,代表人類向“母親河”認罪。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做出如此驚人之舉?
渭河岸邊出現的這一隻特殊的拜年隊伍,係大學生綠色營成員,不是給某個人拜年,而是要給飽經滄桑的渭河拜年。
大學生們在渭河岸邊行走的120公裏路途中,沒有見到一股清水流入渭河,或是生活汙水,或是工業汙水。即使涇河,注入渭河時也不潔淨。沿途向渭河排泄汙水的管道、水渠達26條,平均不到5公裏就有一條。
從西安出發以來,越走,看的越多,大學生們越感到人類對大自然犯下的罪行越多,作為人類的一員,他們感到內疚。可他們又無能為力,內心的痛苦達到極點。
同年6月10日,“長征接力”采訪團來到武山縣,本想參觀渭河,但當地政府卻不無尷尬地告訴說:如今的渭河不僅大為“縮水”,而且汙染嚴重,早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進入甘肅後,生態破壞觸目驚心,沿途不時出現綿延幾百公裏、幾乎寸草不生的“光頭山”,所見大多數河流不是幹涸,就是泥漿翻湧。渭河發源於渭源縣,流經隴西縣、武山縣、甘穀縣等,這些區域本來都是原始森林。後來,森林幾乎被砍光,成了不毛之地。如今渭源縣和隴西縣境內的渭河已經斷流,隻有武山縣境內還有渭河及其5條支流,但水量也大不如前。紅軍當年還要用門板等搭橋過河,現在通常情況下趟水就能過河。
讓我們的的後來人,到哪裏去發思古之幽情?
在鹹陽,已無法尋找古渡。擺渡滔滔渭水,有2000多年的曆史,從秦代的橫橋,到西漢的渭橋;從唐代的便橋,到明清時的古渡口。惟明清渡口仍有跡可尋,就設在鹹陽城東南。這裏砌石護堤,構築碼頭,越古渡可通隴抵蜀,車馬川流不息,為三秦第一大渡。
“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丈人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
而今,佇立古渡,僅餘“渭水黃花古渡口”之歎息。
古老文明的呼喚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河流眾多的文明古國。
在有文字記載的五千餘年曆史中,有關開發河流水利、抗禦洪旱災害的鬥爭,史不絕書。按照現代科學技術的觀點看,這些記載表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每一次取得開發河流水利的成功或抗禦洪旱災害的勝利,都莫不與正確掌握與運用水文知識有關。
如傳說中的大禹治水,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知道了“水性就下”的道理,而采取疏導措施取得了成功。
據《水經注》卷十五洛水載:“昔黃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今《河圖視萌篇》是也”。這是傳說的中國最早的一次暴雨洪水記載。
距今約六千年前,半坡人定居在今陝西西安城東6公裏處的半坡村。該處為河流二級階地,下距河流較近,飲水方便,又有一定高度,不易被一般洪水所淹沒,周圍地形平坦,土地濕潤肥沃,易於耕作,出入方便。證明半坡人選擇居住地時,對旱澇枯洪水變化的認識已十分清楚。
周代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不少關於泥沙、泉水、河流、天氣等方麵的記述。如“相彼泉水,載清載濁。我日構禍,曷雲能轂?”“涇以渭濁,湜湜其沚”,這是以水體的清濁來比喻事物的變化。“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朝於西,祟朝其雨”,這是關於天氣的記述。“沔彼流水,朝宗於海”、“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塚崒崩”,這是關於河流和地震的記述。
李冰也“識察水脈”,修都江堰工程,立三石人水尺,建成中國最早為工程控製運用服務的水位觀測站。
《管子》中的河流分類、《書經》中的豐富水文信息、《呂氏春秋》及《黃帝內經》中的水循環論述等,為中國先秦時期的水文瑰寶。
秦漢時代的測雨製度一直延續到明清,中國測雨器的發明比西歐要早三百餘年。
?在引渭水利開發史上,漢武帝曾在關中組織人力開鑿了幾條較大的灌溉渠。著名的漕渠,就在渭河南岸,傍渭河東行,流經臨潼、渭南、華縣、華陰,直到潼關附近注入黃河,長達100多公裏。渠成後,河渠兩岸萬餘頃土地受益。同時又修龍首渠,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蒲城、大荔一帶田地。在修渠過程中,發揮了人民的高度智慧,發明了"井下相通行水"的井渠法,從地下穿過7裏寬的商顏山,這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條地下井渠。此外,還有白渠、鄭國渠、六輔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對關中農業發展促進甚大。還有成國渠、靈軹渠、浦渠,這些灌溉工程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有力地促進了黃河中遊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正如班固在《西都賦》中所說:"鄭白之沃,衣食之源"。
漢代張戎對泥沙運動的精辟論述、王充對潮汐生成的正確解釋以及酈道元的《水經注》和徐弘祖的《徐霞客遊記》等,它們都是中國水文科技史上璀璨的篇章。
隨著全國人口的日益增多和水利工程的大量興建,為防洪、航運、灌溉應用的“水則”、“水誌”普遍設立,增長了對河流水文規律的認識。
渭河在古代曾是重要航道。漢唐時期,江南的糧食和其他物資,都溯黃河而上,轉渭河運入長安。由於渭河與長安關係密切,古人往往把它們聯係起來,因而有"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渭水橋邊獨倚闌,望中原是古長安"的佳句流傳至今。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烏鼠山,在陝西省潼關縣港口鎮注入黃河,河道全長818公裏,總流域麵積13.6萬平方公裏。陝西省境內河長502公裏,流域麵積6.75萬平方公裏。
渭水的源頭在呼喚入河口,彙入黃河的渭水在回顧源泉。
現代文明在呼喚古老文明,古老文明在呼喚現代文明。
時間與空間的和諧,在歌唱偉大的自然界的生命。
與李山容合作,節選,收入自然之友網
西北大學出版社《紅藍碧綠交響曲》
獲天涯雜誌、深圳商報、人與自然雜誌自然寫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