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秦腔散語(1 / 3)

牧馬人的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詩經》“秦風”篇之“蒹葭”,是三千年前秦地先民的歌唱。

那時的秦部落不過是一個小國,在今天的甘肅省隴西縣。天水,山多水甜,坡緩草茂,在古代是非常理想的牧馬之地。今天仍有關山牧場,隻不過成了旅遊的勝地罷了。先秦的人們在牧馬時,隔山相呼,隔溝而喊,高興時而唱,悲憤時而吼,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腔調,一種音樂藝術,這便是最初的秦之腔。

試想,強悍的秦軍,一定是吼著秦腔浴血奮戰的。隨著秦人定居關中,秦腔便漸漸成為中國戲曲文化發展最早的劇種了。那個擅寫小篆的李斯在《諫逐客書》中道:“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

“酒神頌”是古希臘的一種民間歌舞,是祭祀更是狂歡的節目。酒神,當然是農業社會的產物,不種植糧食,何以釀酒?不釀酒哪來的酒神?類似酒神頌的秦腔,是長久以來在秦地流傳的音樂、舞蹈、俳優戲的基礎上形成的。所謂“秦俳趙謳”之說,證明秦地以戲樂表演的藝術見長,而趙地則以唱歌舞蹈見長。

秦朝的一個鄉叫長安,後來成了漢唐首都的名字。關西大漢擊節而起,慷慨悲歌,聲震寰宇,吼的就是秦腔。劉邦的“大風起兮雲飛揚”,想必也是用秦腔吼出來的,不然沒有那麼大的勢。漢代,在民間出現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戲”,如《東海黃公》。

唐代,僅有歌舞戲及滑稽劇。唐玄宗李隆基算得上一個真正的秦腔票友,這位皇帝曾經專門設立了培養演唱子弟的梨園,既演唱宮廷樂曲也演唱民間歌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也是頂尖級的音樂家、舞蹈家。而當時梨園的樂師李龜年,原本就是陝西民間藝人,也是當時秦腔界的超級大腕。他所做的《秦王破陣樂》稱為秦王腔,簡稱“秦腔”。李白有詩“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安祿山叛亂後,梨園子弟各奔東西,“秦腔”遂與民間樂舞結合,形成民間“秦腔”。

牧馬人之吼,就這樣穿越了千年。

莎士比亞與康海

明萬曆年間,武功出了個才子叫康海,他和戶縣王九思製樂作曲的散曲,也就是秦腔。除梆子腔外,“康王調”在戶縣、周至、武功一帶流行。這時候,秦腔已經趨於成熟,六種唱腔、十三門角色都有嚴格的規矩。辦堂會唱秦腔,曾經是關中一帶的勝景。

大約生活在明代萬曆年間的莎士比亞,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斯特拉福鎮。他與康海生活在同一時代,是偉大的英國劇作家、詩人,主要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麥克白》等。而康海的名氣小,顯然沒有莎士比亞那樣占盡風光。中國人知道莎士比亞,英國人未必知道康海。

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之腔,秦腔也。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康海的調兒,也萬變不離其宗。

12世紀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產生了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昆腔,產生了《十五貫》、《占花魁》等戲曲劇目。明代萬曆間《缽中蓮》傳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詞,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體,甘肅古稱西秦,故名之。事實上,裏麵的很多曲牌都是當時的民間小調。

上世紀50年代,甘肅基層幹部在河西走廊考察戲曲時,在高台一所廟宇裏的一根旗杆鬥子上,發現了明代洪武年間的一本“萬寶錄”,這是一本唱什麼戲都可通用的官詩、官對子、官亂彈的本本,還有一個牛籠嘴式的大碗油燈,即是當時晚間演戲時戲台口掛的油燈。

康海的明朝,秦腔是走運的,在中國戲曲平台上是有名份的。盡管,那時候的莎士比亞後來很有名,唱秦腔的康海和周圍人也未必知道他是誰。

李自成“亂彈”

促使秦腔在明末清初大流傳的因素,除了秦腔藝人長期的演出,秦商不斷走向各地的貿易,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從陝西爆發並發展到全國的農民戰爭,李自成起義當功不可沒。

