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舊作時發現,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我陸續發表在《陝西日報》副刊上的文章有七十六篇之多,主要是詩歌、散文、隨筆及報告文學。連同與其有關的文字,約有上百篇了。一個寫作者與他的文學情懷緊密聯係的園地,在38年漫長而短促的時光裏,該有多少難以忘懷的追憶。這裏可以搜索到作者在新時期文藝階段的成長履曆,也為一個蘇醒、勃發、沉澱、前行的時代勾勒了可供參照的縮影。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承擔道義。
我是在大學時代開始寫作的,那時候的文學領域可謂一派蕭瑟。名著被貼著“毒草”的標簽遭禁錮,知名作家戴著黑帽子,文痞橫行,《論語》是當反麵教材用來宣講批孔的。
幾年間我投稿主要目標的《陝西日報·秦嶺副刊》,終於在1975年11月18日首次發表了我的詩作《閃光的書桌》,之後便有詩文陸續見諸這片園地。記得白海潮編輯多次騎自行車到小南門外我工作後的住處,一間小平房,一碗清湯麵,一席詩文談。1978年,白編輯找我和白描到報社,建議根據各自同一題材的稿子,合寫一篇反映大學恢複高考的散文,要有新思想,文字要優美。幾日後,題為《大學春色》的散文便大篇幅刊登了。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在《陝西日報》發表的詩和散文是我的早期作品,雖然稚氣,卻給予我潛心創作的底氣。同時我相繼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等多家報刊發表作品,繼而結集出版散文集《原野集》、《無憂樹》等多部,涉足廣闊的文壇。
1986年4月24日,《陝西日報·秦嶺副刊》發表了秋鄉的《人民肯定了他的作品——記和穀寫<市長張鐵民>》一文,給予我真切的鼓勵。報告文學《市長張鐵民》發表於《延河》文學月刊,贏得廣泛好評。秋鄉在第一時間采訪作者,“這位年輕散文家,寫一個在政壇上叱吒風雲又毀譽不一的‘鐵市長’,卻可以說是一種冒險。”“人民的官若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愛戴,那就是對黨的事業的褻瀆。”這篇作品,獲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和首屆延河文學獎,改編為電視連續劇《鐵市長》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並獲中宣部首屆五個一工程獎。此前,《陝西日報·秦嶺副刊》組織了評論專版,刊登了暢廣元、李星、薛迪之、張書省探討公仆精神及官格與人格的文章。此乃正氣之舉,作為媒體重要的文化輿論園地,無疑彰顯了新時期文學藝術發展與繁榮的推動力。上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在《陝西日報》副刊陸續發表了幾篇報告文學。《三個沙苑人的口述》是對農村轉變生產關係和經濟方式的調查,《渴望黑河》是對關乎西安市民吃水問題的探究,《血氣與活力》是對萌芽狀態的民營企業的聲援,《黃與綠》是對陝北生態建設的闡述。
時過境遷,散文《重回長安》則報告了我客居海南島八年後回到古城的音信與心境,新世紀初發表在《陝西日報·秦嶺副刊》上。所熟識的編輯劉雯隨夫去了海南。張立、耿翔、向紅、淑玲、小玲、曉陽等新老編輯朋友,不棄年已半百的老作者,熱情約請我繼續寄稿子,讓我感受到舊交新知的文友之溫暖。上世紀90年代縱筆南方孤島一隅,散文新作集《遠行人獨語》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僅在《陝西日報》上發表過幾篇旅歐劄記,幾乎陌生了的田園又重新給我筆耕的快意和慰藉。我想起多年前大學實習時,隨鄭定於老師在《陝西日報》老總編丁濟倉的引領下去太行山老區采風,丁老總當時被下放到渭南雙王勞動改造,一路耳濡目染,老報人的為人為文之風範讓後輩受益匪淺。畢業後在共青團陝西省委工作,我參與一個青年典型的長篇通訊報道,又跟隨《陝西日報》著名女記者丁汀遠赴吉林榆樹縣采訪,新聞特寫的采寫鍛煉,為我後來的報告文學寫作奠定了基礎。
《和穀文集》六卷本出版後,得到時任《陝西日報》總編輯的杜耀峰的褒獎,多年前他曾在我的老家銅川當記者,倆人蹴在夜市的風雪中吃餛飩,年輕的心是如何燃燒的情景猶在眼前。他在研討會上說,“和穀30多年一直堅定搞文學創作,這是他骨子裏的東西。我看到他很多新作,在陝西和全國都有影響,這是他靈氣的流露,也是上蒼造化的寫真。我希望和穀在往後的日子裏,像魯迅那樣,笑到最後的人是會笑的,我相信一直到最後,他都是朗然大笑。”張若愚、魏偉在《陝西日報》讀書版編發了陳忠實為文集所作的序《詩性和穀,婉轉與徘徊》,讓眾多讀者賞閱,溝通了當今文壇的可靠信息。我作為編劇和策劃人,將《白鹿原》搬上北京的現代舞劇舞台,《陝西日報》副刊追蹤報道,為開掘本土珍貴資源拓展文化新產品叫好。這片母性的園地,又留下了我從海島還鄉十年來文字生涯的心跡。
我與《陝西日報》,一個文學寫作者與一家報紙,豈止是時間概念上的情緣。
《陝西日報》2010年3月25日