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南泥灣小劄(2 / 3)

“我們要麼就散夥,各自活命去,要麼就靠一雙手自己救自己。”王震的三五九旅開進了南泥灣,墾荒屯田,生產自救。他們風餐露宿,挖窯洞,吃野菜,喝苦水,第一年開荒萬餘畝,收糧千餘石。1943年時,他們又養豬養羊,織布紡紗,燒炭熬鹽,初步做到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錢,糧食和經費完全自給。到1944年,開荒二十多萬畝,產糧近四萬石,真正做到了“耕二餘一”。“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昔日的“爛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喚醒了沉睡的土地,這裏不僅收獲了糧食和物質產品,更是培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富於創造的精神。有了收獲的南泥灣,從南方長征走來的饑餓的紅色革命才從低潮走向了勝利,並把屯墾精神的火種,撒遍遼闊的邊疆大地。

吳伯簫寫過一篇《戰鬥在豐饒的南泥灣》,其中寫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響應著毛澤東同誌這個偉大的號召,我們革命軍隊經過春天競賽開荒和播種,南泥灣荒野變成了良田。我們革命隊伍,八路軍,到這裏屯田,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革命事業。這開荒正是一場劇烈的戰鬥:征服自然,而又改造自然。八路軍生產、教育,解決供給,提高質量,更大的目的是為了戰鬥。那戰鬥是保衛國家、保衛人民的。去南泥灣的道路是開闊的,汽車可徑直上下,大車可暢行無阻。那是革命軍隊自己動手開辟的路,是走向嶄新的幸福社會的路。

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又沿著這條土路之上的柏油路,走進了南泥灣。如今,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毛澤東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紅樓等革命遺址。在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可以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了解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事跡。對於來這裏“朝覲”的遊客來說,在南泥灣看到的不隻是莊稼,有林有草,也不見了遍地的牛羊,為保護生態環境,牛羊已實行了圈養。退耕還林還草的綠色革命,使南泥灣又改變了模樣,變成了陝北黃土高原懷抱中的一座森林公園。紅與綠,這是曆史的一種回歸,也是農耕文明在新世紀的一種理性的退縮。退耕還林,是人類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恢複和重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標誌性工程。

我聽說,今天的南泥灣群眾,依然用著當年三五九旅戰士們用的那種钁頭,但他們不再用它開荒,而是用它在山上種樹植綠。南泥灣林區實行封禁後,變采伐經營為封育管護,林木蓄積量增加了五萬多立方米。林草植被的自然恢複速度明顯加快,人工幼林生長良好,擴大了森林覆蓋率。在離南泥灣不遠處的韭菜溝,當年在延安參加革命的一位老八路,退休後和老伴開始了他稱之為“夫妻植樹”的後半生,十多年時間栽樹幾萬株,綠化荒山上百畝。昔日的開荒者,如今變成了植樹人。一位當年三五九旅副連長的女兒,現在是南泥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副主任,她說延安現在到處有“夫妻植樹”、“兄妹造林”。幾年來,僅南泥灣就退耕萬餘畝,延安退耕三百萬畝,成為全國生態建設的樣板。

南泥灣十多個村子,過去村村可以種水稻。多年來由於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有幾個村的數百畝地被黃土掩蓋,不能種植水稻了。隻有退耕還林還草,才能保護好生態環境。如今,這裏的三千多畝水稻田都引進了優良品種,畝產達到上千斤。聽說有一戶農民,家裏以前種著十多畝薄地,畝產隻有幾十公斤,廣種薄收,全家五口人,一年收入不過兩千元。退耕還草後,全家隻留出七畝半川地種糧食,又承包了十多畝山嶺薄地用來種草,並養起了牛,賣了一頭牛犢子就收入兩千元。牧業占到了四成,不僅改變了南泥灣人的生活,也改變了這裏以至西部地區的經濟結構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在南泥灣,我看見田地裏種植著一片片異常嬌豔奇麗的花。它不是山丹丹,也不是野菊花,經打聽它叫香紫蘇,是一種經濟作物。這種唇形科香料植物,又叫蓮座鼠尾草、南歐丹參,原產地中海沿岸,引進後主要在渭北到延安以南栽培。植株四棱形,葉對生,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輪傘花序呈淡粉色或白色,小堅果。適應性廣,耐寒,耐旱,耐瘠薄。香紫蘇花萼中含有香紫蘇醇,其花序經水蒸氣蒸餾而得的香紫蘇油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香料,有清甜柔和的藥草香、熏衣草花香和果香,有類似黑狐香葡萄特有的風味和濃鬱的木質清香,是非常好的煙草香韻。其琥珀龍涎形香料很珍貴,經濟價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