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紡織廠始建,會計科長徐治平來陝推銷新產品並考察建廠條件,形成了報告書:石家莊營業不振,布品唯一銷路是陝西,而棉花以陝棉為大宗,就近采用原料保全銷市,宜在陝設分廠。總經理蘇汰餘召開股東會,投資規模一百萬,通過在西安辦廠的決議。
這年七月,大興紡織二廠建成投產,翌年八月改名為長安大華紡織廠,也就是後來的陝棉十一廠。在當時,它是中國西北地區建立最早最大的近代化機器紡織企業,也是西安最早最大的發電廠。
難民的家園
1937年7月7日,日軍以尋找演習時失蹤的士兵為理由,突然向宛平縣城的中國守軍發動進攻,日本帝國主義蓄謀已久的全麵侵華戰爭開始了。
1938年6月6日夜半,新八師參謀熊先煜帶領六人在黃河花園口上堤選址,安排工兵開挖,又調來加農炮平射。花園口決口後,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四十四個縣受災,老百姓有一千二百五十萬,逃離是三百九十六萬人,死亡八十九萬三千三百零三人。河南受災的大概逃離應該有一百八十多萬,順著鐵路線一直往西走,很多都留到西安了。
史料人員說,以河南人居多的人流是怎麼來的?當時很可憐,他們一個是挑著這個擔子,所以現在說河南擔、河南擔,實際它不是一個貶義詞。河南人挑著擔子,一邊挑著東西一邊挑著兒女,另外就是推著獨輪小車,帶著他們那很簡陋的鋪蓋被褥,鍋碗瓢勺,沿途乞討要飯過來。
一位當事人回憶,日本人來了開封淪陷了,老家漲了大水,花園口扒開了,沒處去,我父親和我舅舅擔兩個筐子,前麵擔著我,後麵擔著我妹妹,我媽和我姥姥挎個籃子,我父親背著行李就往西邊走,到了西安。
另一位老者說,我是縣裏高級學校畢業,在農村教短期義務小學,日本人要來了,我要不走的話就把我殺掉了。我離開我的家鄉,淪陷了,我也沒家了。
又一位老人說,我逃荒出來,南麵是國民黨,北麵是日本人,過黃河過不來,都是晚上偷過的,一發現就打槍。我記得坐火車是那難民車,頂上坐的滿滿的。打炮以後,好多河南老鄉都死到了車上。特別是一過山洞,好些人就被山洞邊擠下來,都死在山洞裏麵。
據統計,自抗戰爆發到1938年9月份,陝西方麵公布的收容難民人數在九十萬人左右。1942年中原大饑荒,逃往西北各省的泛區人口約在一百七十萬人左右,僅戰後1946年1月17日至次年11月底,由西北各省返耕的河南災民,經官方接遣的就有三十一萬八千六百一十人。於是西安道北便滯留了數萬河南難民,在此地尋找生計。
道北二馬路、自強路、太華路是河南人的居住區,鐵路工人多半都在這兒,當時還是一些亂岡墳。除了大華紗廠外,全都是棚戶區,密密麻麻,茅庵草舍窩棚裏邊住了一家人,吃的糊塗麵。那時菊花園有一個人市,身上紮個草,賣的話看誰要。白天出去有些打個零工,有些沒辦法就討飯。棚戶區幾乎全是河南口音,拉洋車的、賣洗臉水的、賣羊肉雜碎的、賣水煎包子的,連擺茶攤的老太太和賣老鼠藥的老頭子,也都說著一口河南話。
為躲避日本飛機轟炸,逃警報,道北人沒好日子過。抗戰期間,隴海鐵路共運送中國軍隊八百一十三點四萬人,軍品一百八十九萬噸,分別占中國鐵路運量的百分之三十多。抗戰勝利,道北大華廠的職工為前線將士送去多少棉衣,犧牲了多少親人?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不管你逃到什麼地方,都逃不開中華民族如此深重的國難。
由於國民黨統治者的腐敗,民族工業停滯不前,人民生活陷於絕境。大華公司在美國存款,六十六萬多美金被凍結,總經理石鳳翔也辭職,去了台灣經營大秦公司。經理湯淑平和管理人員石斌翥棄職出逃。國民黨胡宗南餘部炸毀隴海及鹹銅支線八十多座橋梁後,又派爆破隊分赴大華紡織廠、鐵路長安機廠等處,紡織廠鍋爐被炸。道北人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護廠護路,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發現與與徘徊
建國以後西安市第一條柏油馬路便是道北的自強東路。唐朝貞觀年初就有這條路,當時叫午門街。在這個地方生活的人們,環境是比較差的,都是些街街巷巷胡同,下雨就成稠糊塗了。為什麼修這條馬路,因為物資必須要從西閘口運輸,一下修到大華紗廠的門口。
老人們說,自強路當時隻有兩家賣百貨的商店,一個在在機務段門前的高台,另一個在華峰麵粉公司對麵。還有一家是中藥店,在童家巷。還有四家飯館。為改善道北居住環境,西鐵運輸分局實行職工住宅自建公助,在道北的鐵路東村和西村修建了118棟、870戶住宅。次年,修建明宮西村前後院,東村平房215棟,1320遷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