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望九峰(1 / 1)

從西安城驅車向南,再往西行,高高的秦嶺就一直會陪伴著你。約摸個把鍾頭,就到了九峰山下的耿峪。在秦嶺北坡的若幹道峪口中,這道峪口是再也平常不過了。它與東西依次排開的大大小小峪口一起,把秦嶺高處的流水送向渭河平原,彙入黃河。山和水的秩序,與人的社會環境一樣,顯示著天然的邏輯。

聽當地人說,這道峪口古稱景峪,以後叫成了耿峪。沿峪口向裏走,有上百裏遠,最高的山是首陽山,為秦嶺第二主峰。有一嶺九峰,嶺乃鳳凰嶺,九座山峰依次排開,如虎,如鷹,如仙,如鍾,合而為一隻鳳凰,雄峙於群山之巔。漢武帝時,這裏在上林苑中,皇上遊獵至此,風雨中迷了路,是這隻鳳凰引他出山的。更早的傳說是周代,義士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采蕨而食,結果餓死了。天子鳳凰,是一種吉兆,而隱士食蕨,則是一種氣節。

溪水淙淙,蒼山青青,小徑彎彎。你浸入的是大自然的懷抱,終是擺脫不了人的社會的領域。過去有皇上、隱士,後來有山民、香客,如今有了不少的別墅,是城裏有錢人的,或是一些度假設施。

唐朝的王維,在距這裏向東的輞川有別墅,他半官半隱,官場不盡人情,便把山野中的一景一情都化成了詩,遣興賦誌,至今被人稱頌。近些年,沿終南北麓興起許多這樣的建築,有為遊人的,有為私家的,有沒有再世的王維呢?輞川別墅原先是他的鄉黨元好問的,王維買的是二手貨,又做了翻新。詩歸詩,詩是心靈的東西,那些詩的景點在旁人眼裏,也許是些柴草罷了。元好問後來運氣不好,死在了謫貶途中。王維的心情也不好,從禪意中得到了解脫。

遊人到了山水中,隻是暫且的角色置換,完了又回到現世的喧嘩之中。想討教這峪中別墅主人的活法兒,可惜到了幾處小洋房,隻有犬吠,守護的人說,主人進城了。

山路上下來幾撥遊人,多是婦女,一看出行的穿著行囊,不像是城裏人。一問,說是峪口外某某村的,去了九峰的觀音山。也許是去求子,去祈福,去看風景,其疲憊的笑容是真實的,是可親的。

有一位地理學家告訴說,你看,這秦嶺以北曾經是周秦漢唐王朝的中心,以南是漢江平原,一南一北,風土人情完全不同,但為什麼曆來的建置都把漢中劃歸陝西,硬插一隻腳,況且不惜重金修築道路,這是戰略需要證實了的。秦嶺南北,開發了幾千年,卻保留下了秦嶺這個中央公園裏的金絲猴、熊貓、羚牛、朱寰鳥這些世界珍稀動物。其中一點,是北麓峭壁聳立,人類不容易進入,從峪口的進入是有限的。

於是就想,九峰,這中國國家中央公園的一角,是神秘的,美不勝收的。

皇上和隱士去了,而真正能攀上九峰的會有幾人?大多如我等閑客,也隻是在峪口溜達溜達,望而卻步罷了。

《周至文藝》200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