據同州梆子老藝人王謀兒等口述,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大荔和蒲城之間的孝同練兵時,就以同州梆子為軍戲。大荔曾流傳民諺:“坡南出了個驢子歡(即呂誌謙,同州梆子名藝人),一聲就能吼破天。不唱戲,沒盤纏,跟上李瞎子(李自成)過潼關,唱紅了南京和燕山。”

李自成原來就是一個“樂戶”,他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轉戰途中,把秦腔作為文化宣傳工具,隨軍演唱,暢述鄉情民意,還在軍中設立了秦腔劇團。進京後,當時京師盛行昆曲,李自成召來當紅明星陳圓圓歌唱,但他聽不慣吳歌,遂命群姬唱“西調”,即西秦腔,操阮箏、琥珀(月琴),享受自己熟悉的秦腔,愜意之處,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熱耳酸心。

另一位起義領袖張獻忠,也在戰爭中經常“唱戲歡飲”,有時隨陝北舊俗,一唱就是幾天幾夜。正是這些農民起義軍的南北轉戰,使秦腔廣泛流布,進而出現了清代的大盛行,後人便有了“秦聲激越,多殺伐之聲”的評述。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他表演的不能說是一個劇種,而是一個曲種,秦腔當時應該是一種曲藝形式,亂彈也。“亂彈”一詞在我國戲曲聲腔中的含義很多,過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劇種都叫“亂彈”,也有曾把京劇稱為“亂彈”,也有如溫州亂彈、河北亂彈,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為先。

從清初劉獻廷的《廣陽雜記》卷三“秦猶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可知,秦腔是形成於明末清初新興的戲曲品種。

魏長生進京

秦腔藝人中最傑出的是魏長生,字婉卿,行三,又稱魏三,四川金堂人。他所唱的秦腔,又被稱為琴腔、西秦腔、梆子腔、甘肅調等,那種蜀謂之“亂彈”的秦腔。

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魏長生以技藝卓群,名動朝野,在京華劇壇上大開蜀伶之風。王公顯貴先睹為快,門票值陡增五鬥米。京畿其他劇遂無人問津,幾絕其種,伶人競投魏門。乾隆怒了,拘魏入宮,令其改歸昆、弋兩腔。魏長生雖說為戲子,但依然不改秦人的剛直之氣,竟然以平素習秦音,不擅長其他省的音調來回答,這一下忤逆龍顏,獲罪遞解出京。

嘉慶六年,魏長生再至京都,複擎秦腔旗幟。當時禁令未解,因其名聲大的緣故,準演禦點《背娃入府》一出為限。幕閉,魏三淚洗粉麵,太息:“吾誓圓也!”場內掌聲雷動,久勿稍息。謝幕時,眾抬魏三端坐於椅,觀者莫知,魏三已溘然長逝。

程硯秋1950年2月9日致周揚的信中說:“中國的戲劇,一個來源是起自東南,另一個來源是起於西北。西北的戲劇,主要是秦腔。提起秦腔,不由使人聯想到魏長生。魏長生所演的秦腔是什麼樣子?我們不曾看見過,但從《燕南小譜》一類的書上看來,可以斷定其唱法是很低柔的。”

這說明魏長生所唱的秦腔,並不是以吼見著的秦腔。唱法低柔,性情高剛,藝比命大,這就是魏三的活人,可謂德藝雙馨。

斷頭台上吼秦腔

西北山大溝深,生活艱苦,又曆來為爭戰之地,從《詩經》之《秦風》到南北朝的《隴頭流水》,到唐代的邊塞詩,到明清的民歌,都體現著一種豪放奇麗、蒼涼悲壯的情調。

董福祥,固原人,從小喜好秦腔。同治元年,他不甘汙吏漁民,揭竿而起。每次打仗列陣前,軍士必齊吼秦腔,聲若雷動,士氣因之大振。後來,遭小人構陷,落入左宗棠之手,被五花大綁押至中軍帳,董福祥依然昂首挺胸,其勢凜凜然不可犯。

臨刑,以為《鎖五龍》差強舒胸中塊壘,遂歌戲文。操刀者麵有懼色,莫敢仰視。唱到“雄信本是奇男子”句,左宗棠亦為之一震,急離座降階,親為鬆綁。庚子年間,董痛擊八國聯軍,夷卒鹹知擅歌劇之董將軍乃奇人,爭避其鋒。

昏庸當道,西後終削董職。董福祥歸鄉後,不事農商,專意收名角高徒,自養戲班,以秦腔自娛,終老未易其好。

如果說是這曲調後來演化成了秦腔,倒不如說是這唱法創造了秦腔獨有的表達方式。劇目大都表現曆史重大題材或獨特生活情趣,音樂出自陝甘人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加上秦腔藝人逐漸創造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表演技巧,影響到京劇的形成,而被尊為梆子腔的鼻祖。

梅蘭芳、魯迅與易俗社

梅蘭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鄧霞姑》、《一縷麻》等宣傳民主思想的時裝新戲,周信芳、程硯秋等也都創作了不少作品。從五四運動起,一些有誌之士對戲曲進行了改革。

西安易俗社原名“陝西伶學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被公認為是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之一。1912年8月,以陝西省修史局總修纂蒲城人李桐軒、修纂臨潼人孫仁玉和乾縣人範紫東等人為核心,創辦了“易俗社”,以移風易俗為宗旨,對泰腔劇目、音樂唱腔、表演藝術、導演、舞台設計等方麵進行了革新,並大量編演反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新劇目。在此影響下,外省都相繼成立了仿易俗社建製的戲曲團體,如山東、河北、天津的易俗社,甘肅的化俗學社、平樂學社,寧夏的覺民學社等。

1924年,魯迅到西安講學期間五次觀摩易俗社的演出,題“古調獨彈”匾額相贈,並捐獻50元講學金。魯迅是想寫一部有關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小說來西安的,皇城的廢墟令他失望,甚至連天空也不是唐朝的天空了。魯迅曾在追述家鄉紹興戲時認為,明末李自成闖蕩天下是帶著米脂的戲班子的,戲班子中有人流落到紹興,於是就有了紹興戲,故紹興戲要比毗鄰的嵊縣越劇剛硬得多,實是秦腔的旁支兄弟。

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各個劇種都出現了一批高水平的優秀演員。京劇有餘叔岩、言菊朋、梅蘭芳等,川劇有周慕蓮,漢劇有董瑤階,湘劇有吳紹芝,秦腔有劉毓中,蒲劇有王存才等。易俗社1937年6月第二次赴北平,演出了新編曆史劇《山河破碎》、《還我河山》等劇目。

正俗社舊事

西安正俗社,是二三十年代活躍在秦中的一個著名劇社。由毛子良出麵牽頭,同張寶元、張景燕等湊股份合夥籌辦,於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正月成立,在西安南大街銀匠會館開台演出,後來移到南院門福建會館和梁家牌樓山西會館。陸續增聘了名須生車雲亭、名小生王興博、名旦梁箴(船戶娃)、名淨劉全祿、名醜蘇牖民等,堪與易俗、三意兩社成鼎足之勢。上演了新編的以表現鎮嵩軍圍困西安城、生靈慘遭塗炭為題材的時裝戲《難民記》,初步接觸了秦腔如何表演現代生活的問題。

任閣臣,生於1881年,臨潼人,曾在李虎臣國民軍部下當過團長,解甲卸職後於西安開通巷住閑。1933年夏季,商榷接管了正俗社。怎奈其不善經營,隻當甩手掌櫃的,又有吸食大煙的嗜好,名角紛紛暗中離社,自找出路謀生。這批演員被馬鴻逵處建設廳長魏宏發派員李紹九,一起接往寧夏,參加充實了新成立的銀川覺民社。後來,康正中就任該社社長。不久,李正敏於1936年脫離母社,自組正藝社。

解放初,任閣臣恢複重振正俗社,拿出家裏原存的一副新箱,又賣掉自家的南大街鹽店、西大街原西安飯莊和南院門保吉巷的三院房集資籌建。1952年秋,正式打起了“西安正俗社”的旗號,在南院門公演。後到銅川巡徊演出,並入耀縣劇團。任閣臣於1971年6月病故,終年八十九歲。

騾馬市與蘇蕊娥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騾馬市,以肋子巷為中點,街北頭通向東大街,路東有三意社劇場。驢馱的、獨輪車推的、肩扛背背的賣柴、賣穀草、賣木炭的長安、蘭田一帶的南山客,也多在這裏歇腳,買票進園子看戲,再不就等散場前半小時放場時擁進去看巴巴戲。

抗日戰爭時期,袁多壽先生又新編了愛國劇《鄭成功》、《風雲兒女》等,幾乎西安市及四鄉的秦腔戲迷都擁向這裏。

蘇哲民之女蘇蕊娥,七歲在東關長樂坊一個露天戲園裏登台演出《櫃中緣》,後成為“一旦挑八角”的台柱演員,被譽為秦腔的“坤伶皇後”。解放初,蘇蕊娥得了骨髓炎,在舞台上看她為美滿婚姻與父三擊掌,豈不知在現實生活中她演的是一出悲劇。後被西北戲曲研究院訓練班聘去當教師,坐在輪椅上為孩子們教唱,這是她後半生最愉快的日子。“文革”開始後受到衝擊住進醫院,不久去世,年僅三十六歲。

延安時代的秦腔

1938年4月,陝甘寧邊區工人代表大會組織戲曲專場晚會,演出了秦腔《五典坡》、《二進宮》,毛澤東出席觀看,對坐在身邊的柯仲平說:“要搞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氣派的形式。”劇團成立之初,條件異常艱苦,演出連個照明的汽燈都沒有。柯仲平去找毛主席,主席當即從自己《論持久戰》稿費中拿出300大洋,給了柯仲平。

劇作家馬健翎創作出了方言話劇《國魂》,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試演時,毛主席也來觀看了,他對馬健翎說:“你這個戲寫得很成功,很好,如果把它改為秦腔,作用就大了。”馬健翎很快便將《國魂》改成了秦腔。有一年,中央給毛、劉、周、朱等集體過壽,“壽星”包括夥夫、馬夫和中央機關所有五十歲以上的人,看的是秦腔專場演出。

1947年4月間,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正式集體參了軍,成為彭總領導下的西北野戰軍的一部分。在隴東戰役中,由於當地水資源奇缺,彭總說:“我建議可不可以優待一下劇團的同誌,給他們多喝一點水?因為他們不光是行軍,還要演戲、唱歌、做宣傳鼓動工作。”在新解放區洛川縣演出《窮人恨》,天下起了雨,而彭總仍然冒雨前來再次觀看《窮人恨》,當晚給劇團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你們演出的窮人恨,成為發動群眾組織起來的有力武器。

王震將軍多次觀看《血淚仇》、《窮人恨》後,曾給馬健翎寫了一封激動人心的信,由中共中央西北局宣傳部長李卓然同誌轉交馬健翎。

民間班社

1938年初,張秦伯鑒於乾縣無一戲劇團體,乃邀集誌同道合者五六人,集股一千二百元創辦戲劇團體,名“新民學社”。當時,範紫東返裏居乾,修纂乾縣誌,提議劇社更名為“曉鍾社”。學生藝名均帶“中華民國曉鍾”六字。第一個學生名唐福,易其名為唐曉鍾,後有任哲中、殷守中、楊曉華、李曉俊、韓緒中等。這年古會,在馬王莊首次上演《殺狗》、《升官》、《二進宮》等傳統折子戲獲得成功。流行順口溜有:快走,快走,看殺狗。之後範紫東任理事長,1947年初,曉鍾社遷往西安。

明正社,1941年在涇陽成立。班主賈誌明,山西榮河人,原為涇陽大商人高冠軍煙膏局的店員,因受清俗社班主其嶽父李雲清的影響,遂改行成立戲班。開始租賃雲陽趙山峰的舊戲箱,打出明正社牌子,馳名渭北。

同樂社,1942春在長安縣引鎮建立,劉蘭圃任社長。演出《白蛇傳》、《烙碗記》等多本戲,1950年再招新生80餘名,終因經濟不支而解散。

裕民社,1942年底在邊區淳耀縣鐵王鎮成立,前身是蒲城三義社班底,又到臨潼縣櫟陽鎮投靠在軍隊中任過要職的霍景生等門下,改名“景存社”。這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延安召開高級幹部會,關中分區“八一劇團”為會議演出秦腔《三滴血》、《石達開》、《民族魂》。省工委汪鋒書記,給當時在蔣管區臨潼櫟陽鎮學校校長楊宜漠寫信,讓其設法在蔣管區搞個劇社拉到邊區。在馬欄進行了三個月的學習、磨練和演出,後邊區文協主席趙伯平到關中接“裕民社”到了延安,合並於“民眾劇團”。

1936年,劉毓中的新聲社到隴縣演出,首先在關帝廟,後遷於南街馬王廟演唱。該社屬於模仿易俗社規章所建立的班社,非江湖草班,箱底紅火。1942年春,警鍾社到隴縣賣戲演出,因衣箱簡陋,學生穿著襤褸,觀眾戲稱其為“精腳社”。秦腔演員王朝民,師從前輩名家朱喜堂、惠濟民等,頗得真傳,抗戰以後轉入甘肅慶陽、平涼等地劇社。

上海百代公司和勝利公司,三四十年代為秦腔名角灌錄過唱片,其中有王天民《得意郎君》,雒秉華、王月華《走雪》,陳雨農《斷橋》,楊令俗《關中書院》,李可易《綁子上殿》,李正敏《探窯》、《趕坡》,蘇哲民《遊湖借傘》等。由於抗戰爆發,後來的唱片未發行。

王紹猷《秦腔記聞》

王紹猷,富平人,生於1883年,卒於1971年,享年88歲。1918年加入同盟會,在井勿幕部屬參加過討袁戰爭和護法運動,任職至旅長,後退出軍界,任易俗社的總務主任和劇務主任,創作改編了大小劇本40餘種,如《周仁回府》、《秦香蓮》膾炙人口。

四十年代初,王紹猷下決心研究秦腔。十多年間,他在閱讀數百種經史詩文、雜記之後,對秦腔兄弟劇種的關係進行了考察。日本飛機時來轟炸,他卻人不離西安,身不離書案,對家人的勸言置若罔聞。1949年自費彙印成冊,名曰《秦腔記聞》。

其結論是: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隋,完整於唐,傳播於明,盛行於清,幾經衍變,蔚為大觀,在國劇上可謂開山鼻祖,有屹然獨立不可磨滅的價值。京劇及全國各路梆子都由秦腔蛻化出來的。”

秦班赴京

五一劇團成立於1949年,原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政治部宣傳隊二隊、西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文工團三隊。1956年易名“陝西軍區五一劇團”。李愛琴解放前習旦角,被稱為“六歲紅”,參加該團後改演生角,小生、須生均能,以《周仁回府》一劇享譽西北。

1956年深秋的一天下午,陝西省戲曲劇院三團在人民大廈禮堂演出《梁秋燕》。戲完了,李瑞芳和演員們開始卸裝,彭德懷、趙伯平來到後台。彭總笑了笑說:“祝賀你們《梁秋燕》演得很成功,對老年人、青年人都有教育意義,特別是對有封建思想的老年人意義更大些,好好演。”

這一年,尚友社抽調113人分別支援了玉門、西藏、寶雞等地秦劇團。1960年,更名為尚友秦劇團。

1958年三大秦班晉京彙報演出,1959年陝西演出團晉京參加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編劇是範紫東,導演是從四川請來的。劇目有《三滴血》、《遊西湖》、《火焰駒》、《金碗釵》、《梁秋燕》、《趙氏孤兒》,都是體現秦腔特色囊括秦腔絕活的名戲。演員抽調了易俗社、戲曲研究院的名角劉毓中、馬藍魚、李瑞芳等,別的戲曲隻讓演一場,秦腔一演就是九場。當時北京觀眾流行一句話,“路再遠也要到長安劇院看秦腔去。”

三大秦班晉京彙報演出後,一路南下,從上海到雲南,途徑13個省,群眾夾道歡迎,當地劇團爭相學習秦腔表演,著實讓秦腔在大江南北火了一把。

劇場與戲台

西安易俗社劇場,位於今西一路關嶽廟對麵,原為“宜春園”,清末固原提督蒲城人張誌行之子張少雲愛好二簧,購地建築室內劇場。1916年,軍閥陸建章督陝時整修,裝置了西安最早的轉台,作為京劇演出場所。民國六年賣給易俗社,由當時陝西督軍陳樹藩書題“易俗社”牌名,成為陝西最早的現代化劇場之一。

秦腔不是廳堂裏的藝術,在小小的茶室裏唱實數委曲求全。秦腔最適合在室外搭台演唱,在夜色之中它的高亢曲調遠遠回蕩,演員的胸臆更開闊,觀眾的遐思才會飛的更遠。在關中、東府北路,還流行一些“跑台子”戲,即不定點、不定時,以小台子或大車為舞台,燈油照帳,晝夜可演,夜晚演畢即搬至另一處。傳說這是司馬遷被害時流傳下來的一種演出形式。

清末至民國中期,民間秦腔多限於自樂班、坐班以及各種木偶、皮影、線戲等方麵的表唱,班社較少。生醜淨旦雖有,但多是一人兼數角,女角直接扮唱的極少。五六十年代的民間戲曲活動,由專業帶動業餘文藝活動,許多優秀劇目和名演員的形象被搬上銀幕,進入電視廣播。

東西南北路

秦腔因其流行地區的不同,衍變成不同的流派。流行於關中東部渭南地區大荔、蒲城一帶的稱東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也叫老秦腔、東路梆子;流行於關中西部寶雞地區的鳳翔、岐山、隴縣和甘肅省天水一帶的稱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於漢中地區的洋縣、城固、漢中、勉縣一帶有漢調恍恍,實為南路秦腔,又叫漢調秦腔、桄桄戲;流行於西安一帶的稱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亂彈。

其中的西路入川後成為梆子,東路在山西為晉劇,在河南為豫劇,在河北成為梆子。所以說秦腔可以算是京劇、豫劇、晉劇、河北梆子這些劇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間音樂影響,在語音、唱腔、音樂等方麵,都稍有差別。近五十年來,東、西、南三路秦腔的發展趨於停滯,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趨勢。

源於陝甘一帶的民間曲調和宋金元的鐃鼓雜劇,形成於明代中葉,曾受昆腔、弋腔、青陽腔的影響。秦腔形成近代的聲腔、表演體係,也還吸收了晉西南梆子腔及儺戲的曲調及表演技巧。

成板腔雛形的戲曲腔調,早在明萬曆年以前,以皮影為載體,跨越秦、晉傳入華北平原並唱響於北京和河北諸地,再流向全國各地。因是甘肅產生的劇種,在全國各地流傳過程中又有了各種名稱,如又名琴腔、甘肅腔、隴西梆子、甘肅梆子、西腔、西皮、隴東調、嚨咚調等。

秦州小曲和隴東道情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稱:“曆史上在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所建王國疆域占今甘肅西南部,稱為西秦(383—437)。可見‘西秦腔’是甘肅人民所創造的,是符合曆史事實的。”秦腔就是西秦腔在陝西的發展,後因增加擊梆為板,故俗名梆子腔,為西府秦腔之前身,也是一種說法。

秦州小曲,早期是在農村社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從演唱具有人文情節的折子或段子為主,配以文、武、器樂組合而成的民間曲藝表演形式,基本曲調為鄉音鄉情的九弓十八調,還滲入一些佛、道曲調,蒼涼淒婉,優美柔和。流傳曲目有七八十首,如《花亭相會》、《小放牛》等。

隴劇是一個新興劇種,原稱“隴東道情”,是流傳在甘肅東部地區的皮影戲,1958年搬上舞台。唐代隴東就建有道觀,道教音樂繁衍不斷。清同治年間,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解長春(1843-l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寧夏、內蒙、陝北以及當地流動演出多年。隴劇表演動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側身造型,如侍衛警戒多用大側身剪影姿勢,特別是啼哭動作更為別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麵,大側身晃動腰肢,前俯後搖,抽搐而泣。

甘肅秦腔自有其特點,是不同於陝西秦腔的又一大流派,其形成的曆史與西安亂彈隻在伯仲之間。但隨著易俗腔的傳播和大批陝籍演員的湧入,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甘肅的秦腔流派就遭到了重撞。

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在明代末年已有班社演出活動,清道光至光緒年間,僅西府十餘縣即有100多班社流動演出,曾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個饃饃班”之說。

西府秦腔劇目比較古老,據傳有《斷王霍霍》一劇,十分獨特,為其他各路秦腔所沒有。故事情節是劇中一女妖所變化的角色,扮演女妖的演員乘機跑下舞台,並混跡婦女觀眾中,說笑逗趣,充當好人。其他角色相繼下台搜尋女妖,女妖發覺後即在觀眾中穿行躲藏,直至逃上舞台,其他角色亦隨之追上,並捉住女妖使其露出真相。這一劇目僅在旱情嚴重時演出,以示除妖斬魃。

西府秦腔唱腔細膩清朗,委婉動聽。除板腔體外,仍保留了較多的“秦吹腔”。據老藝人李嘉寶講:“西府班社有個規矩,所聘請演員、文武場麵人,要求既會‘秦腔’,又要會‘秦吹腔’,否則,一律拒聘。”

解放前夕,由於中路秦腔不斷發展,對西路秦腔影響很大,演員相繼改唱中路秦腔,並將西路唱腔融會其中。獨具一格的“任派”唱腔,則是吸收了西路秦腔唱腔之長形成的。1958年後,西府秦腔已無正式班社存在,幸存的老藝人也都先後返鄉改行。至此,中路秦腔取代西府秦腔而流行西府各地。

碗碗腔

碗碗腔,曾用名華劇,是流行於陝西東部及陝北、陝南、晉南一帶的皮影戲。從清乾隆年間劇作家李十三起,碗碗腔已相當流行,各種唱板齊備,說明碗腕腔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至少經曆了三百年以上的曆史。

碗碗腔的音樂特色是細膩、幽雅、耐人聽聞。不但有獨特、悠揚、清麗的音樂,而且有抒情、優美、感人的唱腔,表達生、旦、淨、醜各個行當和各種不同人物的複雜感情。尤其采腔“花花腔”、“疊腔”,“慢板”及“緊板”中“三不齊”即西廂調的唱法,顯示出碗碗腔比較齊全的板路和豐富的聲腔藝術。

李十三的碗碗腔劇目“十大本”,簡稱“佩配廟釵真,宮蓮媒駒庵”。已抄錄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種,其中最出名而經常上演的有《金碗釵》、《香蓮佩》、《火焰駒》等。碗碗腔的名藝人,在二華即華陰、華縣有史長財、段轉窩,大荔有張立兒、疙頂,渭南有參苗子、齊喜、王曼、一杆旗即杜升初。民間流傳說:“齊喜王曼參苗子,一杆旗歪脖子”。

漢調桄桄

流行於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唱腔、道白吐字歸韻以漢中方言音調為基礎,用梆子擊節發出“桄、桄”之聲,名“漢調桄桄”、“桄桄戲”。主要板式名稱、旋律結構、主奏樂器等,和秦腔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也稱“南路秦腔”、“漢調秦腔”。

漢調桄桄花旦與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臉講究“強”音,唱腔多用假聲窄嗓,藝人稱為“老少配”,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武場為打擊樂,與中路秦腔基本相同。20世紀30年代前文場以蓋板二弦為主奏樂器,之後改板胡為主奏樂器。詠、白、唱、念的發音均以漢江上遊群眾語音為基礎,順水而下,流布於漢中地區各地和安康、川北、隴東、鄂北等地。因地域環境與風土人情的不同分為東西兩路,東路唱、白、吐字發音略帶關中語音,西路則用巴蜀語音。

漢調桄桄的起源,傳說元代有個蒙古族親王,因犯罪被朝廷謫貶到漢中,來了帶了一班戲,演變成漢調桄桄。也說明代萬曆皇帝有個寵妃,是洋縣江壩人,皇帝為了讓妃子的父母在家歡度晚年,贈送了一班戲,後來發展成漢調桄桄。秦腔於明萬曆年間前傳入漢中後,吸收了當地語音、民間音樂,祁家班社極為興盛。加之漢中毗鄰四川、湖北,長期與川劇、漢調二簧交流,使新興的漢調桄桄,既保留了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融入了川劇、漢調二簧柔和婉轉之長。

被稱為“戲狀元”的王庚子名噪隴東十餘縣,青衣楊桂芳、花旦李伍鳳等活躍於川北廣元及成都一帶。漢調桄桄發展至20世紀40年代,由於西安易俗社等改良秦腔傳入漢中,加上京劇和文明話劇一時興起,使漢調桄桄逐漸走向衰落,大部分班社相繼解體,除木偶桄桄外,大舞台演出幾成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